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關稅政策正式公布,這一政策猶如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在全球科技產業領域激起層層漣漪,蘋果公司首當其衝,其股價連續兩個交易日遭遇重挫。為應對關稅 蘋果要求供應商降價。
據投行摩根士丹利測算,新關稅政策將給蘋果公司帶來沉重負擔,預計每年將增加約85億美元的成本。如此巨額的成本增加,無疑給蘋果公司的盈利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若蘋果公司將這部分關稅成本全部轉嫁給消費者,那麼消費者將面臨產品價格的大幅上漲。以備受矚目的iphone 16 pro max為例,其在美零售價格將從目前的1599美元飆升至2300美元(約合16750元人民幣),漲幅驚人。因此,為應對關稅 蘋果要求供應商降價。
知名蘋果記者mark gurman指出,自2017年iphone x發布以來,蘋果在高端iphone價格方面一直保持克制,高端機型價格始終維持在999美元,且大多數蘋果產品在過去十年中價格變化並不明顯。此次新關稅政策帶來的潛在漲價壓力,打破了蘋果產品長期以來的價格穩定局面。
面對新關稅政策帶來的嚴峻挑戰,蘋果公司並未坐以待斃,而是積極調整對策,多管齊下以緩解成本壓力。一方面,為應對關稅 蘋果要求供應商降價,通過加強與供應商的合作與談判,爭取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蘋果自身也展現出了一定的擔當,決定自行承擔部分成本。目前,蘋果的平均利潤率約為45%,具備一定的成本承受能力。此外,蘋果還在推動供應鏈多元化布局,以降低對單一地區供應鏈的依賴,不過短期內不太可能會在美國組裝iphone。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正在囤積現貨。這一舉措引發了市場的諸多猜測,有觀點認為,如果蘋果最終決定漲價,那麼9月即將上市的iphone 17系列有可能會成為漲價對象。不過,從短期來看,蘋果不太可能會突然提價。
mark gurman還表示,蘋果公司並不畏懼產品漲價,但會竭盡所能緩解關稅帶來的衝擊。蘋果ceo庫克有可能會再次爭取關稅豁免權,以減輕公司的成本壓力,保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公司的盈利能力。
新關稅政策對蘋果公司的影響以及蘋果公司的應對策略,不僅關係到蘋果自身的發展,也將對整個智能手機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未來,蘋果能否成功應對關稅挑戰,消費者是否願意為漲價買單,都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