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直擊關鍵!中芯國際新動作傳來

晶元的重要性已無需多說,但由於多種原因,一直以來還是主要依賴進口。然而近兩年晶元規則的改變,尤其華為晶元代工受限,讓我們明白必須努力實現國產突破。

這自然就面臨不少問題,比如光刻機、EDA等設備、材料及軟體方面限制。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晶元人才,這才是關鍵。近日消息,中芯國際新動作傳來,直擊關鍵。

晶元人才有多麼重要

人才對於科技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晶元這個高科技行業更不例外,尤其是全球缺芯的關鍵時刻,多地都在加碼晶元行業,晶元人才更顯不足,搶人現象變得更頻繁。

從晶元巨頭紛紛大幅調資就可以看出,晶元人才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台積電每年4月會例行調資,但今年調幅將高於往年,能夠達到8%,台積電上海工廠比例更高。

還有聯發科更厲害,去年員工平均薪酬都在百萬人民幣以上,比上一年漲約50%。

這些晶元大廠這麼大力度的漲薪,目的當然是想通過這種方式把技術人才留下來。但即使這樣,他們的漲幅也比不上內地。有消息顯示,大陸為了挖人薪資漲得很高。

主要原因是大陸近兩年掀起了晶元熱潮,很多資本開始投入,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開始加速發展。從新增晶元公司數量就能看出,僅晶元設計企業去年就增加592家。

然而,晶元人才卻嚴重跟不上,今年晶元人才缺口達25萬,2025年將缺少30萬。

晶元人才需求的迅速增加,晶元人才缺口又很大,這自然就導致了晶元行業的搶人現象頻繁出現。因此,台積電、聯發科等晶元大廠才會紛紛通過調資方式留住人才。

從台積電和聯發科兩家的調資情況,我們可以發現,晶元製造企業跟晶元設計企業的調資幅度比不了,這並不是個例,而是普遍現象,其實製造業工資一直相對較低。

晶圓代工廠雖然是高端製造業,但依然還是製造業,工資整體水平比不上晶元設計。

中芯國際新動作傳來

這就導致了晶元製造廠的人才流失非常嚴重,之前有媒體報道,近兩年有3000多名晶元專家從中國台灣流向大陸。這當然有不少來自台積電,據說離職率高達15.7%。

人才流失現象影響非常大,因為培養晶元人才非常不易,尤其是重要技術人才,他們離職後將會影響到技術研發的進展,更重要的還會加快競爭對手的技術發展速度。

當然不只台積電,中芯國際也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技術人才的離職率也相當高。

人才流動在大型企業之間也屬正常現象,哪兒工資高、待遇好、發展前景好就往哪兒走也是個人選擇。但這就要考驗企業的管理了,看是否能夠有措施留住技術人才。

中芯國際為此一直在努力,決定每年對骨幹人員和技術人員進行股份激勵。去年7月份,向3944名員工授予6753.52萬股股票,受激勵員工達到總人數的22.73%。

按當時每股20元的價格,共計需要21.48億元,這佔到中芯上一年凈利潤的近一半。

那時,還重點提高梁孟松的薪酬,增長幅度高達12倍之多,還獎勵一套價值約2000萬元的房產。可以說,為了留住這個技術大佬,中芯國際可是付出了相當不少。

不過,相當於梁孟松的貢獻其實也不多,但梁孟松並不在乎,他曾把在中芯的收入全部捐給國內某教育基金會,還表示不是為了高官厚䘵,只想為大陸晶元盡一份力。

近日消息傳來,中芯國際再傳新動作,宣布拿出811.52萬股獎勵給1175名員工。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中芯的股票獎勵,其中管理人員僅為80萬股,其餘90%都獎勵給技術及業務骨幹人員。由此可見,中芯對技術人才的重視,這也是在直擊關鍵。

對於晶元人才,不僅要培養,還要能留住,減少人才流失才能保證繼續快速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