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晶元荒」持續蔓延,拜登持續向全球各大晶元製造商發起邀請,共同商討如何走出困境。自2021年4月舉辦的半導體高峰會過去僅5個月,美國又把魔爪伸向了三星、台積電。
一、全球晶元短缺
全球晶元短缺,從專業的角度來講屬於結構性短缺。
1、消費需求增加。全球經濟總體來說是迅速發展的,尤其是作為人口大國的中國,近幾年經濟飛速增長。人們對汽車、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的需求也迅速攀升。
5G手機面世,使得各大廠商信心滿滿,計劃藉機佔領市場份額。華為、小米、OPPO等品牌手機出貨量暴增,也使得原材料緊缺。這是造成晶元短缺的一個原因。
2、疫情期間,全球經濟短期下滑,各行業停產導致晶元訂單取消。但是,隨後經濟回暖,需求急速反彈,造成各廠商加大馬力生產,仍供不應求。
3、晶元代工工廠缺口大。為了擴大產能,各廠商紛紛建立晶元代工工廠。但是從選址、建廠到投產,時間周期比較長。暫時難以滿足巨大的市場需求。
二、美國科技霸權
2021年9月的半導體峰會,涵蓋全球20多個領域。三星、台積電、福特、蘋果、微軟這些行業巨頭全部列席。美國要求三星、台積電等代工廠交出涉及銷售記錄、訂單和庫存的商業機密。限期45日。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在會上宣稱,美國此舉是為了提高處理危機的透明度,以此來確定造成短缺的根本原因。
從理論上來講,美國提出這項政策的目的是為了平衡供需關係,也就是說把市場的經濟行為變成可控的計劃經濟行為。事實上,美國的潛台詞十分明確:美國要插手這個產業,誰都不能干涉,要由他來協調全球統一的行業和產業的政策,他來作為這個行業的調控者。
非常明顯,美國打著處理危機的幌子,已經把手徹底伸到整個晶元產業經濟當中。從這個角度來講,美國連續幾個月開的幾次會議,更加證明了他的戰略:要把集成電路產業把握在自己手裡。
但從三星、台積電這些企業的角度來說,有一個很重大的隱患。交出這些數據意味著交出企業所有的核心秘密,包括自己的產量、庫存的量、備件、備貨、零件的量,以及整個運輸和銷售的量。
我們現在很擔心的一件事情是,或者說廠家擔心的事情是,三星是韓國的企業,台積電是我們國家台灣的企業。當我們把這些數據全部交給美國以後,美國會不會借這個機會,把所有這些東西轉移給自己的企業,比如說英特爾等其他的晶元公司。
但是在會議中,當雷蒙被問及如果這些企業不願意將自己的核心機密交出來,將作何處理?雷蒙強勢回復:「我們有很多辦法讓企業交出數據,有必要的時候,會採取一些行動。」韓國方面認為,即使企業不太願意交出數據,他們最終也不會拒絕。湯明哲也認為,台積電很難說不。
因為輸掉英特爾之後,美國開始想盡辦法發展自己的半導體技術。於是美國政府就主動找到台積電,在稅收、土地政策方面,給出了非常優惠的條件,吸引台積電在美國設立代加工工廠。
英特爾投資了台積電在美國的代工廠:圓晶晶元工廠。再結合多次半導體峰會的會議內容,美國方面和英特爾的意圖已經很明顯。就是要擴大美國的半導體行業和利用其他人的技術輸血英特爾。
美國在這一輪計劃經濟的供需平衡過程中,藉機實現整個晶元產業能力和技術的全面美國化。從歷史上來看,美國這樣的操作不是一次兩次了。
我們來回顧一下法國當年的阿爾斯通事件。21世紀初,阿爾斯通是世界工業龍頭,對法國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阿爾斯通在能源領域、核電技術、高速列車技術領域,都位居世界第一。阿爾斯通也是法國航空母艦發動機的製造商和維護商,在軍事領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用公司顯然沒有能力收購這樣一個企業,於是美國司法部門從腐敗調查入手。奉行霸權主義的美國,霸道而荒唐地賦予了自己權力,制定了《反海外腐敗法》。法案規定:只要使用美元結算,都要受美國法律監督。
公然對阿爾斯通內部的調查展開了。美國利用各種手段,在阿爾斯通2003年對印尼蘇門答臘地區的塔拉罕發電站的投標過程中,找到了漏洞。
而事實上有調查顯示,參與此次投標的通用公司,也涉嫌賄賂。而且在通用公司內部,有提供給政府部門離休人員的職位。這種自己內部的權利交易,美國人卻熟視無睹。最終阿爾斯通交了巨額罰款,美國通用電氣公司以130億元美金的價格,收購了法國阿爾斯通70%的股份。比市場估價低了30億元美金。
無獨有偶,在上世紀80年代,因為東芝向美國最大的對手蘇聯提供高性能機床,美國展開對東芝的制裁。雖然東芝很快恢復元氣,但是日本半導體行業遭受重創。表面上這些事件都是對一個企業的政策調整。實際上,美國劍指整個產業鏈,為了確保他在全球的科技霸權。
軍事、美元、科技是美國能夠稱霸世界的三個關鍵因素。因為法國阿爾斯通、日本東芝,甚至是現在的三星和台積電,面臨的對手是這麼一個強大的國家,沒有一個企業能夠經得起這樣一個強大的霸權主義國家的恐嚇和訛詐。
三、結語
與此同時,三星和台積電這些企業,他們應該已經很清楚美國是朋友還是敵人。這個時候,我們國家就真正迎來了合作的機會。美國已經亮出了他的底牌,接下來將是我們出牌的時間。
晶元的科技之爭將是長期的。我們怎麼保護自己的企業利益最大化,怎麼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在集成電路方面的專業人才,怎麼發展我們自己集成電路的完整產業體系,這才是我們更多應該關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