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請知悉。
中國的汽車正在俄羅斯經受冰火兩重天的衝擊。2024年初,中國汽車在俄羅斯市場的佔比達到50%。僅僅一年時間過去,中國汽車卻在俄遭遇了更嚴格的審查。
俄羅斯有關部門甚至表示,有些中國汽車品牌已不能在俄羅斯銷售。除了汽車外,從2024年11月下旬開始,途經俄羅斯的中歐班列有超過1000個集裝箱遭到了俄方的查查扣。

這導致長期正增長的中歐班列罕見的出現了負增長。網上還出現了流言蜚語,說是俄方從中國的集裝箱里查出了所謂的軍需用品。
為什麼會突然出現汽車被查和集裝箱被扣的情況?背後究竟是哪些因素導致的?還得先來看一下俄羅斯調查中國汽車的具體說法是什麼。

三個品牌有嚴重缺陷
俄羅斯是在2月初的國務院會議上,突然宣布對中國汽車進行調查的,俄國內的貿易部門牽頭對中國的汽車進行了審查。
該部門的負責人表示,中國有3款銷往俄國的汽車品牌存在嚴重的缺陷,根本就不應該上路。至於是什麼缺陷,以及具體的汽車品牌是哪些,該負責人並未說明。

俄方只是表示,中國汽車滲透俄羅斯市場的速度太快,為了保證鵝自身品牌的發展,應該對中國汽車進行更嚴格的審查與認證。
其實,俄羅斯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也就能猜出來俄方為什麼要對中國汽車發難了。不過,俄羅斯負責車輛檢測工作的技術部門近日倒是公布了一個具體的案例。

根據俄方公布的情況顯示,中國汕德卡SX3258卡車存在不符合噪音限制、後部防撞、側面防護等一系列與俄方標準相悖的情況。
這款卡車的部分型號目前在俄羅斯已經暫停銷售,俄方還在制定下一步的召回計劃。中國的汽車在俄羅斯突然遭遇調查的背後,實際上是近年來中國汽車品牌在俄羅斯的猛烈擴張。

銷售增幅從7%增長到51%
中國汽車進入俄羅斯市場的時間並不短,還在20多年前,中國汽車品牌就已經在俄市場布局了。不過在此之前,俄羅斯和西方關係還沒有完全惡化。
俄羅斯市場的主要汽車都是歐洲品牌,中國品牌的市場份額長期只能在個位數徘徊,直到2021年的時候,中國汽車在俄羅斯市場的佔比也只有9.1%。

2022年後,隨著俄烏展開拼殺,中國汽車品牌在俄羅斯市場迎來了時來運轉的局面,市場份額開始猛增,僅僅一年的時間就從原來的份額增長到了19.5%。
到了2023年,這一份額更是增長到了49%。中國汽車品牌僅僅用了一兩年的時間,就吃下了俄羅斯接近一半的汽車市場。

連俄羅斯人都在驚呼,2023年中國汽車的增長幅度和2021年相比,直接從原來的7%增長到了51%。
在2021年的俄羅斯汽車市場,銷售排進前10名的汽車品牌,中國只有1家,到了2023年,中國的品牌已經增長到了6家。單單從這一點,實際上就已經讓俄羅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汽車銷量的增長也帶動了中國經銷中心在俄羅斯的擴張。2021年之前,中國經銷中心在俄羅斯只有700多家,2022年之後,這一規模增加到了1000家以上,隨後又增長到了2200家以上。
和其他品牌的經銷中心比起來,中國汽車品牌的經銷規模在俄羅斯已經是第一位。另外,在廣告宣傳投入上,2023年中國汽車品牌在俄羅斯的廣告支出躋身前五名。

到了2024年,中國汽車在俄羅斯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60%,俄羅斯自己的品牌這萎縮到了30%以下。
其他的品牌,比如日本的份額只剩下3.5%,歐洲的份額只剩下2.9%,韓國的品牌只剩下2.8%,美國的汽車品牌連1%都不到了。
所以,從客觀上來看,中國汽車品牌在俄羅斯市場的猛烈擴張,得益於俄烏衝突,西方對俄羅斯施加的制裁。
2024年,賣俄羅斯汽車585.9萬輛
去年,中國銷往俄羅斯市場的汽車在585.9萬輛左右,相比2023年這一規模增長了近百萬輛。俄羅斯也成為中國汽車在海外最大的出口市場。

