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昌集團案例
本項目案例由智昌集團投遞並參與數據猿與上海大數據聯盟聯合推出的《2023中國數智化轉型升級創新服務企業》榜單/獎項」評選。
江蘇興達鋼簾線股份有限公司是子午線輪胎用鋼簾線的專業生產商,經過30多年的努力,公司已經成為全球第二、亞洲第一的鋼簾線行業領先者。
摸排情況,找准問題癥結:汽車零部件行業是典型的流程及離散混合的生產形態,整體生產加工設備眾多,特別是濕拉、捻股工序生產工藝複雜,設備眾多,物料的轉運、上下料普遍依賴傳統人工,大部分企業仍處於機械化階段;信息化手段局限於單個部門的應用,缺少跨設備、跨流程、跨工序的統一管理,管理操作無法「連點成線」,數據上形成信息孤島,距離實現智能製造存在較大差距。
打造數字化工廠:通過對企業客戶的「把脈問診」,智昌集團有針對性提供了全流程、全透明、全實時的高效透明工廠改造方案,以「三元控制技術」為底層技術支撐,提供全自主協作機器人、三元物流矩陣機器人等硬體設備、雲MES軟體系統等工業軟體產品,其中以「微控制雲技術」作為「控制大腦」,以「群智網路控制技術」作為「驅動中樞」,以「泛在自主控制技術」作為「執行終端」,實現對生產單元、產線、車間、工廠等智能製造各系統單元運行數據和信息反饋的上傳下控和實時迭代,為其打造實時(百毫秒級響應)、透明(工序、設備全覆蓋)、智能(閉環控制、自主優化決策)的數字化工廠,使企業實現由數字化向智能化的躍升。
核心技術實現「秒」級配置變更:智昌集團自主研發的三元蜂腦作為智能製造解決方案的內核,在5G的加持下,實時了機器人和整個工廠的全流程化控制,實現了底層裝備的控制,中間層的管理和上層物料客戶調度實時的一體化。當前在這個系統裡面,智昌集團已經做到在底層4-5毫秒的實時控制,中間層20-30毫秒的管理控制,上層80毫秒的調度控制,如果在沒有人干預的情況下,可以在一秒之內完成整個工廠車間聯網生產設備的配置變更。
時間周期:
興達新一廠實時透明工廠建設
開始時間:2022年12月
截止時間:2023年8月
客戶的數智化(數字化)轉型升級需求
汽車零部件行業是典型的流程及離散混合的生產形態,整體生產加工設備眾多,特別是濕拉、捻股工序生產工藝複雜,設備眾多,單機自動化良好,但物料的轉運,上下料普遍還是依賴傳統人工的方式,大部分企業普遍處於機械化階段,信息化手段局限於單個部門的應用,跨設備、缺少跨流程,工序的統一管理,管理操作無法「連點成線」,數據上形成信息孤島,距離實現智能製造存在較大差距。
興達作為鋼簾線行業頭部企業,其需求為生產效率的提升以及在行業中的市場佔有率提升為目標的原動力,待解決的痛點問題具體包括:
用人成本痛點:人口老齡化,中國人口紅利的快速消失,企業用工難,用工成本高,企業向自動化&信息化的變革已成必然;
質量提升痛點:設備智能化程度低,質檢依賴人工抽樣檢驗,質量穩定性差;
庫存管理痛點:前後生產工序間計劃協同依賴人工溝通,造成中間品庫存積壓或缺料問題突出,庫存物料居高不下,且生產效率不高;
生產效率痛點:設備開工效率不穩定,故障處理不及時,缺料,上料不及時造成停機停台;
數據追溯痛點:生產過程存在數據孤島,設備,工藝,產品,材料追溯沒有閉環。
面臨挑戰
維音綜合分析坐席培訓流程,發現如下挑戰:
1、盲目購買自動化設備和自動化產線。很多製造企業仍然認為推進智能工廠就是自動化和機器人化,盲目追求「黑燈工廠」,推進單工位的機器人改造,推行機器換人,上馬只能加工或裝配單一產品的剛性自動化生產線。只注重購買高端數控設備,但卻沒有配備相應的軟體系統。
