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我們身處不確定性的時代,而未來最大的確定性,就是數字化


馬雲在大眾視野中消失相當一段時間之後,首次發表的一段激動人心,富有想像力的講話。

下面是講話的原文:


過去的這一年很不尋常,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疫情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但今天所有巨大的不確定當中——

有一件事是確定無疑的,那就是數字化的趨勢,沒有改變。

數字化以前只是讓一些企業活得更好,而今天是讓企業活下去的關鍵。

數字化的進程,本來可能需要三五十年才能完成,現在卻被大大的加速,這個過程很可能縮短到一二十年,在所有的我們面臨的不確定當中,數字化是我們現在最確定的巨大機遇。

因為未來的城市的發展,就看誰的數據更豐富,誰的計算更快,誰能夠真正理解數據,保護好數據的安全和隱私,用好數據來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

人類全面進入數據時代的標誌是,傳統行業大規模的受益於數字技術的轉型升級, 現在每個企業都必須思考數字化的升級。

疫情之前,中國的街邊小店有能力在線上運營的不到20%,疫情以後,發生了一兩個月以內幾十萬的街邊夫妻小店,開通了外賣服務。

線上的外賣,不是目的,能夠有能力在線上做買賣,背後是成千上萬的夫妻小店,他們直接推動了數字化生產力的大發展,他們開始用先進技術來改造自己的傳統行業了。

過去是電子商務,今天是農業、物流業、服務業幾乎所有的行業,都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機遇——即用數字技術加大研發,來降低企業的推廣成本、渠道成本、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

每一個傳統行業,都有機會變成技術驅動的現代行業,正是疫情在把很多原來的應急技術,變成日常技術,這是一次巨大的機遇。

數字化的進程中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互聯網企業,而是用互聯網改造自己的企業。

所以我也想告訴那些天使投資也好,風險投資也好,那些PE不要僅僅把目光放在互聯網公司上,放在互聯網的題材上面,而未來真正的機會是那些用新技術改變自己的傳統行業。

傳統製造業一旦與新技術結合,可以非常先進,反而是互聯行業的領先企業,其實非常容易被顛覆、被推翻。

事實上,未來不會再有一個行業是純粹的互聯網行業,因為所有的行業都會用上互聯網的技術,傳統行業和微商行業的唯一區別,是有沒有用新的理念新的技術來改變自己。

未來十年最確定發展的一定是利用好數字技術,提升自身作為傳統行業的進步和發展。

今天很多地方都在講自己在進行數字化,都認為自己在做數字化,但是我發現很多地方其實不是真正的數字化,而是IT和信息化。

當然IT和信息化固然非常重要,今天我們也聽有些人講了5G,但是我們不能把5G僅僅等同於一個通訊的技術,通信技術只是5G最初始的一個應用而已,占的比重不會超過5%。

就像電剛發明的時候,人們認為用上了電燈,這就是電。但是電燈只是電的一個最早的應用,電力後來給人類帶來的想像力空間,遠遠不止於電燈。

同樣,真正的5G時代就是萬物互聯的時代,是一切業務數據化,一切數據業務化的時代,是供應鏈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全面數字化,是人類全面進入IOT物聯網的時代。

所以過去我們看一家企業的規模,我們看它的用電量,今後我們要看它的數據使用量,看他動用了多少萬物互聯網的數據,它的數據在多大程度上 ,驅動生產,驅動管理,驅動市場。

過去製造業的技術投入,是在設備上的投入,流水線上的投入。現在是在數字化改造有沒有成功是人才的投入,產品整改的投入。

中國有全世界最大的服裝生產生產流水線,但是未來的服裝工廠接1萬件衣服的訂單,這不是能力,能接一件衣服的訂單,才是真正的能力。

中國是出口大國,我們傳統的外貿出口方式會受阻,但是數字化跨境業務已經迅速蓬勃地起來。

未來的跨境貿易,一定是建立在全球化的普及,全球物流,還有數字化通關等新的基礎設施之上。

不太久的將來全世界頻繁流動的,不再是跨國公司和集裝箱,而是中小企業和小包裹。

過去天上飛的以客機為主,未來很可能天上飛的飛機,大部分都是貨機。數字化會真正撬動中國的內需。

我們14億人口的內需,遠遠沒有被發掘,數字技術的發展,會讓中國內需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過去美國人靠3億人的內需,撬動了世界經濟,未來是中國14多億人口的內需,會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內需消費不僅僅是富人的消費,低收入人群的消費,才是實實在在可持續的內需力量。互聯網的數字經濟,正在凝聚著這種強大的內需力量。

中國3、4、5線城市有巨大的市場和潛力,我們一定要找到300個100萬人口的城市,100個300萬人口的城市,這些城市的數字化基礎設施的改造,人員素質的提高和廣大普通消費者消費的發展,正是撬動下一步經濟發展的發動機。

因為數字技術的加速發展,會使未來製造業的很多崗位,肯定會被機器所取代,將來創造就業的主力,已不再是製造業,而是數字時代的服務業。

無論製造業還是服務業 都離不開金融業的發展,過去的金融體系是人找錢,而新金融體系是讓錢找人,錢去找企業,找好企業。

而做到這一切,核心是要靠人工智慧,靠大數據,靠雲計算和區塊鏈。今天很多地方都貼上了區塊鏈的標籤,其實這些和真正的區塊鏈關係不大,區塊鏈是隱私,是數據隱私和數據安全的解決方案。

今天的比特幣也許是泡沫,但區塊鏈肯定不是泡沫。

最後我想說,面對未來的巨大變革,今天最迫切需要做出改革的和改變的,是我們的教育。

中國現在每年出生不到1400萬的兒童,這是我們國家最寶貴的腦礦,他們的教育方式,決定了國家社會的未來,繼續用工業時代的方法,去教育今天的孩子,我們的孩子未來將競爭不過機器。

今天的教育方式,是為了適應工業化流水線生產而建立的,而我們需要面向素質時代的新的教育方式,需要面向未來的教育。

今天我們面臨經濟社會技術的巨變,就像我們的飛機正在突破雲層的顛簸期,是要堅定方向,信念和行動就一定的應對挑戰,把握住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