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道聲艾格再見,何以再也不見

2020年11月18日17:36:05 科技 1537

隨著上海破產法庭一篇名為「上破·雲拍」的「雙11」特輯推文,「女裝品牌艾格(Etam)破產」的熱搜席捲社交媒體。

此後,艾格公司回應:熱搜提及店鋪是集團在華售出的女裝成衣線,不在Etam集團現經營範疇內。Etam是法國已有104年歷史的內衣品牌,現已回歸專註於內衣業務,且開始開發亞洲版型。

艾格見證了大多數80、90後女孩們的青春回憶,破產的消息引發了網友們的集體「回憶殺」。但實際上,艾格並不是第一個離開的品牌,這些年,一大批記憶中的品牌正在逐漸沒落。「艾格女孩們」紛紛感慨——青春都去哪兒了!

回憶里的品牌

都去哪兒了?

艾格

艾格自1995年1月進入中國,在上海開設第一家專賣店開始,其在中國市場曾戰績輝煌。

1999年至2007年,艾格中國區的業績一直都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2009年艾格集團創始人Pierre Pilchior曾公開表示:「中國服裝市場需求仍然很旺盛,我們會增加更多投資。」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艾格在全球共有4246家門店,其中3083家都在中國。

關注|道聲艾格再見,何以再也不見 - 天天要聞

但快速擴張並沒有拴住更多中國消費者的心,從2013年開始,艾格中國區銷售額下滑,不得不關閉門店,僅在2017年上半年,艾格便關閉了154個門店。直至今日,艾格在中國的所有門店全部關閉。

達芙妮

多少女孩曾經望著達芙妮透明櫥窗里的粉色高跟鞋,盼望著長大的那天能夠屬於自己。

1990年,預見於中國優質鞋類市場具龐大潛力,永恩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集團創立自有品牌「達芙妮」,並曾連續5年榮登內地女鞋第一品牌,號稱每五雙被賣出的中國女鞋中就有一雙達芙妮,國內銷售門店一度近7000家。

但從2012年開始,達芙妮就開始走下坡路,去年更是加快了關店速度,從年初的2820家驟減至年末的425家,平均每天關閉6家門店。

8月25日,達芙妮國際發布公告,表示2020年上半年營業額同比減少85%至2.12港元,同時宣布將徹底退出中國大陸及台灣的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

ESPRIT

曾與艾格同列中國服裝零售前三位的美國服裝巨頭Esprit早前也宣布將於5月31日全面關店,退出中國以及亞洲市場。

Esprit作為時尚潮牌,從1992年進入中國內地開始就被時尚人士們追捧,甚至有人形容「任何一個購物中心招商,沒有Esprit開店,別人都不會進去。」

但從2011年開始,Esprit就出現了持續的營收下滑與虧損。今年2月份,Esprit對其中國門店、官網的產品進行1折清倉大甩賣活動,4月天貓旗艦店也加入打折陣營,之後其線上旗艦店也宣布將告別一段時間。

FOREVER 21

很多人把這些傳統服飾品牌的衰敗歸結於快時尚品牌在中國的崛起,快時尚品牌款式更新速度快,甚至一周兩次根據用戶喜好全面上新,這讓傳統服裝品牌逐漸失去競爭力。

關注|道聲艾格再見,何以再也不見 - 天天要聞

但其實,快時尚品牌在激烈的競爭中,也未能獨善其身。美國著名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自2008年進入中國後,雖有過一段受國人追捧的時期,在2019年5月也宣布正式退出中國市場,關閉線上旗艦店和線下門店。

Top Shop、New Look、拉夏貝爾、真維斯……還有很多回憶中的品牌在這幾年相繼有消息,或陷入困境,或撤出中國市場,或乾脆宣布破產。

這些回憶中的

品牌怎麼了?

時尚服裝市場變化迅速,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外品牌進入中國,同時還有眾多國潮品牌的崛起,服裝行業競爭也愈加激烈,但這些逐漸被淘汰的品牌由於固守原來的設計風格,沒能及時跟上市場熱點,營銷策略常年不變,滿足不了年輕消費者更追求潮流、個性的時尚風格,逐漸被甩在後面。

關注|道聲艾格再見,何以再也不見 - 天天要聞

互聯網電商的發展更是給了這些品牌致命一擊。服裝行業是電商化最徹底的行業之一,艾格、達芙妮等品牌主要是依靠傳統線下門店銷售,挑選好地段、用心陳設,等著顧客上門,但是房租、人工費上漲等因素導致其生產成本不斷上升。而為與互聯網服裝品牌競爭,這些品牌開始降低價格,高額的生產成本和低廉的售價把這些品牌拖入了一種惡性循環,而越來越低的價格帶來的隨之降低的品牌定位也逐漸使固有消費者感覺與自身不符,不再支持這些品牌。

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不再看著這些品牌的櫥窗暗自憧憬,什麼時候能擁有看中已久的新衣、新鞋。就在我們慢慢忘記這些品牌的時候,他們也一個個變「老」了,風光不再,也許我們只能感嘆一聲「爺青結」了。

關注|道聲艾格再見,何以再也不見 - 天天要聞

文字/張博

編輯/李子晨

視覺/郭小溪

審核/王瑄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布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布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捷豹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