2、尚未真正實現設備數據的自動採集和車間聯網。企業在購買設備時沒有要求開放數據介面,大部分設備還不能自動採集數據,沒有實現車間聯網。目前,各大自動化廠商都有自己的工業匯流排和通信協議, OPC UA標準的應用還不普及。
3、工廠運營層還是黑箱。在工廠運營方面還缺乏信息系統支撐,車間仍然是一個黑箱,生產過程還難以實現全程追溯,與生產管理息息相關的製造BOM數據、工時數據也不準確,延遲機理情況複雜。人為因素佔比較重。
4、設備績效不高。生產設備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設備的健康狀態未進行有效管理,常常由於設備故障造成非計劃性停機,影響生產。
5、依然存在大量信息化孤島和自動化孤島。智能工廠建設涉及到智能裝備、自動化控制、感測器、工業軟體等領域的供應商,集成難度很大。很多企業不僅存在諸多信息孤島,也存在很多自動化孤島,自動化生產線沒有進行統一規劃,生產線之間還需要中轉庫緩存區等轉運。
6、相應智能製造標準尚未制定完善。無法對業已建設好的項目進行客觀精準的評判。因為涉及專業性強,企業IT稍微弱一些,就很容易被能力欠缺的系統集成商糊弄。
7、即使基於設備層的數據上來了,知道怎麼存,但不知道怎麼用。絕大多數企業對工業大數據理解極為膚淺,缺乏理解核心演算法和行業專家的人才支持。
數據支持
通過智能工廠項目的建設,生產效率以及經濟效益等均得到了顯著提升;並且將車間自動化生產設備與信息化系統相結合,對車間生產狀態實時監控,提高了公司競爭力和消化增本減利因素的能力。
在節省人工方面,通過濕拉水箱自動上卸輪機器人的大量使用,實現水箱收線全封閉、全自動化操作,具備自動上卸輪功能,自動碼垛功能,線內物流功能,工字輪信息自動獲取上傳功能,自動絲徑檢測功能等;大幅節省人工勞動,水箱用工人數有120人減少至18人。
在質量提升方面,智能在線絲徑檢測裝置及時預警保證了單絲絲徑的一致性;智能扭轉ATC調節裝置的使用保證了簾線成品扭轉值範圍更精準,品質更穩定;基於視覺識別技術的智能碼垛,智能裝箱的應用,減少了人工接觸簾線產品對錶面造成氧化的問題, 使質量更加穩定;通過設備智能化的改造及工業互聯網平台的使用,產品不良品率降低了 40.63%。
在庫存效率提升方面。通過三元物流機器人將水箱的投料跟電鍍工序的生產緊密銜接在一起,結合物料標籤條碼的使用及三元智能物流系統的投用,實現了工序間快速且準確的物料按需配送,同時設備,產品,物流數據實時採集並匯聚至平台進行融合分析並自動形成分析報表,OT與IT的融合貫通,大幅降低了原材料庫存及中間產品的庫存量,使得庫存周轉率提升了 25%,同時生產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在生產效率提升方面,通過基於實時數據的數字孿生平台的應用,實現了現場生產、物料、物流的數據透明化,且異常發生時預警報警信息的及時推送,減少了生產現場由於異常處理造成的停台或待料現象的發生,設備綜合利用率提升了 3.36%,準時交付率100%。
