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統籌監管、系統防治,通過以規則規範行為、以技術馴服技術,無人機亂象才能得到有效根治。

圖片內容來源於網路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何冠軍
近日,一段「穿越機在大理崇聖寺三塔的古塔券洞內飛行時墜落」的視頻在網路流傳,引發廣泛關注。經查,涉事「飛手」張某某系擅自飛入三塔景區,大理市公安局依法對其處以行政拘留十日的處罰。
近年來,無人機技術日漸成熟,民用無人機尤其是消費級無人機迅速發展,最簡易的只需幾百塊錢,用手柄遙控即可操作,普通人也可嘗試並享受其中樂趣。除了娛樂體驗,還可航拍美景、巡查交通、測繪地形、噴洒農藥、投送快遞……無人機正在以全新、美好的消費體驗,贏得越來越多人的青睞與支持,孕育出一片無限寬廣的經濟藍海。據預測,2025年我國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到750億元,其中民用無人機約佔93%。
無人機數量的井噴式增長,加上應用場景的不斷擴大,也帶來了安全飛行的相關問題。據中國民航局統計,截至2024年6月,我國實名登記無人機有187.5萬架,但持證飛手僅22.5萬人,多數飛手僅是抱著新奇、有趣和好玩的心理下單購買、隨意放飛,對空域劃分管理缺乏認知,對飛行安全知識了解不多,對無人機升空缺乏起碼的敬畏之心,無人機限高破解教程在網上公開叫賣,有人以與民航客機同高的無人機視頻作為炫耀資本,給飛行安全埋下隱患。比如,2024年12月,湖北荊州經開區發生無人機墜落,引發大火;同年9月,無人機「黑飛」致天津機場航班大面積延誤……必須推進治理手段升級,加強對無人機和飛手們的管理,確保飛行安全。
事實上,在無人機飛行管理領域,我國《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明確規定,應當將「重要革命紀念地、重要不可移動文物以及周邊一定範圍的區域」等上方的空域劃設為管制空域,明確「未經空中交通管理機構批准,不得在管制空域內實施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活動」。此次事件表明,《條例》的執行仍有漏洞。雖然崇聖寺三塔景區在醒目位置設置了「未經批准嚴禁在景區內飛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提示,並有專人在景區內巡邏。但由於人力巡邏存在難以避免的空檔,很容易使一些飛手們心存僥倖、麻痹大意,糊裡糊塗就逾越法規的邊界,這也正是安全事故發生的關鍵原因。
針對無人機監管方面的短板,相關部門須協同行動,一方面圍繞有序飛行、安全飛行、規範飛行,從適航、註冊、審批、飛行、監管等方面,進一步優化無人機管理規定和實施細則,明晰執法主體和責任邊界,築牢制度防範的堤壩。另一方面推動技術賦能監管,在重點禁飛區域設置有效電子圍欄,建立對應的反制非法無人機措施。堅持統籌監管、系統防治,通過以規則規範行為、以技術馴服技術,無人機亂象才能得到有效根治。
同時,公安機關在依法處罰違法飛手的同時,還須做好以案說法、以案教育、以案宣傳工作,充分發揮典型案件的警示震懾效應,讓喜歡無人機的飛手們守住紅線,自覺拒絕違法黑飛、亂飛行為。
彩雲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彩雲網評,投稿郵箱yncywp@163.com,稿費從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