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5G還讓美企忌憚,國內又一技術領先,打造全球首條量子通信幹線

我國中科院又成功研發新技術,這項技術不僅領先於其他國家,而且比華為5G還要讓美企忌憚。它就是國內絕對安全的量子通信技術。那麼,為什麼說它是絕對安全的呢?

國內又一技術領先

華為的5G通信技術是全球專利最多的企業,同時也是率先投入商用的技術。但是受到美國影響之後,華為在5G上發展緩慢。不過,隨著我國各大科技公司的興起,我國已經從之前的科技落後的情況逐漸成為全球領先的國家。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又有一項技術達到世界領先,這項技術比5G通信還讓美國的企業忌憚,它就是量子通信技術。所謂量子通信就是通過量子之間的疊加等方式進行傳遞信息,是一項絕對安全的技術。而這項技術最大的功臣就是中科院的院士。

要知道,普通通信的方式就是在安全的條件下,保證對方能順利接收和識別內容。而量子通信的方式與普通通信差不多,只不過,它是先通過密鑰分發、共享,進行共享密碼,然後再安全的進行通信。

自從電報發明之後,通信方式就在逐漸發展起來,慢慢的傳遞信息的準確和安全被看重。之前的傳輸方式,都是通過二進位的方式,或者將它進行編譯後傳輸,這樣一來的話,密碼具有規律性,一旦被人劫到,很容易就被破譯出來。

現在科技逐漸進步,量子通信作為最安全的通信方式,各個國家都在抓緊研究。它最特別之處就在於,它是不需要密碼就可以進行傳輸的。因為它是通過量子的不可克隆性產生的密碼,所以普通通信時,就算有人盜取信息,也不會讓信息發生變化。而量子傳輸時,只要有人盜竊,那麼量子的不可克隆性,就會在竊取者竊取時將信息銷毀。

量子通信通過一系列的特性,在通信安全的基礎上,將它分成密鑰的方式進行分發。這項技術的研髮長達20年,現在它已經進入了實驗階段,其主要就是發展遠程編碼、密碼通信等領域。也就是說,不論兩個量子之間的距離有多麼遙遠,它們都會同步進行運動。並且在通信的過程中,想要竊取密鑰難度相當大。

全球首條量子通信幹線

只不過,量子通信的的距離一直是難度較大的問題。據了解,它的距離會受到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它的最遠距離在100千米以下。而這了加大傳輸的距離,國內的科學家一直在不斷深究,現在已經取得了突破。

根據中科院院士報道的一篇文章來看,現在國內已經將連量子通信的傳輸距離加長到4600千米,其服務的用戶就已經多達150個。另外,與京滬幹線的串聯也實現了長距離的傳輸,等到這項技術應用後,我國的科技實力就能得到顯著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首顆墨子號衛星在4年前就已經發射,這為通信給予了很大的幫助。而且,中科院通過這一衛星,實現了長達1200千米的傳輸。現在全球第一條京滬幹線已經開始使用,這是一條長達2000公里,站點達32個的幹線。

為了繼續加大距離,中科院院士不斷優化其系統,再次突破技術,終於將長達2600千米的AKD電路與2000千米的QKD相結合,實現了4600千米的通信網路。

不僅如此,上海和江西兩所大學合作,共同研究也取得了突破。他們利用通信技術,第一次在15個用戶之間安裝通信,並且它的距離長達40公里。這一技術利用和頻產生器來解碼,最終完成信息的安全傳輸。並且,這次傳輸的速率達到了1k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