在數據追溯方面,通過工業互聯網平台整合客戶已有的質量管理系統、ERP、MES 等系統實現生產物料與產品從物料採購、物料入出庫、產品生產、在制品入出庫、產品包裝、產品入庫、產品出庫發貨到物流的流轉全過程的追蹤和管理。物料與在制品在流轉全程通過二維碼與 RFID 標籤記錄的自身編號記錄其出入出庫時間、生產時間、生產批號、加工工序。通過平台對每批次產品在各加工工序的生產時間和生產批號、各加工工序的在線檢驗數據記錄、各批次使用物料的質量檢測記錄等信息進行關聯查找,跟蹤物料與在制品在該批次產品整個生產流程中的流轉過程,形成了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完整追溯鏈,增強興達在行業內的競爭力,及提升產品佔有率。
應用技術與實施過程
興達智能工廠工業互聯網平台利用新一代通信和信息化技術,打造了工廠底層智能裝備的實時數據採集、決策,調度的閉環控制,實現了製造環節工藝、生產、物料的三流融合機制。平台按照五層架構來進行組織。自底向上分別是泛在裝備層、邊緣網路控制層、IaaS層、PaaS層與Saas層。
興達智能工廠工業互聯網平台架構
智昌蜂腦平台(AE-NET OS)是一個具有智昌特色的分散式工業互聯網平台。該平台依託科技部重大專項,以智昌集團自主研發的規劃、調度、控制三元控制技術為核心,以智能機器人為底座,多層次深度融合了IT/OT,並在主要技術架構上進行創新突破,在邊緣層、laas層、PaaS層與Saas層的基礎上,把邊緣層拓展為包含設備層、工廠層、產業層的工業腦聯網,形成了工蜂機器人微網、章蜂邊緣網、群蜂產業雲網三層閉環決策網路,為每一台機器、每一座工廠、每一條產業鏈裝上大腦,實現全產業鏈個性化製造。
一、建設內容:
1、智能實時終端(泛在控制器/工蜂):鑒於目前各工藝流程之間人工操作,信息共享不足的問題,使用智昌泛在控制器搭建工蜂機器人作業平台,實現原液物料投入,批次物料工序間轉移的自動化。
2、群智控制云:在完成自動化的基礎上,配套智昌群智網路控制器,構建各車間、各工藝單元的智能管理體系,根據各工藝單元的管理需要預裝不同的應用App,打通IT和OT,向下連接工蜂機器人平台,向上連接華恆全流程調度中心,以雲邊協同的方式實現雲端決策管理、邊緣計算的全鏈路服務,實現整個生產數據流,工藝數據流的垂直貫通。
3、私有云:架設在企業內部的伺服器系統,具備接受群智控制雲上傳的數據信息,同時可以向群智網路雲下發生產控制及調節質量。實現生產優化。
4、公有云:公有雲連接各個企業私有雲,實現上下游企業之間數據互聯互通。在公有雲上可部署產業級APP。庫存協同、物流協同、客戶協同等。
5、開放式開發平台:開放式開發平台是構建企業應用,基礎信息模型,工業機理模型,數據模型的能力中台,可以部署在私有雲或者公有雲端,作為企業應用APP開發的基礎能力平台。
二、技術架構
興達智能工廠實施路徑
1、泛在控制單元
根據各工藝單元建立智能單元,電鍍絲RGV搬運機器人,水箱單元上下料機器人,水箱收料AGV搬運,智能緩衝庫,離線分揀單元、捻股下料機器人、捻股RGV單元、在線碼垛、打包發運機器人。
2、群智網路層
群智網路體系是由群智網路控制器串聯工序內的智能裝備,且實現工序與工序間互聯,在OT與IT之間建立邊緣群智網路。通過群智網路控制器向下連接智能裝備,單台群智網路控制器實現工序內多種智能裝備間的協同控制。群智網路控制器之間通過消息互聯,實現工序與工序間協同控制。通過輕量群智協同平台,實現與雲平台/第三方實現數據交互。輕量級系統平台通過群智設備狀態、指令下發通對群智網路控制器進行狀態管理、群智管理。
(1)群智管理服務層(AE-NET OS雲平台)
群智管理服務層是更好的管理和服務群智網路控制器,串接各個工藝流程,同時與第三方數據或服務平台進行數據管理和交互。
