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時學會宋史,GPT顛覆傳統教育模式,讓知識更容易掌握

AI創業者系列,第四期

作者 l 賀翔 編輯l 大塊頭

朋友們!

我花了4個小時,用GPT通學了一遍宋史,結果比我大學4年學的都要好。

GPT真的有可能顛覆傳統的教育方式!

很多粉絲給我留言,讓我講講GPT到底該如何跟教育相結合的事。

於是我就拿我自己做了幾個小實驗。

結果讓我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今天給大家公布我的實驗結果。


孔子的時代到來了

先說結論,我認為:傳統教育將會徹底轉向,未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提問式學習法,將會成為每一個人必須掌握的學習方法。

還是那句話,未來各個領域只會有兩種人,一種是會用GPT的,一種是不會用GPT的。

大家一定聽過「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這句名言。

其實自古以來,我們中國的教育都是口傳心授,有沒有學到真本事,就看師父有沒有跟你說那一兩句關鍵的話,那層窗戶紙要是不捅破,你學一輩子,都是個外行。

你可能會說,那是過去。

現在不一樣了,到處都是書,到處都是視頻資料,我想學什麼,上網一查,什麼都有,窗戶紙已經不存在了,哪個老師也別想藏著掖著。

你要是這麼想,那你肯定是沒有在網上系統的學習過什麼知識。

你試試就知道,如今的互聯網,垃圾信息比有用的信息多得多。

你不信可以隨便去搜一個小知識,瞬間就會跳出無數篇文章,無數條視頻。

而且怎麼說的都有。

我就問你?你聽誰的,不聽誰的。

要從這些信息里分辨出能為你所用的信息,那是要花費大功夫的。

這是一個信息冗餘的時代。

我覺得現在這個時代,到處都是假傳萬卷書的人,真傳的那一句話,少之又少。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GPT就有點像那個能給你真傳一句話的老師。

你想啊!GPT是什麼?是一個智能聊天人工智慧

他跟你的交流方式就是聊天。

這像什麼?

像不像孔子、蘇格拉底那個時代的學習?

那時候沒有太多書,也沒有太多成型的知識,就是老師和學生一問一答。

學生問的問題越精闢,老師說的答案就越深刻。


問題大發現


那你可能會問,既然GPT這麼會聊天,那老師這個職業會不會被GPT給替代了呢?

學校會不會被GPT給顛覆了能?

我覺得不大可能。

學校是一個龐大的體系,有非常複雜的社會學價值,基本上不可能被取代。

但是,傳統的老師確實是比較容易被取代。

因為,未來的教育,一定會從過去那種,傳授知識型的教學方式,轉變為提問型的教學方式,尤其是我們大學畢業以後的成人教育。

教育要轉向了。

以前是老師站在講台上講課,學生在下面聽,是被動學習。

以後就是學生站在台上提問,GPT在下面回答,是完全主動式的學習。

當然這裡要說一句,不學習的人永遠都是不學習的。

所以,GPT出不出現,都改變不了這些人。

新技術的出現,只會拉大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會改變那些不願意改變的人。

所以我才總是跟大家說,別慌別亂,別被現在的各種GPT課程給弄得感覺自己好像就要被時代給拋棄了一樣。

沒事,你是啥樣還是啥樣。

GPT帶來的,是一個階層的整體躍遷,而不是把全人類都給拉到一個水平線上去了,這不可能,永遠都不可能。

說回教育,我認為,未來一定是一個「問題大發現」的時代。

這個概念是羅胖說的,我很認同。

過去的教育,很多時候是壓抑了我們提問題的激情的。

因為老師神聖不容挑戰。

你怎麼敢在老師只講了一句的時候,就提十個問題來難為老師呢?

老師要是回答不上來,你說尷尬不尷尬呢?

但是,在GPT的時代,提問的能力,將被無限的放大。


實現結果令人驚喜


我最近做了幾個小項目,用來測試GPT的教學能力,今天跟大家彙報一下我的學習成果。

我做的第一個項目,是學習一個心理學的概念,叫做「具身認知」。

我打算用兩個小時的時間,搞清楚這個概念。

於是我開始向GPT 提問。

我的第一個問題是:

我想學習一下心理學上關於具身認知這個概念,幫我制定一個學習計劃。

GPT 給出的答案是一堆書和一些視頻。

我當然沒有時間去看這些,於是,我讓他給我幫我總結一下這些書和視頻里有哪些重要概念。

他總結了5條,我一看,還算比較全面。

很多人把問題提到這裡,基本就差不多了,概念我知道了,要是不太懂,就讓他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也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從小就愛刨根問底的人,你會發現,他給出的第一個概念,說具身認知就是人們對世界得感知、理解和思考是通過身體經驗來實現的。

這意味著人們的身體狀態和動作對他們的思維和行為產生影響。

於是,我問了GPT一個問題:

如果我只有意識,沒有身體,我是否還有具身認知觀呢?比如我的肉身死亡後,把我的意識上傳到互聯網。

這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思考,我們看看GPT怎麼回答?

