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有機會超越蘋果,但可惜的是,這個機會,華為沒抓住

文丨任華贏

如果不看數據不看形勢只看互聯網上的資訊的話,我可能真的會認為華為已經超越了蘋果,成為了智能手機行業中的龍頭。可是作為一個科技領域的博主,雖然我不是很出名,但是相關的數據以及分析報告我還是略有耳聞的。

所以對於互聯網上關於華為超越蘋果乃至各種遙遙領先各種引領的資訊我是一直以一種鄙夷的態度去做評論的。並不是我不相信華為的能力,而是以現在的情形來看,華為有機會超越蘋果,但可惜的是,這個機會,華為根本沒有抓住!

你看蘋果做過多少廣告,智能手機圈中人盡皆知!你再看大疆做過多少宣傳,你在馬路上能看到大疆的廣告牌嗎?玩攝影的,無人機拍照的,無人不知!

你看華為,華為的人氣口碑按理來講應該不小了吧?他能不能像蘋果像大疆一樣,不怎麼做宣傳不怎麼打廣告就把產品賣出去?蘋果可以,大疆可以,華為能不能?我看很懸!如果華為可以做到如蘋果如大疆這般,余承東還用天天出來「吹牛」嗎?

余承東是華為的高管,蒂姆·庫克是蘋果的高管,汪滔是大疆的創始人,後兩者在互聯網上的存在感幾乎為0,是不是?所以我個人覺得華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相比較蘋果或者大疆而言,缺少了一個東西!

什麼東西?眼界!很多人覺得華為這麼龐大的企業眼界一定很超前,但是老話常說人比人氣死人!華為有眼界,但個人認為仍停留在較低的一級!當然,這個「較低」是相對而言的!

當下,包括華為在內的很多企業仍狹隘地認為,我的產品好不好不重要,只要我會宣傳會忽悠就可以成功。小米,利用價格優勢搶得一席之地之後大玩互聯網營銷,很快做成了世界五百強。

OV,更是不用提,廣告幾乎遍布鄉鎮的大街小巷,因此才得以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圈站穩腳跟。華為與他們相比較唯一的區別是,華為有一定的產品予以支撐,但仍沒有跳脫出這個圈子!

為什麼沒有跳出去?因為在過去有人因此成功過!這個成功的誘惑非常大!

快消品大家都知道,這些產品的統一特點是,產品往往不怎麼樣,但是一天到晚地做廣告做宣傳,最後不僅有銷量收入還很可觀。通俗地說,你吭哧吭哧忙活半天掙的錢還沒有人家幾句話來得多,換做是你估計也很難擺脫這個誘惑。

所以你看,除了蘋果之外,其他手機廠商基本都離不開宣傳,只要一發新品,公司高管品牌運營烏拉烏拉全出動。各種宣傳,各種造勢,甚至很多企業為此還專門養了一幫所謂的評測團隊以及一些粉絲數很多的博主。

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是無法擺脫快消品這個成功案例帶來的誘惑。其次是因為消費者不夠理性鑒別能力不夠!再加上市場中的品牌魚龍混雜,所以以至於讓他們認為願意做廣告的才是好品牌!

華為上央視春晚了,接著一幫人有意或者無意地讚歎一下,哇啦哇啦就會出現一幫人認為華為之所以能夠登上央視春晚的舞台是因為其實力強,這是一種具有時代性的背書。

現在呢,這種書還背得動嗎?很難了!為什麼?因為現在市場越來越透明,再加上互聯網的普及,消費者獲取信息十分的便利,一些宣傳手段是使用過一次想要再用已經效果甚微了。就好比,過去花4億就能取得想要的結果,現在花40億都沒有用!

記得,去年雙11就有媒體爆料稱有一位國產手機廠商的負責人透露稱,此輪雙11的整體營銷費用幾乎達到了八九個億抖音、微博、各類社交平台的加碼,到了後期,可以說沒有哪家賺到了錢。

除此之外,你感覺今年618的宣傳廣告有以前多嗎?個人感覺是肉眼可見的少了很多!所以我覺得之前快消品利用宣傳提升銷量什麼的路已經行不通了!

換言之,後面的行業競爭中,宣傳能夠對結果產生的影響會隨著市場透明度的上升以及用戶理智的恢復而逐漸降低。當宣傳帶動不了購買力的時候,品牌之間的競爭靠什麼?品牌影響力以及產品!

那麼現在來看,華為的品牌影響力還有他的產品有蘋果強嗎?華為在美國的打壓之下缺少了5G,走了多少人?走的那些人去哪了?從網上的數據來看,大多數都去蘋果那邊了。

蘋果的產品真的比華為的產品強嗎?別的指標不說,就單單一個信號而言,應該足夠勸退很多有意購買蘋果產品的人轉頭去買華為的產品才對。

但是你看,蘋果手機的銷量每年都可以輕鬆突破預期!哪怕吐槽聲不斷,哪怕唱衰聲不斷,哪怕質疑聲不斷,最近幾年的銷量變化大嗎?即使是在某一年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也基本都是積極的吧?

區別在哪呢?就是宣傳!華為不是沒有機會超越蘋果,Mate20Pro是不是奠定了華為的高端形象?那麼既然你有了高端形象也有了受眾,還需要用宣傳來強調自己是高端產品嗎?適當的宣傳可以,但更多的注意力還是應該放在產品上,讓你的受眾自己去體會到之後,去口口相傳去幫你宣傳,蘋果不就是這樣上的高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