主要包含:
平台管理基礎模塊:AE-NET OS平台運行軟體環境模塊,群智網路管理服務軟體。
平台服務基礎模塊:智能生產數據融合系統支撐模塊,數據倉庫支撐模塊,數據孿生工廠支撐模塊。
(2)邊緣側輕量群智協同平台
邊緣側輕量群智協同平台部署在邊緣4個群智網路控制上,與AE-NET OS雲平台或第三平台實現Restful API介面交互,MQTT指令交互,Kafka 數據同步。
邊緣側輕量群智協同平台具備信息服務、邊緣容器、設備管理、許可權管理功能。可通過接收AE-NET OS雲平台的信息對群智網路控制器進行批量配置,可實現群智網路控制器資源監測(內存使用情況、CPU使用狀況、硬碟使用情況等),可實現集中管理群智網路控制器許可權,更新群智網路控制器APP功能。
(3)群智網路控制器
群智網路控制器是群智網路控制器的核心組成部件,串聯工序內智能設備,通過群智—群智之間的互聯,實現工序間的智能連接。群智網路控制器主要功能圖如下。
(4)功能組件
① 配置執行與設備狀態同步
群智網路控制器內嵌配置執行模塊,可接受輕量群智協同平台下發的配置信息,實現遠程管理。同時同步群智設備的硬體狀態。
② 數采存儲
群智網路控制器同OT介面,可與智能控制單元的PLC,控制器進行通訊,實現對智能單元數據的上傳下控。群智網路控制器,內嵌資料庫,可進行數據的解析、計算、存儲。
③ 高速診斷
群智網路控制器具有ms級的數據採集、解析、存儲能力,可實現流程數據的高速診斷,實現更細顆粒度的數據分析。
④ 視覺監測
群智網路控制器具備視覺模塊,可進行視頻信號的分析處理。
⑤ 單元控制
群智網路控制器的單元控制模塊,可實現智能單元之間、工序與工序銜接之間的控制。實現智能化運行。
(5)智能工藝流程管理APP
群智網路控制器提供應用APP,可根據不同的工藝段定製不同功能的APP。在群智網路控制器上建立相應工序的設備模型和產量模型,實現可視化的操作界面。內嵌WEB服務,可通過PAD、PDA、PC使用瀏覽器進行操作和訪問。
同時群智網路控制器可通過IT匯流排介面及OT匯流排介面,實現與伺服器段軟體互聯,如物流管理系統、倉儲系統、APS排產系統,同時可以實現與智能單元之間的數據下傳。
群智網路控制器內嵌工藝模型、物料模型,可根據生產指示控制智能單元,完成系統內的調度工作。
(6)軟硬體平台配置
群智網路控制器軟硬體平台配置如下:
① 工業無風扇型工控機。
② CPU:Intel® i5-8365UE quad core, 1.6 GHz (up to 4.1 GHz)。
③ 硬碟:128G系統+1T數據盤。
④ 內存:16G。
⑤ 網口:2個。
⑥ 工作環境:-40 ~ 85 °C,10 ~ 95% RH。
⑦ 操作系統:Ubuntu 18.04.5 LTS。
⑧ 應用APP。
三、功能規劃
1、群智網路控制器應用
群智網路控制器整體規劃,藍色部分為規劃為智能機器人系統,綠色區域使用群智網路控制器搭建工藝流、物質流、信息協同的生產系統。
2、產業群智大腦
產業群智大腦在企業的實施有助於構建企業級的應用平台,進行數據的統一管理,並基於大腦開展各種數據智能分析決策,驅動企業智能化發展,沉澱企業核心的數據資產。進而重構企業能力,孕育新的發展模式。
企業群智大腦由基礎算力平台,微服務管理平台,大數據倉庫平台,開放式應用開發平台構建,企業可以通過私有雲或本地部署的方式進行實施搭建。
企業APP應用
根據客戶具體的業務場景,相應APP可分布開發實施!