從汽車品牌來看,在俄羅斯市場銷量最好的中國汽車有奇瑞、長城、吉利、長安幾個品牌。在2024年8月,俄羅斯市場排名前十的汽車品牌除了一個是俄羅斯本土的品牌拉達,其餘9個都是中國的品牌。
除了常規的私家乘用車,另一種在俄羅斯銷量猛增的汽車是卡車。而在2023年,中國卡車在俄羅斯的市場份額就已經達到了65%。2024年的第一季度,這一規模又突破了70%。
目前在俄羅斯市場銷售前5的卡車品牌有4個品牌重汽、汕德卡、陝汽、一汽、重汽豪沃都是中國的。
正是在中國汽車品牌迅猛擴張的階段,俄羅斯開啟了對中國汽車的嚴格審查。

加強審查的幾個原因
首先,俄羅斯發起調查是想保護本國的汽車品牌。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展開極限施壓後,歐美品牌逐步撤離了俄羅斯市場。
對俄羅斯來說,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這十分有利於本國品牌快速佔領市場。但是相比中國成熟的汽車製造業體系,俄羅斯在這件事上有心無力。

俄羅斯的汽車工業體系還在蘇聯時期就存在很大缺陷。俄羅斯脫離蘇聯獨立後,汽車產業並沒有得到真正的發展,所以中國的汽車品牌在近年來才能快速佔領俄羅斯市場。
俄羅斯其實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還在2023年的時候就取消了對中國汽車的進口稅優惠措施,同時又增加了關稅以及報廢稅。

中國汽車品牌一度受到了影響,但通過在俄羅斯本土內建立生產線,很快又恢復了原來的增長模式,俄羅斯本土的汽車品牌依舊未能快速發展。
目前中國銷往俄羅斯的眾多汽車,有大量的規模就是在俄羅斯本土設廠製造的,這種方式繞開了關稅,反倒進一步讓中國的品牌佔據了更大市場。
俄羅斯現在突然收緊對中國品牌的審查,真的是因為中國的汽車現在才出現問題?之前俄羅斯方面有沒有查出問題來嗎?實際上,這是俄羅斯想進一步倒逼中國汽車品牌在俄繼續設廠。
這便是俄針對中國汽車展開調查的第二個原因,只要中國的汽車品牌進一步加大在俄羅斯的投資規模,不管是技術還是製造業體系,都能給俄羅斯帶來更大和更長遠的發展效益。

從俄羅斯的角度來看,中國加大在俄羅斯市場的投資,不單單能帶來技術和產業鏈,實際上也能帶動本土品牌的進一步增長,對俄羅斯汽車製造業來說將是更好的發展態勢。
至於有人擔心,這是俄羅斯和美國即將採取同一步調的前奏曲,是俄羅斯向特朗普展示的投名狀,從實際的情況來看,現在這種擔心還不會變成現實。
特朗普確實表現出了想要拉攏俄羅斯的姿態,但是能不能拉攏成功,以及俄羅斯接下來會採取怎樣的應對策略,這些都還是未知數。
此外,俄羅斯對中國過境集裝箱查扣又是另外一個原因。
軍民兩用物品的禁令
截止到1月下旬,中國部分集裝箱因為查扣在俄羅斯滯留已經接近3個月。其中的一個原因是2024年俄羅斯出台了1374號令。根據俄出台的新法令,過境的貨物如果有軍民兩用物品都會禁止過境。
具體來看,像電子類產品、電動機、變流器、無人機及其零部件、望遠鏡、迷彩色衣物等等,按照新的法令,都會被認定為是軍民兩用物品。
這就是為什麼網上都在謠傳說,俄羅斯方面從中國的集裝箱里查出了軍需的原因,但上述涉及的物品既可用于軍事,但也可以用在民用領域。
具體的情況是不是因為觸及到了禁令,目前也沒有任何公開的信息,也就是說,俄羅斯方面雖然有相關的禁令,但是中國的集裝箱里究竟是什麼貨物?從被查扣之初開始,有沒有相關消息流出。
換句話說,中國過境俄羅斯的集裝箱被查扣也可能是因為其他原因。不過,這突然而至的變故還是會打亂中國企業的整體運營。
就目前的趨勢來看,俄羅斯國內的很多政策法令如果要調整,勢必就會波及到中國企業的運營。因為從客觀層面來看,不管是中國企業在俄羅斯的投資,還是物流運輸過境,俄羅斯現在的規模都十分的龐大。
結語:越發展,事情越多
中國的網友總是調侃美國在世界上上躥下跳,其實從側面來看,背後的真正因素是美國人在世界各地涉及的投資等利益太多,所以客觀上美國人每天在世界上遇到的各種問題也就越多。
現在的趨勢是,我國也正在更多的面臨美國曾經面臨的情況,因為我國已經是世界上的第二大經濟體,無論是對外投資還是對外建設,整體的規模越來越大。
只要中國人活動的範圍越來越大,在其他國家遭遇各種各樣情況的概率也就越大。所以這是一種客觀的變化,也是國家真正強大以後的最直觀體現。
未來,中國在其他國家遇到類似情況的次數肯定還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