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萬美元晶元補貼?台積電或將沒料到這個局面


我們都知道,老美對於520億美元晶元補貼的法案還沒有正式通過。不過儘管如此,還是有企業在老美晶元法案沒有通過的時候赴美建廠。

比如說前段時間作為全球第三大的晶圓生產製造商——環球晶圓就宣布將在美建立12寸的晶圓工廠。當然了,他們的重點關注還是在這個晶元補貼上。而除了這家企業之外,就在近日,也有一家企業宣布赴美建廠。就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高通的競爭對手聯發科


根據有關的消息顯示:聯發科表示將和Purdue University進行合作,在美當地建立一座新的半導體設計中心。不過,聯發科要投資多少錢並沒有明確的說明。但是對方還是給出了專屬的建立工廠的補貼。據悉,IEDC將提供給聯發科140萬美元(約為人民幣937萬)的資金幫助聯發科建立工廠。


這個資金雖說沒有英特爾的20億美元專屬資金多,但是對於聯發科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消息了。畢竟這並不屬於建廠520億美元補貼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說一旦晶元法案正式通過,聯發科還能獲得另外的晶元補貼。同時,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美建立工廠的也就只有英特爾有類似的補貼,其餘企業暫時沒有,那麼作為聯發科來說,確實是相當不錯了。


只是,在聯發科獲得這樣的資金背景之下,個人覺得台積電或將沒有料到這個局面。

我們都知道,台積電其實比聯發科要早宣布在美建立工廠,如果不是台積電之前宣布延期設備進場的時間,或許在美的工廠台積電已經開始運營生產晶元了。而且從晶元設計以及晶元代工這兩點對於美現在的局面來說,其實晶元的代工更為重要。

從時間的節點以及重要性來說,台積電應該享有跟聯發科一樣的待遇。但是偏偏台積電並沒有享受到這樣的待遇。張忠謀屢次強調在美建立工廠成本很高的同時都依舊沒有放棄建廠計劃的台積電,連一個後入場的聯發科都比不上,這確實挺意外的。


更關鍵的是台積電不僅先去建立工廠,而且還被美要求共享技術給英特爾。也就是說,美很看重台積電的技術優勢。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對於台積電應該更要拉攏才對。可是剛剛小編也說到了,台積電赴美建廠並沒有得到這樣得拉攏。因此個人覺得台積電或將是沒有料到如今這樣的局面。


不過話說回來,這140萬美元的資金可能台積電也不太需要,在美建立的高成本光靠這一點大概是沒有辦法滿足台積電的需求。或許,台積電更加關注的還是這520億美元的資金補貼到底什麼時候會通過。對此,你們是如何看待這個事情的呢?歡迎留言評論、點贊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