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能源市場,中國品牌已經基本實現了「彎道超車」。從鋒芒畢露的小米SU7 Ultra,到瞄準各級主流SUV市場的問界、比亞迪們,Made in China的純電、插混、增程,已經成功讓「洋品牌」在新一代中國消費者眼中祛魅。
然而,燃油車市場,特別是燃油轎車市場,合資品牌車型的地位依然穩固——2024年,B級車市場中最受歡迎的10款車,燃油車型佔據了7款,大眾帕薩特、邁騰、賓士C級、豐田凱美瑞、本田雅閣仍然榜上有名。

2025年3月22日,奇瑞汽車用一款新車點燃了燃油車市場的戰火——艾瑞澤8 PRO以10.39萬元至11.99萬元的「限時紅包價」正式登場。這不僅是奇瑞對十萬級家轎市場的又一次重注,更是一場關於「技術定義價值」的行業宣言。在新能源車高歌猛進的當下,這款車以8155晶元、全球五星安全車身、鯤鵬動力等頂配技術下放至十萬區間,直接向合資品牌亮出底牌:燃油車的價值重構,主動權已回到中國車企手中。
燃油車的逆襲:從「價格戰」到「價值戰」
當行業將目光聚焦於電動車滲透率時,奇瑞卻選擇在燃油車賽道「直道超車」。數據顯示,艾瑞澤8系列30個月斬獲35萬輛銷量,2024年同比增長28%,成為A+級燃油家轎市場罕見的逆勢增長樣本。而全新艾瑞澤8 PRO預售首月訂單突破1.2萬輛,更印證了一個被忽視的事實——燃油車市場遠未退場,只是需要一場徹底的價值革命。

這種革命的核心邏輯,在於奇瑞對用戶需求的精準拿捏。新一代家庭用戶既要「經濟適用」的務實,又渴望「越級享受」的體面。艾瑞澤8 PRO給出的解法是:用30萬級豪華配置重塑十萬級標準。同級獨有的15.6英寸2.5K中控屏、主副駕座椅通風按摩、10安全氣囊、50W無線快充……這些傳統認知中「不該出現在十萬級車」的配置,被奇瑞以規模化研發能力轉化為普惠技術。

憑藉4780mm車長和2790mm軸距,艾瑞澤8 PRO更有著接近B級車標準的空間,其後排腿部空間達980mm,優於軒逸的2712mm軸距等車型帶來的車內更寬敞的駕乘空間。
我們完全可以說,這不是內卷,而是用技術優勢重新制定遊戲規則。
技術奇瑞的「降維打擊」:重新定義家轎豪華標準
若將艾瑞澤8 PRO拆解,其內核是奇瑞26年技術沉澱的集中釋放。


動力層面,1.6TGDI鯤鵬發動機以145kW功率、290N·m扭矩,實現百公里加速8秒級,油耗卻低至6.5L。性能優於同級合資車型的1.4T或者1.5L發動機,可覆蓋從家用代步到運動駕駛的多元需求。這台11次斬獲「中國心十佳」的引擎,背後是2萬小時台架驗證與24項NVH優化。更關鍵的是,其兼容92號汽油的特性,徹底打破「高性能=高成本」的魔咒。


安全維度,「中國十佳」的磐石車身,同時達到全球NCAP五星標準,以80%高強度鋼佔比、本特勒熱成型門環構建起「移動堡壘」。再加上同級獨有的10安全氣囊系統,配合6秒保壓側氣簾,將被動安全推向新高度。而在主動安全層面,L2+級智能駕駛輔助功能解放雙手,LDW車道偏離預警、LDP車道偏離抑制、FCW前方碰撞預警、IES智能避讓系統……通通配齊,足足12項目功能,提供足夠的行車安全。

智能化突圍更是艾瑞澤8 PRO最大亮點之一。當一些「老牌」燃油車仍在「老年功能機」車機系統徘徊時,艾瑞澤8 PRO直接標配8155晶元,2秒開機、30秒執行20條指令的流暢度,配合華為HiCar/蘋果CarPlay全域互聯,甚至超越部分新勢力車型。這種「技術過剩」的背後,是奇瑞對用戶痛點的精準狙擊——年輕家庭既要燃油車的可靠,又拒絕智能化的妥協。
用戶共創的底層邏輯:從「造車」到「養生態」
艾瑞澤8 PRO的另一個隱秘武器,是其「用戶共創新範式」。2000場用戶共創會、2萬人深度參與,最終將「座椅通風按摩」「物理按鍵保留」「紅綠燈讀秒導航」等細節需求融入產品。這種「用戶驅動研發」的模式,正在重構傳統造車邏輯。

艾瑞澤8 PRO不是簡單堆配置,而是讓技術服務於真實生活場景。舉例說明:針對家庭用戶的長途出行痛點,艾瑞澤8 PRO舒雲座椅採用10層結構設計,主駕電動10向,副駕電動8向,通風/按摩/加熱/記憶功能,三檔通風加熱,三檔按摩力度,電動4向腰托調節;SONY品牌立體環繞音響,實現逼真的臨場感,將座艙轉化為「移動療愈空間」;針對新手司機開發的300萬像素540°影像,同級最優,更帶來全透明車身,動態顯示車輛下方圖像的超強能力——所有這些細節,恰是部分合資品牌長期忽視的「軟實力」。
艾瑞澤8 PRO的定價策略,暴露出奇瑞更大的野心——用技術優勢爭奪市場定價權。相比同價位部分車型面對價格戰不得已而為之的「減配策略」,艾瑞澤8 PRO頂配車型11.99萬元的價格,幾乎與大眾速騰、本田思域的中配版本持平,卻實現了動力、智能、安全的全面碾壓。這種「高維打低維」的打法,正在改寫燃油車市場的價值公式。
結語
在電動車與燃油車的拉鋸戰中,艾瑞澤8 PRO的出現提供了一種新思路:當技術普惠足夠徹底,市場邊界將被重新劃定。它的意義不止於「十萬級家轎新標杆」,更在於證明——中國汽車產業的崛起,從來不是單靠電動化換道,而是憑藉技術深耕在每一條賽道上長出鋒芒。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中國乘用車市場預計仍有約1000萬輛燃油車需求,10-15萬元價格帶佔比超40%。當奇瑞用艾瑞澤8 PRO這樣的產品回應市場,燃油車的價值故事,顯然還未到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