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我一句勸,不要開電動車上高速,因為越開越沒安全感!

因為親眼目睹了長達10公里的堵車場面,所以對電動車走高速這件事兒,非常不建議。

高速堵車最大的問題是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尤其是春運高峰期,車輛的擁擠程度會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堵車帶來的追尾問題本身就要比平常更多,而電動化時代帶來的隱患在堵車基礎上更多,核心點就是電量如果過度消耗,就意味著跑不到下一個充電樁。

和燃油車不同,燃油車如果油耗耗盡,可以申請添加散裝燃油來及時補能,成本低、效率高,同時可操作空間大。

但電動車不同,電量耗盡帶來的成本和壓力非常大,因為你只能上拖車,拖往下一個充電樁。

補能不方便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是電動車本身續航就遠遠短於燃油車。

以50L油箱、1.5L排量的燃油車為例,其實際續航里程可以達到500km以上, 但電動車在高速上的實際續航表現很難達到這個標準。

事實上,很多電動車的NEDC續航成績只有400km-500km,比如說特斯拉的Model 3車型,其高速續航表現只有300km左右。這意味著你一定要預留出足夠多的續航用來充電,來抵抗前方大擁堵帶來的額外風險。

春運正值冬季,大堵車情況下暖風系統必須要工作,額外耗費的電量一定會透支每一個電動車車主的信心。

其實電動車本身就不是一個高承壓工具,高速公路車速極快的特性,註定為了安全你一定要保持90km/h以上的車速,但電機的特性是只要車速上了50km/h,無論跑多快,掉電係數都會超過1.0,跑越快掉電速度越快,是我不建議用電動車跑高速的根本原因。

另外,春運本身車流量大,大量的混合動力、增程車會和電動車「搶充電樁」,的確在快充技術下,30min能夠讓一台車休整完畢,但過大的車流量往往會遇到一個充電樁前排三台車的情況,這意味著補一次電可能需要兩個小時左右。

冬季白天短的問題本身就比較明顯,這也意味著白天能夠行駛的里程可能只有燃油車的一半。

電動車最佳的使用場景是市區路況,一般的二線城市東西距離只有20km左右,在城市中行駛,單次里程不會超過100km,這也意味著每晚都會充電的電動車車主根本不會遇到電量不足的問題。

所以說,不要挑戰電動車上高速,只要是公里數上了400km以上的長途,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本身春運回家就是一種對體力的考驗,開電動車更是一種負擔,最好的方式就是老老實實拿一台燃油車,畢竟內燃機的特性就是更適合長途、高強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