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reator Program製作字體教程
Font Creator Program是用來製作字體(TTF)的程序,它是一款不錯的字體製作軟體,可以用來繪製字體、寫入字體版權信息、控制字體屬性等。這款軟體是由High Logic公司推出的一款共享軟體,介紹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從製作到整理打包的全過程。
一、常見的字體格式
1.光柵字體(.FON)
這種字體是針對特定的顯示解析度以不同大小存儲的點陣圖,用於Windows系統中屏幕上的菜單、按鈕等處文字的顯示。它並不是以矢量描述的,放大以後會出現鋸齒,只適合屏幕描述。不過它的顯示速度非常快,所以作為系統字體而在Windows中使用。
2.矢量字體(.FON)
雖然擴展名和光柵字體一樣,但是這種字體卻是由基於矢量的數學模型定義的,是Windows系統字體的一類,一些windows應用程序會在較大尺寸的屏幕顯示中自動使用矢量字體來代替光柵字體的顯示。
3.PostScript字體(.PFM)
這種字體基於另一種矢量語言(Adobe PostScript)的描述,常用於PostScript印表機中,不過Windows並不直接支持這類字體,要在Windows使用這類字體需要安裝"Adobe Type Manger"(ATM)軟體來進行協調。
4.TrueType字體(.TTF)
這是我們日常操作中接觸得最多的一種類型的字體,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它是由一種數學模式來進行定義的基於輪廓技術的字體,這使得它們比基於矢量的字體更容易處理,保證了屏幕與列印輸出的一致性。同時,這類字體和矢量字體一樣可以隨意縮放、旋轉而不必擔心會出現鋸齒。我們下面要製作的字體就屬於這一類型。一個完整的TTF字體有基本拉丁文(字母A-Z大小寫、常用符號)、擴展拉丁文(音標、注音符號)、圖形符號、控制符號以及其他很多部分組成,不過我們可以製作只包含基本拉丁文區的字體。製作過程大致分為兩部分我們先進行第一部分,下面我們開始製作字體。
二、用CorelDraw完成字元繪製
使用它來繪製字體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CorelDraw的圖形繪製功能非常強大,繪製複雜形狀的圖形易如反掌;二是在同類軟體中CorelDraw是唯一一款直接支持TrueTupe(.TTF)輸出的。
1.啟動CorelDraw,繪製出要作為字體的圖形
2.將要作為單個字元的對象使用焊接或者組合工具組合成單一對象。這一點很重要,因為CorelDraw導出字體對象時一次只能導出一個單一對象,否則會提示"對象太多"而無法導出。有時將字元對象組合後可能會得不到我們所希望的結果,這一點應在開始繪製時就應該考慮。
3.將所有對象的組合操作完成後,選中其中一個要作為字元的對象(在這裡選擇的是小寫的"a"),點擊"文件"-"導出"或直接按下快捷鍵"Ctrl+E"。此時將彈出"導出"對話框,在文件類型中選擇"TTF-TTF字體文件",在文件名稱中輸入要導出的字體文件的名稱,並且確認已在右下角複選框中的"僅選中的"一項前打上鉤。
4.按下"導出"按鈕,彈出"導出選項"對話框。在類別名稱中輸入一個名稱(由於我們製作的字體並不用於商業發布,不必遵循嚴格的標準,可以隨意輸入)。選中"符號字體"一項,這樣字體將作為符號字體生成而不具有內部索引和傾斜加粗等內部屬性。
5.按下"確定"後會彈出一個對話框要求再次確認,再次點擊"確定"進入"字體導出" 對話框。由於在這裡只製作了字母A-Z的大小寫和標點符號,因此在右上角"字元塊"的下拉列表中選擇"基本拉丁文",在下面的列表中選中小寫字母"a"。我們還可以點擊左下角的"選項"按鈕調出剛才的"導出選項" 對話框來對之前的設定進行修改。在"選項"按鈕上面的部分主要是字元的行列間距、字元大小等的設定,建議還是到Font Creator Program中進行設置,在那裡的設置要比在CorelDraw中的更直觀、便捷。
6.再次按下"確定"按鈕,一個只包含一個字母的字體文件已經被導出了。再次選中下一個字元"b",按下"Ctrl+E"在"導出"對話框中選中剛才導出的文件。點擊"導出"將直接彈出"字體導出" 對話框,這時會發現在右側的列表中小寫字母"a"已經顯示為黑色了,這表示在這個字體中已經包含這個字母了。在表中選擇"b"按下"確定"後,字母"b"就被追加到剛才生成的文件中去了。