首先它誇了我一下,說這是一個有趣的哲學問題,然後他給了我兩個研究成功,一個研究說沒有身體也有具身認知,一個研究說沒有身體就沒有具身認知了,並且給出了一些理由,最後還說這個之所以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是因為這是一個哲學問題。

我對這個回答還算滿意。

我又發現,他之前給我總結的概念里,有一個叫鏡像神經元的概念,就是說我們人類可以感知同類的情感,就是通過這個鏡像神經元。

於是,我就問他,鏡像神經元是人類獨有的嗎?

GPT說,猴子也有鏡像神經元,但主要分布在行為神經上,情感神經上分布的不多。

我覺得這個話題挺有意思,就繼續追問說:

也就是說人類的鏡像神經元中情感的成分比較多嘍。

GPT 也認同這個看法,並且給出了一些例子。

其實這是我設計的一個坑,我看GPT掉進坑裡了。

我就立刻反問:

那為什麼會有很多人缺乏同理心,甚至出現反社會人格,出現惡性犯罪呢?這些人難道沒有鏡像神經元?

GPT的回答也有意思,他說:

這跟人的基因有關係,有些人天生鏡像神經元就不發達,還有些人小時候遭受過虐待和暴力,鏡像神經元就被改變了。

順著個回答,我就又問:

那鏡像神經元是可以訓練的嗎?

如果像你上面說的,在童時期受到環境的影響,鏡像神經元受到不良的引導,那麼美後天是否可以通過把他們投入到良好的環境中,從而改變他們的鏡像神經元,使他們成為正常人呢?


GPT說,可以的,然後給出了一些理由。

那我又問了:

如果我就是一個鏡像神經元受損的人,缺乏同理心,是反社會人格,有暴力傾向,請幫我設計一套方法,用來恢復我的鏡像神經元。

這時候GPT 就表現得比較謹慎,他先說,你要是有暴力傾向,還是去找專業的心理醫生,不過他是還是給了我一些具體的建議。

之後,我還針對他給出的建議,像剛才那樣,非常帶有挑戰性的問了一些問題。

最後,我花了兩個小時時間,把「具身認知」這跟項目給搞清楚了。

除了這個,我還做了用4個小時徹底了解宋朝歷史這個項目,提問的方式跟上面的方法基本一致,就是各種東拉西扯,然後把我想知道的問題,全都搞清楚。

我覺得,這4個小時的學習效果,已經強過我從中學到大學學過的宋史了。

你發現了吧,在跟隨GPT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的教學關係徹底發生了改變。

負責教授的老師不再是高高在上傳道授業解惑的形象,而是一個站在我們身後的幕僚,我們指哪兒,他打哪兒。

這跟過去給皇帝上課的老師一樣,皇帝提出一些問題,帝師負責給出答案。

所以我才說,未來的學習者,不再是追隨者老師的腳步,以老師為人生楷模,耳提面命;而是以自己為中心,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並且一步一步自己去探索出一條學習路徑。

要知道,過去我們就算再渴望學習,也不過就是說,我想學一學市場營銷,然後就去報一個市場營銷的課程,之後就是老師說啥你聽啥,老師不告訴你的,你想問都問不出來。

到最後就是學習熱情一點一點被澆滅,最後放棄學習,或者是學了個半吊子,懂是懂一點,就是不會用。

但未來可不一樣了,你想學什麼就學什麼,想問什麼就問什麼,一個24小時在線,有問必答,並且搭載了全球最強大腦的老師,隨時為你提供服務。


各位朋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時代,終於到來了。

反正我最近是興奮的不得了,每天跟隨GPT學習至少5個小時以上,每天至少發起一個學習項目,真的是越學越有樂趣。

我都不敢睡覺,我怕睡一覺起來,發現,這一切,原來就是一個夢。

這是真的嗎?


我知道,很多人會說,GPT就是一個垃圾,說的很多內容根本就是錯的,輸出得到文章太沒有感情,根本就不能用。

如果你也是這種感覺,那我只能告訴你一個基本邏輯,GPT是一面鏡子,你輸入的是垃圾,他輸出的就是垃圾。

不會學習的人,永遠都不會學習,不管什麼工具出現,他都不會學習。

人是很難改變的,成長型人格永遠是成長型人格,固定型人格,就算把六顆無限原石都給他,他也不知道那是幹嘛使的。

7但是,這裡必須出現一個但是。

雖然按照我們剛才的推論,傳統的老師可能會被替代,但是一個新的老師將會崛起。

那就是,教你如何提問的老師,或者說,能夠激發你的問題思維的老師,將會成為一個全新的職業。

關於這個職業的情況,我會在後面繼續做一期內容跟大家來聊。


我發現現在有很多知識博主,已經推出了自己的AI智能課,大部分都是在教概念, 或者是工具,大家都可以去學習,不過我認為,一個新技術的出現,必然是需要經過飛快迭代的。

目前所有關於GPT的使用和工具,估計不到半年,就會全部更新一遍。

所以,各位想要學習GPT的同學,或者是想要用GPT進行商業破圈的同學,我建議你去參加一些長期更新的社群,這些這群里會實時的更新關於GPT最新的使用方法,以及GPT的商業密碼。

剛好,我也在做這樣一個社群,我會每天在社群里更新GPT的最新消息、使用方法,以及商業變現的基本邏輯,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給我留言,我們一起愛知求真吧!

我是賀翔,關注我,帶你看未來世界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