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產業鏈產值巨大,每年都能給供應商帶來可觀的利潤,因此許多供應商企業都希望與蘋果合作。但是「果鏈」不是那麼容易進的,需要經過極為苛刻的評估。
根據蘋果傳來的消息,其目前正在評估從長江存儲採購NAND晶元。如果長江存儲通過評估,意味著什麼?中企進入蘋果產業鏈,靠譜嗎?
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格局或被打破
韓國廠商在NAND晶元有絕對的影響力,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兩大巨頭持有全球一半以上的NAND市佔比。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三星電子NAND快閃記憶體銷售額高達近60億美元,佔全球市場份額的33%。
SK海力士收購了英特爾的NAND快閃記憶體業務之後,銷售額急速上漲。今年第二季度創下36億美元的銷售額,超越日本鎧俠,成為全球第二大NAND快閃記憶體廠商,市佔比為19.9%。
這兩大韓國巨頭就包攬了全球一半的NAND快閃記憶體出貨量,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分別佔據第一和第二,而第三至第五分別是鎧俠、西部數據、美光科技。
不難發現,在全球主要的NAND快閃記憶體市場中,佔主要地位的均來自美日韓這三個國家,尤其是韓國。甚至不只是NAND,包括DRAM市場也是韓企領先全球。
韓企存儲晶元產業實力出眾,也因此獲得了許多訂單包括,包括蘋果公司也將三星電子,SK海力士作為NAND快閃記憶體的重要供應商。不過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格局或將被打破,中企的「反擊」要開始了。
業內有消息稱:「長江存儲已經進入了蘋果供應鏈,將為iPhone14供貨NAND快閃記憶體。」
關於這則消息,並沒有得到長江存儲的回應,在傳出的消息中也沒有提到長江存儲的供貨情況,甚至消息準確性如何也不清楚。
然而蘋果對此正面表態,稱:「目前沒有任何產品使用長江存儲的晶元,但正在評估從長江存儲採購NAND晶元,用於在中國銷售的iPhone手機。」
也就是說,長江存儲暫未進入蘋果產業鏈,而是處於蘋果公司的評估階段。那麼長江存儲有可能通過蘋果的評估嗎?或許有可能。
首先長江存儲的實力不俗,具備3D NAND快閃記憶體設計及製造的實力,並且實現了192層3D NAND樣品的交付。
其次蘋果不希望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有意降低對韓企的依賴,所以會尋找更多的替代廠商進行合作。
從這兩個角度來看,如果長江存儲通過評估,意味著打開追趕韓企存儲產業的「晶元契機」。畢竟以蘋果的性子,要平衡韓企產業鏈地位的話,多半會平均分配訂單。
就像此前京東方進入iPhone13屏幕供應鏈,所獲訂單已經快追平韓企了。現在到了iPhone14系列,其核心屏幕供應商的地位將更進一步。
中企進入蘋果產業鏈,靠譜嗎?
蘋果公司的賺錢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每年至少可賺取3000億美元以上的營收。這些的賺錢能力也帶動上百家供應商一同富裕,只要能拿到蘋果訂單,基本上就能保證營收財報了。
可是也有一些反面案例顯示,一旦被蘋果終止合作,業績可能會一落千丈。
就像歐菲光原本是蘋果最大的鏡頭模組供應商,但蘋果說放棄合作就放棄合作,導致歐菲光營收,凈利潤暴跌,不得不開啟轉型之路,至今還沒有從蘋果終止合作的陰霾中走出來。
這不禁讓人好奇,中企進入蘋果產業鏈,靠譜嗎?這得看對蘋果訂單的依賴程度了,並且自身的地位能否保證在蘋果產業鏈中站穩腳跟。
蘋果之所以放棄某些供應商合作,是因為沒有合作的必要了。要麼是技術達不到供貨要求,要麼是有了更好的選擇。
所以供應商要是能不對蘋果訂單產生依賴,那麼與之進行合作倒也沒什麼,能賺國外公司的錢自然是好事,還有利於提升在全球產業鏈的地位,拉近與頂級供應商的差距。
要是能讓蘋果對其產生依賴,讓蘋果也離不開合作,更加證明企業的實力。就像蘋果離不開台積電代工,也找不到高通基帶晶元以外的供應商選擇,每年都要給這些企業提供巨額的訂單產能。
總的來說,中企進入蘋果產業鏈,需要保障自身的獨特性和產業優勢地位,關鍵時刻多做幾手準備,別押注全部希望在一家客戶身上。
寫在最後
長江存儲是國產NAND快閃記憶體巨頭,面對韓企的市場地位,想要打破壟斷只有與頂級的大客戶合作,才有可能拉近市場份額的距離。至於長江存儲能否進入蘋果產業鏈,又將帶來怎樣的市場表現,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你認為長江存儲能進入蘋果產業鏈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