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已經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華為已經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2018年華為正式發布了5G技術,在歐美國家經過詳細解析之後,發現了在技術上已經被完全趕超了,於是乎一系列針對性的措施,在2019年正式推動了。

在這個過程中,華為迅速完成了國產元器件替換,而技術又是完全自主研發的,老美的限制比沒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只能從供應鏈上開始下手,支持在晶元、系統、5G方面被全面限制了。

高通谷歌斷供之後,華為發布了自研的麒麟晶元、鴻蒙系統,很好地實現了國產技術的替代,並且表現出了強悍的實力,但可惜在中斷了和台積電的合作之後,麒麟晶元被迫停產了。

在晶元、系統供應受限之後,佔據華為大部分營收的手機業務,也就此陷入了一定的困境當中,如今榮耀品牌已經被出售,華為也只能依靠庫存的晶元來延續手機業務,並且還不支持5G信號接收。

在面臨最大的困境之下,華為及時做出了調整,刪除了華為5G設備中的所有含美技術、元器件,並沒有放棄對海思半導體的繼續投資,目前鴻蒙OS以及HMS服務也發展的相當順暢。

華為給出了滿意的「答卷」

在晶元被中斷供應之後,華為開始了全產業鏈的布局,很好地結合了自身的優勢,帶動了國內優質半導體企業的發展,還專門成立了哈勃投資,用於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

即便是營收能力降低的情況下,華為還是堅持拿出超過總營收20%的資金,用於研發經費的投入,經過2~3年時間的努力,現階段華為已經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5G層面的突破

在實現5G設備的完全「去美化」之後,華為在5G領域也展現出了超高的水準,老美唯一能夠限制的也只有客戶來源了,不計模塊產品已經面向全球發貨了。

根據華為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2021年5G運營商業務總營收超過了2800億,絲毫不弱於以前的手機業務了,而諾基亞愛立信的總營收相加也不過如此。

目前華為的5G訂單數已經成功破百,並且在全球220萬5G基站當中,有超過120萬是由華為提供建設的,華為在5G網路建設方面的實力,也早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

放棄和華為5G的合作,是迫於老美的壓力!目前英國方面已經承認了這樣的事實,顯然老美推崇的Open RAN 5G技術,始終沒有達到預期,已經引起了歐美電信運營商的不滿。

華為在5GToB領域內,所展現出來的競爭優勢,早就讓歐洲國家為之著急了,都希望能夠及時恢復和華為的合作,而英國延遲拆除華為設備的時間,就能夠很好的看出這一點。

晶元和系統的問題基本解決

在晶元被中斷供應之後,受影響最大的就是手機業務了,從全球第二大手機供應商,目前早已跌出了十名開外,除了麒麟晶元供應不足之外,無法實現5G功能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但進入到2022年之後,我們能夠很明顯地感受到華為發布新機的頻率增加了,余承東也表態:「華為手機的問題,已經能夠通過供應鏈改善了。」

而這句話所指代的自然是晶元和5G的問題,華為自研的「晶元堆疊」工藝很有可能已經被運用上,暢享50採用的就是麒麟晶元,不過華為官方可以隱瞞了晶元的來源,據猜測可能是來自於中芯國際代工。

而此前不能支持5G功能的旗艦機,目前華為也通過搭載5G通訊殼的形式,實現了對於5G網路的回歸,如果麒麟晶元和5G功能能夠同時回歸,想必華為手機業務也能夠恢復該有的輝煌了。

目前華為也在積極解決晶元的供應問題,在深知ARM架構的不確定因素之後,目前已經把重心放在了開源架構RISC-V,並且搭載此架構的晶元也已經誕生了。

持續投資海思半導體,如今也得到了很好的回報,在屏幕驅動、智能汽車、電視等等晶元上,都已經實現了很好的突破,目前還在自然更為先進的5G射頻晶元,堆疊晶元工藝也在深入研發當中,這也將成為解決高端晶元需求的關鍵。

而鴻蒙系統的用戶量,也成功邁過了3億的門檻,足夠多的用戶也能夠幫助華為更好地建設生態系統,而在3.0版本正式發布之後,將會徹底刪除安卓的底層代碼,正式和谷歌說「再見」。

華為正在一步步實現尖端技術的完全國產化,這將帶動一個強大的國產化體系,華為已經交出了滿意的答卷,後續能夠發展到什麼程度,就看國內企業自主創新的決心了,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