銀行女員工自曝與領導發生特殊關係,智能汽車躺槍

某銀行女員工在工作群里自曝被迫與領導發生特殊關係,事情以男領導被免職結束,不過影響並不止於此,智能汽車卻由此受到影響,原因事件的起因與智能汽車有關。

據了解,女員工在自曝這關係之前,已被她丈夫知道,原因就是該女員工不懂管理汽車的攝像頭等管理APP,因此讓老公操作,由此她丈夫的手機上裝載了女員工私家車的APP,智能汽車APP會將汽車的特殊事件提醒車主,由此她丈夫了解到了她與他人三次車震的消息,並通過汽車的攝像頭獲悉進入汽車的人員。

她丈夫頭頂呼倫貝爾大草原,自然非常憤怒,因此質問她,打算公開相關信息,而女員工為了避免難堪,宣稱為被領導脅迫。

由此就引發了消費者對智能汽車各種參數上傳的擔憂,如今都清楚夫妻之間總有一些個人隱私,不希望對方知道,甚至夫妻之間對於拿對方的手機查看信息而反目,更不用說上述這種涉及敏感的信息了。

對於車主來說,這種夫妻之間了解的信息尚且容易引發爭議,更別說一旦信息泄露到網路,更可能造成巨大的傷害,而如今都清楚手機的信息安全存在隱患,數據上傳到汽車企業的數據中心同樣存在泄露信息的隱患,這都提醒著消費者使用智能汽車可能導致的問題。

在如今的信息社會,消費者對於個人隱私高度重視,正因此消費者對於手機、電腦等物品的使用非常小心,甚至連美國許多知名影星都曾因為手機泄露個人隱私而受害,促使手機企業加強信息安全管理。

汽車相比起手機更是涉及到駕駛人的生命安全,這種數據泄露造成的危險性更大,如果車主的日常行蹤被泄露到互聯網,造成的後果可能會很嚴重,特別是對於一些重點人士,個人的行蹤特別需要隱蔽,避免被外界獲知。

智能汽車的另一個問題是可以通過網路操縱汽車,早前美國就已發生一起盜車案,盜賊無需強行破壞車窗或車門,可以通過程序控制汽車打開車門,幾分鐘就盜走一輛智能汽車;英國國家統計局( ONS )統計數據顯示,英格蘭和威爾士共有89000輛汽車被盜,相當於每小時有10輛汽車被盜,這些汽車大部分為智能汽車。

這些事實說明智能汽車所存在的安全隱患,可以猜想一下,如果車主正在駕駛汽車,盜賊通過遠程控制汽車,就可能造成車毀人亡的悲劇,這樣可怕的前景尤為讓人擔憂。

當然智能汽車的興起,確實是科技的巨大進步,這大大增加了駕駛人的舒適性,不過其中存在的隱患卻讓人相當擔憂,汽車行業應該認真加強智能汽車的信息安全,避免導致嚴重的後果,人的生命安全終究比科技更重要,技術不應以駕駛人的生命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