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2021年金山區科技創新暨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區會議中心舉行。大會隆重表彰在金山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先進工作者。區委書記劉健,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陸敏出席並講話。區委副書記、代理區長李澤龍主持會議。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校長柯勤飛,區委副書記信亞東,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副校長王岩松等出席大會。
劉健在講話中指出,全區上下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推進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的緊迫感;要緊扣工作重點,全力跑出推進科技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要強化組織領導,努力吹響推進科技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新號角。我們要堅定信心決心、保持定力、奮力拚搏,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自覺依靠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切實推動金山沿著高質量發展的軌道行穩致遠。
陸敏充分肯定金山近兩年在科技工作上取得的成績與突破,並希望金山要把握當前形勢,融入全市科創發展格局,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要服務發展大局,構建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推動形成線上線下結合、產學研用協同、大中小企業融通的創新創業環境;要發揮區域優勢,在關鍵領域、重點環節上下功夫,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力爭打造一些標誌性、有影響力的創新品牌。
金山區用最高規格為這些人授獎
金山區表彰了上海市科學技術獎獲獎單位、上海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國家重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據悉,在今年上海市科學技術獎項目中,金山共有7家企事業單位的10個項目獲獎,創出歷史最好成績!其中,甘田光學、東潤換熱、公衛中心等6個項目獲得一等獎,碧波水務、上海石化等3個項目獲得二等獎,清遠管業獲得三等獎。嘉麟傑公司總裁、高級工程師楊世濱獲得上海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華維節水、龍創汽車、升翕光電等11家企業被授予2020年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
金山區還評選表彰了一批為當地科技創新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並用最高規格為他們授獎。其中,授予呂名禮、韓寶忠等10名科技工作者「2019-2020年度金山區科技創新人才獎」;授予「G6.0 AMOLED線性蒸發源」等10個項目「2019-2020年度金山區科技創新成果獎」。
會上,金山區人民政府與上海市科委、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分別簽訂了全面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金山區政府與市科委將從推動轉型發展、優化創新創業環境等六方面聯動合作;金山區政府與上應大將在科技創新、人才高地建設等方面不斷擴大產學研合作深度和廣度。
上海升翕光電、建科院和山陽鎮分別作交流發言,金山區企業服務雲平台在本次大會中正式上線運營。
自主研發、自主創新讓國產「突圍出圈」
「正是因為金山有著適合OLED產業鏈發展的土壤,公司通過堅持創新賦能、技術布局、人才驅動得以迅速壯大。」金山區科技創新成果獎一等獎的獲獎單位--升翕光電總經理王艷麗感慨,「公司研發的『G6.0 AMOLED線性蒸發源』項目屬於國內首台突破,已申請專利30餘項,徹底打破了國外對我國技術壟斷和關鍵設備封鎖,解決了我國AMOLED產業的『卡脖子』問題。」
金山區首個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民營企業——甘田光學創始人甘家安博士「師出名門」,他的導師是獲得「2019年度上海科技功臣獎」的田禾院士。甘田光學自成立以來,甘家安博士始終遵循導師的教導,致力於科技創新,在光變色領域,不僅突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封鎖,同時也在不斷地完成自我超越,實現了技術轉化與產業鏈的融合,解決了光致變色領域內卡脖子的技術問題,開闢了變色鏡片、變色玻璃幕牆等應用領域的技術高地。其自主研發的光致變色材料所應用的變色眼鏡片,已佔據了70%的世界市場、80%的國內市場,且每年以20%以上速度快速增長。
「十二字」指出金山高質量發展之路
「科技引領、創新驅動、數字賦能」是金山區把握當前創新發展形勢的大局思維。當前,中國正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上海將著力打造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金山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面對「長三角一體化」、「大虹橋」等國家重要戰略機遇,金山正以奮勇爭先的精神努力將發展「齒輪」緊緊嵌入到上海改革發展大局中去。
關鍵詞一:「科技創新」
近兩年來,金山區創新創業活力不斷增強、科技企業加速成長、雙創服務體系持續優化、創新創業氛圍更加濃郁。截止2020年底,金山區高新技術企業達到936家,市級以上創新創業載體17家;「十三五」期間,38個項目獲得上海市科學技術獎,特別是2020年度獲獎項目從數量和質量均創歷史記錄。
「十四五」期間,金山將圍繞打造成為上海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這個目標,在激發各類創新主體的創新動力和創造活力、集聚科技創新人才、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等方面全方位部署推進。持續優化科創的空間布局,聚焦「一帶一灣一港」,培育支撐和引領金山創新發展的「引擎」。
關鍵詞二:「創新驅動」
近兩年來,金山打造的華東無人機基地、灣區生物醫藥港、碳谷綠灣產業園、新型顯示產業園、上海電子化學品專區五大市級特色產業園區優勢逐步凸顯。上海灣區科創中心加快建設,「一中心、一基地、八平台」的運營模式基本形成。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深入推進,長三角科技城正加快建設跨省市融合創新實踐區。
「十四五」期間,金山將做強「1+4+4+4」新型工業化產業體系,創新產業發展模式,通過創新驅動產業能級不斷提升,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集聚發展「雙輪驅動」,推動製造業和服務業「兩業並舉」,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化融合」,通過打造碳纖維複合材料、無人機、生物醫藥、新型顯示等百億級特色產業積蓄高質量發展勢能。
關鍵詞三:「數字賦能」
近兩年來,金山加快推進數字基建建設,已累計完成5G可用站點1844個,推進5G應用項目29個。啟動運營全市首個區級數字化賦能中心,上線600餘個APP解決方案和場景案例。聚焦數字「綠」化、數字「富」農,推進2個化工行業服務平台和8個農業示範應用場景建設。
「十四五」期間,金山將準確把握數字化發展契機,結合全力打響「上海灣區」城市品牌,加快築牢城市數字底座,搭建城市智能中樞,構建公共服務體系,強化公共技術保障,努力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數智灣區。
快來一起認識一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