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不好做,實體店經營者卻認為是電商的「鍋」?真的是這樣嗎?


20年過去了,電子商務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消費觀念,甚至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實體店生意越來越難做,很多實體店經營者認為這是電商的「鍋」,這也引發了網友熱烈討論。

在很多傳統的商場當中,過去那些三五成群逛商場的身影越來越少,寥寥無幾的顧客穿行於商場過道上、門店中,很多實體店面因無客上門而不得不關閉。甚至一些店面僅開了數個月就因無法維繫經營而轉賣、轉讓、關門大吉。實體經濟到底怎麼了?是否還有救?網友對此看法不一。

疫情大環境下,實體慘遭重創

我國在疫情管控方面就做出了較為嚴格的要求,目的是為了能夠將疫情控制住減少對經濟的影響,也是為了保護老百姓的健康安危,避免更多人受到病毒侵害。

尤其全國各地疫情頻發,為做好疫情管控,各地老百姓齊心協力共同抗疫,配合防疫措施,居家不出,停產停工。馬路上沒有人,道路上的車輛寥寥無幾。

除了蹲在朋友圈裡搶菜之外,人們在居家時甚至沒有過多的消費行為,這不僅給實體經濟帶來重創,也給電商帶來一定的衝擊。

一面是高昂的房租,一面是無法開門做生意的現實,實體店面經營者陷入了兩難之中。相較於實體店面而言,電商雖有壓力,但因無店面負擔,相對來說損失會更小一些。對於實體店面經營者來說幾乎是勒緊褲腰帶過著封城關店的日子。

最近幾天,一則關於中產疫情之後變「貧產」的熱搜引發熱議,很多月薪不低的都市白領在長期居家的過程中,養成了不一樣的消費觀念。

在疫情解封之後改變過去大手大腳的消費習慣,無論是在網路消費中還是在實體店面消費中,性價比都更追求性價比。

疫情不僅直接影響了實體店面的經營,也因為大眾消費理念的改變而間接影響著實體經濟後續的發展。

使得解封之後,實體店面仍然無法解決客流不足的實際困境。

電商勢頭正盛,蠶食實體店市場

互聯網消費因為足不出戶即可完成,對於當前宅男宅女一抓一大把的時代來說,正好迎合了人們不用出門就可以突破空間去購物的理想。

在電商勢頭正盛時,實體店面原有的市場佔比被不斷蠶食,且無法輕易奪回。

雖然在疫情階段,受到物流管控等因素的影響,電商的營業額也在因此下降。但在各地物流逐漸恢復,快遞運輸不受阻礙之後,電商的經營業績迅速反彈,甚至因為部分消費者「報複式消費」,而成就了電商經營業績的激增。

一部分網友認為,正是因為有電商的存在,自己才不願意前往實體店逛街。

畢竟在「7天無理由退換貨」的消費者保護條款下,拿回來的物品不滿意還可以退換。

動一動手指就能夠在成千上萬的產品當中點選適合自己的,選擇多、可比價,誰能不愛呢?

也有一部分網友認為,還是實體店面親自觸摸、嘗試後再消費更靠譜,這樣錢花的才更加安心,也省去了退來退去換來換去的麻煩。

但這部分網友同樣不否認,在線消費為其帶來的生活便捷,並且不否認同樣的商品往往在網路上更便宜。

行業飽和,實體內卷競爭大

改革開放之後,無論是個體經營還是實體發展都曾經有過輝煌燦爛的階段。然而隨著實體市場行業飽和狀態的出現,很多後來者因為有足夠吸引市場的能力,在與「前輩」們眾多市場的過程當中迅速落敗。

當然也有一部分後來者居上,但往往因為強大的「內卷」,比價、比質量、比花樣、比創意、比服務、比理念……

在持續不斷的比較之中漸漸失去了原本的品牌光彩或店面優勢。加上電商、新型行業的衝擊,實體店面與實體經濟更是舉步維艱。

小結

完全將實體經濟難做歸咎於電商顯然是不理智的做法,我國實體經濟想要更加平穩的發展,也需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優化自身的品質、打造更符合當代人的產品、做到實體與互聯網的充分結合,這樣才能夠從夾縫中求生存的狀態里解脫出來。當然,任何互聯網經濟也應當是依託於實體存在的,畢竟沒有了實體經濟國家經濟的發展根基也會失去平穩度。大家覺得實體經濟在當代社會當中的生存之道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