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魯中國發生重大變更,龐大退出斯巴魯獨資,4S店之王持續虧損

提起斯巴魯,估計車圈玩車的朋友都不陌生,而作為最早發家的一批人,很多人也曾經把這個日本十大汽車公司之一的品牌當做自己的愛車選擇。尤其是斯巴魯森林人等車在國內汽車市場更是風靡一時,成為大街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但此一時彼一時,昔日風光無限的斯巴魯,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的內卷時代到來,也成了邊緣品牌,成了很多人心中的情懷品牌。日前,一則關於「龐大退出斯巴魯股份」的消息在網上持續發酵,也讓我們看到了時下掙扎的龐大現狀和斯巴魯中國的艱難。
日前,我們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信息顯示: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斯巴魯中國」)發生重大變更,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龐大集團」)退出,株式會社SUBARU(下稱「斯巴魯」)成為全資控股股東,企業類型由有限責任公司(中外合資)變更為有限責任公司(外國法人獨資)。
對於斯巴魯,很多人並不陌生,作為富士重工業株式會社旗下的汽車品牌,斯巴魯還是日本十大汽車公司之一,斯巴魯主要生產汽車,兼制飛機、鐵路車輛、發動機等。2006年3月10日,斯巴魯中國成立,屬外商獨資企業,是富士重工業株式會社的全資子公司。2013年1月,富士重工業株式會社宣布與龐大集團簽署合資協議。
對於龐大集團,很多人更不陌生,這家企業成立於2003年3月,是一家以汽車銷售服務為主業的大型汽車營銷企業。趁著中國汽車市場的東風,龐大集團趕上了最好的時候,不斷在國內擴展開店,成為各地汽車4S店之外最具影響力的銷售集團,更被譽為「中國最大的汽車經銷集團」、「4S店之王」。

關於龐大與斯巴魯之間的相愛相殺,要從2004年說起,當年龐大集團一口氣拿下斯巴魯中國八個省市獨家代理權,成為斯巴魯在中國的三家代理商之一,也是斯巴魯最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因此就有了後來(2013年)的富士重工業株式會社宣布與龐大集團簽署合資協議。

根據協議,富士重工業株式會社與龐大集團共同向斯巴魯中國出資,出資完成後富士重工業株式會社持有斯巴魯中國60%股權,龐大集團則持有斯巴魯中國40%股權,斯巴魯中國也變更為中外合資企業,主要業務範圍包括進口斯巴魯品牌整車,向經銷商批發及零售斯巴魯進口汽車等等。但隨著此次龐大退出斯巴魯,也意味著斯巴魯中國再次成為外商獨資企業。

目前,龐大集團在國內多地的4S店主要依靠低價招攬顧客,同樣一款車型,龐大4S店優惠力度更大。此前,筆者不少朋友在買新車時依然會選擇龐大,比如前兩個月,筆者的一個朋友在龐大買了一輛東風本田艾力紳,幾番對比下來,相較周邊其他家的優惠,多出來的近萬元還是讓她選擇了在龐大買。
因為在同等條件下,在龐大集團買車性價比更高,優惠力度更大。對老百姓而言,高性價比才是王道,老百姓買車可不管你是什麼品牌,只要優惠力度更大就會考慮。不管是10萬以下買車還是100萬以下買車,都是同等心理。

即便靠低價戰略征戰市場,但龐大集團這兩年業績不佳,整體形勢不容樂觀。根據其最新財報數據顯示:龐大集團2022年營收260.21億元,同比下滑9.12%,銷售毛利率5.21%,凈利潤為虧損14.03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虧損6.87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53.11%。日前我們還看到龐大集團發布的公司股票將被摘牌,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公告,足以看出目前龐大集團的掙扎。

2023年,龐大集團業績依然不容樂觀,不少區域開始退網,戰績不佳也讓龐大開始不斷收縮戰線,而放棄斯巴魯也許只是一個開始。未來的龐大集團要如何從當前的困境甚至泥潭中拔腿而出,這是擺在它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龐大集團會何去何從,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由【車市特評/李特兒】新媒體工作室原創出品,本文作者東海,轉載需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