7.按照以上的步驟,依次將其餘的字母及符號追加入那個文件,一個基本的符號字體文件初步己製作完成了。
三、用軟體整理字體並打包
1.啟動Font Creator Program,
2.選擇"文件"-"打開"-"字體文件",打開剛才製作的字體文件(其實前面CorelDraw製作的TTF文件已經能夠使用了,只是使用CorelDraw生成的字體文件很不穩定,容易導致死機,因此這裡使用Font Creator Program進行整理)。
3.不要關閉剛才打開的文件。選擇"文件"-"新建",彈出"新建文件"對話框,這裡有三種字符集可供選擇:
Symbol(符號字體),這類字體內部不包含索引表,自由性比較大,通常用來存儲一些非標準符號,在一些軟體中可以作為圖形插入,Windows中的Wingding就屬於這種字體;
Unicode(編碼字體),這是現在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主要是為了協調東西方語言的字元數量相差懸殊而制定的一種16位符號編碼策略。Unicode可以表達65536個字元並為每個符號建立唯一的字碼,保證了字元編碼的正確性。
WGL4,這種字體和Unicode很相似,Font Creator Program在安裝目錄中的"Template"子目錄里提供了一個WGL4編碼的字體,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在此選擇Unicode一項,新建一個空白的字體文件。
4.切換到剛才打開的那個剛製作出來的字體文件(可以注意到它在Font Creator Program中顯示非常混亂,這也是不推薦直接使用CorelDraw輸出的字體文件的一個原因),雙擊其中的一個方框,將彈出字元編輯窗口。用滑鼠拖曳一個矩形框將其中的字元全部選中,按下"Ctrl+C"將其複製到剪貼板中。
5.回到剛才新建的那個文件,發現和CoreldRAW輸出的符號字體不同,Unicode字體在每一個代表字元的方框左上角都顯示了一個對應此位置編碼的字元。剛才複製出來的是"a",這時候就可以在左上角顯示為"a"的方框上雙擊,在彈出的空白字元編輯窗口中按下"Ctrl+V"將剪貼版中的字元複製進去。由於CoreldRAW默認輸出的字元的大小和位置都不理想,雖然字元已經被複制入當前的編輯窗口,卻不在顯示範圍之內。可以通過工具欄上的按鈕來進行放大/縮小當前對象。
6.調整好了適合的觀察範圍,會發現剛才複製進去的字元居然在整個編輯區偏右且非常靠上面的地方,這顯然是不正確的。此時可以用拖拽的方法將其拖到畫面中兩條紅線的相交處(原點),也可以使用"變換"浮動窗,利用精確的數值對當前對象進行調整,相信會使用CorelDraw的朋友對此應該不會陌生。在"大小"選項卡中設置字元的大小;在"位置"選項卡的"x位置"和"y位置"中輸入"0",將對象移動到原點。進一步觀察字元編輯窗口,發現除了兩條相交的紅線以外還有兩條水平的黑線和兩條垂直的黑色虛線,其中:垂直的線表示了字距,水平的表示了行距。水平黑線無法調整,製作的字元大小以在兩條黑線內為宜;垂直的黑色虛線是可以拖拽的,通過拖拽黑色虛線來決定該字元與其它字元的間距。
7.完成該字元編輯後,將字元編輯窗口關閉。這時代表字元的方框的左上角顯示的"a"已經由灰色變為綠色了,表明當前位置中已經有物件了,此時建議將文件保存一次。重複4-6步驟,將其他的字元也用相同的方法轉移到新建的文件中並進行調整。當所有的字元都完成以後,會發現新建的文件中的字元顯示要比最初由CorelDraw直接生成的文件中的整齊多了。
8.在所有的字元都處理完成了以後,可以按下"F5"鍵進入字體測試窗口對剛才製作的文件進行測試。如果發現不滿意的字元,可以再按照前面的步驟重新調整。
9.在字元都已經繪製完成以後,就可以將字體命名發布了,由於這裡製作的不是用於商業發布的字體,自然不必遵循嚴格的命名規範。點擊"格式"-"命名",進入"命名對話框"。在右邊的命名區中輸入自己想要的內容,要注意的是,"版權信息"、"字體系列名稱"、"字體完整名稱"和"字體子集名稱"最好不要空白,其他的則可以不選。點擊右下角的"高級"按鈕還可以對字體的名稱進行進階設定。在左邊的"平台"設置區可以選擇不同的平台,同時右邊的命名區中的內容也會相應改變。
10.按下"保存"按鈕,一個自己製作的字體就大功告成。欣賞一下自己的勞動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