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亞馬遜到底怎麼選品?我想用這個實操案例,手把手的教會你

亞馬遜賣家到底應該如何選品?有人理解為,選品是去刷亞馬遜的類目榜單,找別人賣得好,同時又是最近上架的產品,只要自己跟著做也能做起來。如果真是這麼簡單的邏輯,怎麼全世界又只有你一個人看透了?

市場的容量是有限的,比如張三、李四、王五等等都是賣家,都在賣同一個產品,這就會導致這個產品的供需關係發生變化,出現供大於求的情況,而最晚入局的李四、王五們賣不動,但是貨又已經發過去了,丟掉又不甘心,最後李四王五乾脆降價清庫存,獲得了單量。

這波操作下來,本來賣得好好的張三,單量也受到了影響。張三一看這群老6不講武德,一咬牙也跟著降價,馬上李四、王五又賣不動了。於是他們在降價中循環往複,這個節奏,大家是不是非常熟悉?

亞馬遜的競爭環境早已發生變化,如果你還在用幾年前的選品方式選品,成功幾率微乎其微,選品無法做到差異化,真的很費運營。

選品

首推新、奇、特,且獨一無二的產品

有實力去開私模註冊專利,這當然是最好的。沒實力也可以依託於一些供應鏈的服務商,或依託於外貿型的工廠,去找在亞馬遜線上平台獨一無二的產品也行。

那麼是不是說,只要你找到了新、奇、特,且獨一無二就一定能做起來嗎?這還真不一定,這個時候,還需要我們去做選品的分析和數據調研。

上次我們去澄海玩具產業帶,工廠給我們提供了一些新、奇、特,且獨一無二的產品,我們的運營就做了選品調研和分析,來驗證這批產品的可行性。

首先我們的運營做了競品的關鍵詞的競爭環境分析,它主要包括關鍵詞的搜索量、搜索趨勢、 PPC的建議競價等數據。

其實非常簡單,大家使用js的關鍵詞調研工具就能直接查出來,類似下圖。

然後我們又做了搜索詞首頁的競品分析,主要分析銷量的走勢、銷量的分布、品牌壟斷等指數。

這是直接在亞馬遜的前台,去搜索某個關鍵詞,然後用js的插件把所有的數據抓出來,如同下圖所示。

再將這些數據作為母表,在我們母表的基礎上去做數據的透析圖,和數據的透析表。

接下來就是類目Top50的競爭環境分析,也是一樣的邏輯和操作方法。首先你用js的插件去抓數據,然後對數據進行處理。這裡我們會主要分析他們的銷量分布、頭部的壟斷、反饋的平均數、產品的上架時間等維度,也是直接使用js的插件抓取類目的商品數據。

之後是利潤的分析,找幾個目標競品算一下它們的利潤水平到處於什麼維度即可。

競品分析:我們運營做的競品分析比較簡單,大家可以看看(見下圖),我是要求他們去重新做競品分析的,因為我覺得競品的分析更重要。

我也整理了我的思路,涉及到的內容非常多(見下圖)。

最後這張圖大家也可以看看,我們把js查出來的關鍵詞的數據表格,還有關鍵詞首頁採集的數據表格、目前排名前100的產品數的採集的表格,當做母表放在我們選品表格的最後,我們就可以做一個全面而透徹的選品分析,進而去驗證我們選擇產品的可行性,我覺得這個才叫選品分析。

至於文章開頭,我所提到的跟風賣的選品方式,這根本不叫選品而是投機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