製造運營APP涵蓋:主數據MDM、客戶CRM、供應商SRM、生產MES、倉儲WMS、質量QMS、設備TPM及能源EMS 八個模塊化的功能保障企業生產運營。
主數據管理MDM
通過主數據一體化管理,統一分布在各業務系統的基礎數據,實現各業務系統數據共享;含生產組織建模、物料建模、工藝建模、倉庫建模、設備建模、客商建模等。
客戶管理CRM
建立客戶檔案;精細化營銷管理;透明化的管理客戶跟進過程及銷售訂單交易過程。
供應商管理SRM
① 建立供應商管理體系;
② 管理供應商全生命周期,制定準入、資質、風險評估機制;
③ 採購過程透明化;
④ 規範採購招投標流程,競價降低採購成本;提高採購跟單和交期管理效率;規範送貨及入庫流程;提高對賬、發票和付款效率;
⑤ 建立供應商評價與改善體系;
⑥ 定義評價模型,核定供應商登記及跟進改善流程。
倉儲WMS
① 建立標準化、流程化的倉儲管理,結合生產計劃,實現拉動式的物料管理。
② 入庫管理:含原材料採購到貨的入庫流程及生產入庫流程。
③ 在庫管理:含庫存檔點、調撥、移庫等在庫管理功能。
④ 出庫管理:提供物料生產出庫,生產退庫及產成品銷售出庫等流程。
生產管理EMS
① 生產透明化
實時採集生產及品質數據;全面掌控生產過程、生產異常報警及處理。
② 生產可追溯
建立生產過程數據檔案,追溯生產過程、物料信息,減少召回損失。
③ 實時防錯防呆
通過工藝建模,全面管控生產流程及用料防錯,確保製造執行有效性。
④ 品質改善
實時採集測試質檢數據,生產過程全面質量管控,做到事中控制,事後分析。
⑤ 績效分析:
多維度分析人員、生產績效。
⑥ 即時報警
自定義生產相關各項指標,實時監控執行情況。
質量管理QMS
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優化質量管理業務;建立原材料採購及在制品的質檢方案。通過PDA即時創建檢驗任務工單,質檢結果即時反饋,保障生產品質及生產進度。
設備智能運維管理TPM
建立設備管理模型,通過設備的檔案、報修維修、點巡檢、保養、備品備件管理,保障生產進度。
① 設備檔案:
通過設備檔案清晰直觀的查閱設備履歷,了解設備故障報修維修工單、維修記錄、關鍵備品備件、了解保養計劃及保養記錄及調閱相關文檔。
② 二維碼管理:
全程掃碼操作報修、維修及點巡檢、設備保養等工作任務。
③ 實時工單:
突發性故障、日常維護即可快速建立任務工單。
④ 計劃性維護保養:
建立定期保養、點巡檢周期,按計劃滾動執行。
⑤ 獨立備件倉庫:
完整的備品備件倉庫管理,含採購入庫、領用出庫關鍵備件庫存預警。
⑥ 智能數據統計與分析
提供各種數據分析與匯總,並支持Excel導出,含點檢、保養完成率,維修人員工時統計等
能源EMS
集成數采於一體,實現對各種能源介質(風、水、電、汽、煤)和各種供能用能系統進行集中監控,統一調度。
確保能源調度的科學性、及時性、合理性,從而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實現提高整體能源利用效率並通過KPI指標提供工藝優化指導的目的。
計劃與排程APS
以產業鏈智能派單為目標的APS。實現了產業鏈級別的三流融合。通過高級智能演算法排程,優化調度線上線下資源,實現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垂直分工,網路協助,共享產能。
1、平台主要功能
① 系統管理
數據字典、用戶角色、操作日誌、組織機構許可權等。
② 基礎數據
單位、客戶、部門、班次、日曆、工作日曆、資源、工藝路徑等。
③ 計劃管理
發貨計劃、計劃訂單、訂單甘特圖、資源甘特圖、排程明細、齊套檢查等。
④ 報表管理
訂單跟蹤表、訂單需求負荷表、生產計劃、物料計劃、物流調度計劃等。
2、平台架構
透明工廠是數字孿生的基礎。在機器人數字孿生里,從機器人控制器里採集的實時機器人運動位姿,狀態,以及PLC 中採集的機床的IO信號,狀態等數據,為整個車間或工廠的生產運行和管理,提供了全面的信息。建立數據孿生工廠模塊,通過3D或2D技術展示生產流程的信息,建立WebGL 3D引擎。為後期數據分析,優化流程效率提供支撐。
系統優化APP
決策中心APP,供企業管理和專家團隊們決策使用。
