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非洲手機之王」,中國人創立的傳音,如同一頭雄獅,在非洲手機市場常年稱王稱霸。
然而如今這頭雄獅被小米等後來者圍攻,凈利潤居然暴跌約70%。
無奈之下,傳音被迫跨界進入造車行業,企圖找尋第二條增長曲線。
1. 傳音造兩輪電動車
近日,有網友在招聘平台發現,傳音控股發布出行領域的崗位招聘信息。
例如出行業務國家負責人、業務合伙人,工作地點涉及肯亞、坦尚尼亞等非洲國家。
部分崗位將「摩托車/自行車製造」作為加分項,薪資普遍較高,月薪低的有兩三萬,高的甚至可達八萬元。
多家媒體報道顯示,傳音控股已經成立出行事業部,主要負責兩輪電動車業務,正在非洲等地區大力開展兩輪電動車業務。
據悉,傳音兩三年前開始內部孵化電動車項目,至今已在非洲和東南亞等地區開展了長期測試。
針對當地複雜路況(西非西非紅土砂石路、南亞濕熱氣候),進行了專門優化。三電系統的防塵防水及續航能力,也做了多輪實地測試。
傳音電動車品牌名為「revoo」,已在巴基斯坦推出一款名為a11的電動滑板車。
其續航里程65-80公里,最高時速為35-45 公里/小時,價格為155000巴基斯坦盧比,摺合人民幣約4000元。
2. 被小米逼得跨界了
也許很多中國人都不知道傳音,但其實這是貨真價實的中國品牌,而且在非洲大名鼎鼎,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傳音創始人竺兆江,曾在老牌手機品牌波導擔任常務副總裁。他曾經建議波導向非洲等海外市場發炸,但遭到拒絕。
於是,竺兆江果斷離開波導,自立門戶創建傳音,專攻彼時處於一片藍海的非洲市場。
傳音本地化做得很好,憑藉超長待機、四卡四待、高音量揚聲器、黑人定製美顏等功能,傳音在非洲一炮而紅。
2024年,傳音在非洲市場佔據半壁江山,市場份額高達51%。而且,傳音還成為全球第四大手機製造商,僅次於蘋果、三星、小米,已超oppo和vivo。
但值得注意的是,小米、oppo等已大舉進攻非洲,去年在非洲手機銷量增速分別為38%、89%,遠超傳音的10%。
進入2025年,傳音頹勢更加明顯。今年一季度,傳音營收銳減25.45%至130.04億元,凈利潤更是暴跌69.87%至4.9億元。
於是,傳音被小米等逼得不得不找尋第二條增長曲線。
3. 新綠洲還是荊棘路
國內市場,兩輪電動車增速逐漸變慢,早已成為紅海市場,雅迪、愛瑪、台鈴等品牌殺得難解難分。但是海外尤其是非洲地區,還是一片令人艷羨的藍海。
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電動兩輪車市場規模超過749億美元,預計2025到2034年,年均增長率將達8.7%。
2024年,非洲兩輪車市場規模36.9億美元,預計2029年將增至59.4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超10%。
其中電動兩輪車雖佔比不足10%,年增速卻保持15%以上的高水平。
非洲人口約14億,2050年預計翻倍。城市公共交通落後,農村公共交通更是一片空白,對於摩托車或電動車的需求很大。
相對摩托車,電動車每公里出行成本更低,非洲多個國家也從政策上開始倡導新能源電動車。
傳音如今進軍非洲兩輪電動車市場,是一個很好的入場窗口期。
此外,傳音有手機本土化成功的先例,銷售渠道等運營方面也非常成熟,有望在電動車方面大展宏圖。
當然,傳音兩輪電動車想要在非洲上演手機奇蹟,也面臨著一道道難關。
首先,非洲充電基礎設施不完善,撒哈拉以南地區的電力普及率僅為47%,農村地區甚至不足20%。
其次,雅迪、愛瑪等行業龍頭,也早已從國內走向海外,積極進行全球化擴張。
例如,雅迪印尼工廠已投產,愛瑪在越南和印尼建成兩大工廠。它們遲早也會進軍非常市場,傳音會遇到這些行業巨頭的貼身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