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詩萌 北京報道
3月23日上午,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在北京拉開帷幕。本屆論壇為期兩天,主題為「全面釋放發展動能,共促全球經濟穩定增長」。中外嘉賓將圍繞宏觀政策與經濟增長、改革激發增長新動能、提振消費與擴大內需、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人工智慧普惠包容發展等議題展開交流研討。
開幕式上,作為本次論壇外方主席,西門子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總裁兼任首席執行官博樂仁(roland busch)表示,當前世界經濟正處於深刻轉型之中,技術,尤其ai技術,是一大關鍵驅動力,對於中國經濟而言同樣如此。面對增長從何而來的難題,中國已經給出了答案:以高技術、高效能,追求高質量的增長。
他注意到,中國正積極採取行動,推動經濟結構的深層次轉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並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擴大內需,加速產業升級。「中國的創新正不斷給世界帶來驚喜,比如deepseek最新開發的高性能、高開放度的ai模型。」他說。
在他看來,隨著ai、大語言模型、copilots,尤其ai智能體的爆發,科技顛覆的浪潮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席捲而來。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新質合作,因為不管是ai還是數據,都不歡迎「孤島模式」,無論是企業內部,還是企業之間。要應對全球重大挑戰,進一步激發增長潛力,企業需要在政府支持下共同打造強大的生態系統,通過匯聚合力,助力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他介紹,西門子已植根中國發展超過150年,在中國擁有一支約3萬人的團隊,包括5,400多名研發創新專家,服務中國5萬多家客戶。「我們將持續投入,持續支持中國發展。我相信,這也是眾多跨國企業共同的心聲。」博樂仁說。
《華夏時報》記者從論壇組委會獲悉,今年共有21個國家86位跨國企業的正式代表出席論壇,比去年增加3個國家。其中,來自美國的企業數量最多,共27家,包括蘋果、聯邦快遞、輝瑞、嘉吉等;歐洲企業28家,包括寶馬、滙豐、博世、雀巢等;來自全球南方國家的企業共8家,分別來自印度、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巴西等國家;另外還有中東地區(沙特)2家,其他國家和地區21家。
其中,首次參會的跨國企業數量創歷史新高。今年第一次派正式代表參加論壇的企業有17家,包括英特宜家、博楓、安博、天絲等,占企業總數的20%,是歷年數量最多的。首次參會企業國家分布廣泛,來自8個國家,其中包括泰國、印尼2家全球南方國家有代表性的企業。
另外,參會跨國企業行業覆蓋全面,金融保險、醫藥健康、能源礦產等重點行業突出。食品消費行業的頭部企業,如達能、雀巢、雅詩蘭黛、泰佩思琦等也積極參會。
國際組織方面,新開發銀行行長、亞洲開發銀行行長以及世界銀行、imf的負責人會出席論壇。此外,三位諾獎獲得者、尤瓦爾赫拉利等15位學者,以及亞洲協會、美中貿易委員會、美中關係委員會等14位機構代表也將參會。
根據論壇公布的主要外方代表名單,除了論壇外方主席博樂仁以外,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jay y.lee),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oliver zipse),梅賽德斯-賓士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ola källenius)、聯邦快遞集團總裁、首席執行官芮思博(rajesh subramaniam)、輝瑞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艾伯樂(albert bourla)等多位知名跨國公司領導者都參加了本次論壇。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