決策分析APP:以圖表的形式對數據的多維分析匯總,包括:
① 工藝系統生產效率分析
② 設備運行效率分析
③ 質量效率分析
④ 能源成本效率分析
應急響應APP
應急響應APP,供運維及應急響應團隊決策使用。
① 事件類別;(一般事件,重要事件,緊急事件);
② 管理規則:(建立事件管理的監測點位,標準值,觸發規則,報警信息)
③ 事件通知:(包含郵件,簡訊,語音電話,車間看板,聲光等多種通知)
④ 事件歸屬:(定義事件處理相應的處理部門,處理角色,處理人員信息)
⑤ 事件處理:(相應人員對事件接收,處理,結果的填報)
⑥ 事件記錄(對整個事件發生,到處理結束的全流程記錄)
產業級APP應用
以物質流、質量流為核心的產業智聯
產業級區塊鏈物流
區塊鏈在運輸和倉儲兩個方面應用, 可以為全程監管、供應鏈金融和供應鏈協同管理有效的解決可信、不可篡改、信息孤島的問題。基於網路貨運平台上各業務主體信息可流轉保證數據鏈路隱私安全的情況下, 完成數據交叉驗證, 保證貨主物流全程質量安全, 為司機、物流公司、貨主提供有力第三方佐證, 提升金融機構對平台中需要融資主體的風控能力。
① 運單信息實時加密上鏈,無法篡改
② 授權解密數據,保證各交易主體信息安全
③ 協同鏈上數據和鏈下可信數據源,實現可信核驗
④ 運單信息授權銀行訪問,申請銀行普惠金融的支持
對產業而言:產業級區塊鏈物流建設可全流程管控、全價值鏈接、全解析模型、全場景共識、全產業布局, 最終通過信任、安全與價值實現產業供應鏈數據的透明共享。
在業務鏈場景中, 通過實施透明化運輸、分散式倉儲、網路化配送、互信聯運及全域式平台實現業務鏈集成;供應鏈場景中,通過實施供應鏈協調、全程透明、全業務交易、全環節徵信和供應鏈金融, 可以實現供應鏈協調透明共享;在產業場景中, 實現區域物流協同和行業物流透明, 實現產業鏈共生、鏈接、重構。
部署構成:核心的業務鏈企業、供應鏈企業、產業鏈企業政府部門、認證機構和合作夥伴可作共識節點, 共同參與維護聯盟鏈。參與的客戶端節點分為感知節點(對物流數據採集和傳輸)和查詢節點。
質量流
① 質量控制
跨域質量控制:分為兩大核心部分:一部分是實現計算數據跨域調取和計算的基礎設施, 包括了數據倉庫, 數據清洗歸一、標註等處理工具, 以及人工智慧生產流水實施設施; 另外一部分是質量控制的監控、統計和展示、報警等。
跨域的質量控制, 要先看上下游的IT建設程度, 最理想的情況是上下游對生產都實現了可編輯和可實時採集的基礎設施。這裡我們假設, 上游作為生產材料的供應商, 對應著 供應材料訂單會提供可信的、所需要的全部參數。 如果不能實現, 那麼每個節點都要建設。
為了滿足複雜的學習預測類智能研發需求 ,集成數據挖掘/數據洞察智能演算法和模型, 抽象出人工智慧服務模塊,覆蓋從業務場景分析、數據獲取到模型部署、性能監控的全流程人工智慧流水線。人工智慧生產流程有:模型開發, 模型訓練, 模型發布, 模型服務化, 模型評估。人工智慧的流水線功能核心業務, 重點就是打通演算法開發、訓練、發布各個環節, 形成自動流程, 形成人工智慧的開發運維閉環。
② 質量控制的監控、統計、展示
工業統計和大數據技術結合, 為行業質量管理及持續改進最佳時間提供洞察質量與流數據。 可以實時質量風險預警平台、質量大數據分析平台、智能質量報告平台、自動化分析程序及報告。
質量分析的過程包括探索、驗證、預測。 探索可以有方便的圖標可視化工具幫助探索, 驗證需要數據和計算工具支持,預測類型的有機器學習支持。
外部合作
舜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3D視覺感測器的技術攻關及產業化。
中國移動餘姚分公司:負責提供實時5G網路,並協助解決5G網路用於工業環境下的各種難點。
行業變化
通過智能工廠項目的建設,生產效率以及經濟效益等均得到了顯著提升;並且將車間自動化生產設備與信息化系統相結合,對車間生產狀態實時監控,提高了公司競爭力和消化增本減利因素的能力。在節省人工方面,通過濕拉水箱自動上卸輪機器人的大量使用,實現水箱收線全封閉、全自動化操作,具備自動上卸輪功能,自動碼垛功能,線內物流功能,工字輪信息自動獲取上傳功能,自動絲徑檢測功能等;大幅節省人工勞動,水箱用工人數有120人減少至18人。
在質量提升方面,智能在線絲徑檢測裝置及時預警保證了單絲絲徑的一致性;智能扭轉ATC調節裝置的使用保證了簾線成品扭轉值範圍更精準,品質更穩定;基於視覺識別技術的智能碼垛,智能裝箱的應用,減少了人工接觸簾線產品對錶面造成氧化的問題, 使質量更加穩定;通過設備智能化的改造及工業互聯網平台的使用,產品不良品率降低了 40.63%。
在庫存效率提升方面。通過三元物流機器人將水箱的投料跟電鍍工序的生產緊密銜接在一起,結合物料標籤條碼的使用及三元智能物流系統的投用,實現了工序間快速且準確的物料按需配送,同時設備,產品,物流數據實時採集並匯聚至平台進行融合分析並自動形成分析報表,OT與IT的融合貫通,大幅降低了原材料庫存及中間產品的庫存量,使得庫存周轉率提升了 25%,同時生產效率得到顯著提升。在生產效率提升方面,通過基於實時數據的數字孿生平台的應用,實現了現場生產、物料、物流的數據透明化,且異常發生時預警報警信息的及時推送,減少了生產現場由於異常處理造成的停台或待料現象的發生,設備綜合利用率提升了 3.36%,準時交付率100%。
在數據追溯方面,通過工業互聯網平台整合客戶已有的質量管理系統、ERP、MES 等系統實現生產物料與產品從物料採購、物料入出庫、產品生產、在制品入出庫、產品包裝、產品入庫、產品出庫發貨到物流的流轉全過程的追蹤和管理。物料與在制品在流轉全程通過二維碼與 RFID 標籤記錄的自身編號記錄其出入出庫時間、生產時間、生產批號、加工工序。通過平台對每批次產品在各加工工序的生產時間和生產批號、各加工工序的在線檢驗數據記錄、各批次使用物料的質量檢測記錄等信息進行關聯查找,跟蹤物料與在制品在該批次產品整個生產流程中的流轉過程,形成了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完整追溯鏈,增強興達在行業內的競爭力,及提升產品佔有率。
關於企業
·智昌集團
智昌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由首批國家高層次人才特聘專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 「十二五」863計劃專家、 2010年度國際科技合作獎獲得者甘中學教授於2016年創立。是一家以三元控制技術為核心,由蜂群機器人為載體的工業互聯網創新型集團公司。
智昌集團成立7年來,始終堅持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製造深度融合,不斷推進集群機器人應用升級創新,實現從「銳智」運動控制器到三元智能控制器的升維,從AE-Net OS操作系統到三元蜂腦的進化,以此構建「智昌蜂腦工業互聯網平台」,並擁有泛在控制器和群智網路控制器兩大核心硬體。成功開發了「工蜂機器人微網、章蜂邊緣網、群蜂產業雲網」,致力於為中國新型工業化重構新的製造體系。
·江蘇興達
江蘇興達鋼簾線股份有限公司組建於1998年,是亞洲最大的汽車輪胎用鋼簾線的生產基地,香港證交所上市公司。公司佔地面積約3600畝,擁有固定資產總額96億元,員工6000餘人,年生產總值30多億元。公司產品在汽車輪胎用鋼簾線行業擁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和技術含量,是汽車輪胎用鋼簾線新國標的起草單位,其研發的產品技術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公司獲得了「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及「江蘇省先進企業」等榮譽,並擁有專利近百項。公司產品不僅在國內鋼簾線市場佔有很大份額,還和國際輪胎專業品牌合作,不斷將產品推向國際市場。
★以上由智昌集團投遞申報的項目案例,最終將會角逐由數據猿與上海大數據聯盟聯合推出的《2023中國數智化轉型升級創新服務企業》榜單/獎項。
該榜單獎項最終將於11月14日以下活動中進行榜單的首發與獎項的頒發,歡迎報名蒞臨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