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AI期待拉滿」,如何迎接智能世界,廣東請接call

2025年03月05日18:10:26 科技 5558

報告「AI期待拉滿」,如何迎接智能世界,廣東請接call - 天天要聞

廣東,請接call!

今日驚蟄,春日驚雷,萬物驚喜。2025年全國兩會火熱進行,南粵大地步履不歇。南都大數據研究院快報兩會經濟熱詞,廣東今年有啥新招大招,請接call!


ai迅猛發展,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慧+」,大模型應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人機共生的智能世界的場景越來越近。

在廣東,清晨,廣東河源的農田裡四下無人,只有顆顆種子伴隨著無人機槳葉的旋轉聲落下,農人手機里無人農場遠程智慧控制平台監控著每一片田的情況。深圳cbd,外貿企業的智慧客服接入deepseek,不再受限於時差,從售前諮詢到售後服務全球「若比鄰」……如何越來越ai,廣東,請接call!

智領南粵,ai 加速度

今年2月5日,廣東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明確,要在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兩大領域下大決心、集中發力。「人工智慧+機器人」組成的具身智能這一硬核科技也出現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熱詞中,廣東在「人工智慧+」領域發展的前瞻力再次拉滿。

這得益於廣東全產業鏈協作模式的ai產業發展,從晶元設計、演算法研發到應用落地均有布局。最新數據顯示全國現存在業、存續狀態的人工智慧相關企業超403萬家,廣東省擁有人工智慧相關企業超過60.6萬家,位列全國第一。廣東省工信廳數據表明,截至2024年9月,廣東已布局建設11個省級人工智慧產業園,全省人工智慧產業規模超過1800億元,人工智慧核心企業超1500家。

企業和政策協同發力也組成了最強合力。從區域布局方面,廣州、深圳兩個國家級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雙強並立」,廣東成為唯一同時擁有兩個先導區的省份。

在產業布局上,從基礎支撐到關鍵技術再到行業應用,一條完整的人工智慧產業鏈條正在廣東靜待迸發。據南都大數據研究院統計,截至今年2月廣東已備案(登記)53個生成式人工智慧大模型,備案(登記)數量居全國第三。有為的廣東民企也發揮主力軍作用,華為、騰訊、雲天勵飛在智能晶元、大數據、雲計算等領域,均處於國內外領先地位。

在務實的廣東,人工智慧的高效是為辦成更多實事。ai+場景應用、ai+成果應用始終被放在最前。智慧城市,ai是發展的「最強大腦」,推動政務、交通、醫療、教育等領域的智慧化轉型;智駕平權,ai是智能汽車飛馳的車輪,小鵬、比亞迪等廣東車企成績卓然;智能製造,ai是加速推進的引擎,人形機器人進廠打工,美的集團躋身全球工業機器人製造四強。

多管齊下,ai拓新程

人工智慧的發展既要「與未來握手」,更要「抓緊動手」。在2024年6月,《廣東省關於人工智慧賦能千行百業的若干措施》正式發布,廣東將推動通用人工智慧賦能千行百業,並提出了兩個階段的發展目標。

可期的目標有著堅實的實踐路徑。廣東不遺餘力地匯聚最優資源,集聚最大力量,打造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業高地。為此,廣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將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業作為重點納入「十五五」規劃編製,在政策層面給予最強支持。

人工智慧企業是產業發展的「細胞」,長期以來在廣東這片創新熱土上積累了顯著優勢,政府並始終將企業扶持作為關切重點。2月20日,在廣東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省委書記黃坤明強調:「以『無事不擾、有事必到』的態度優化涉企服務,推動企業之樹根深葉茂、產業之林生機盎然」。廣東在企業扶持上持續發力,不斷完善培育機制,引導金融資本支持硬科技企業,優化涉企服務,致力於造就更多科技領軍企業和鏈主企業。

技術攻關方面,廣東聚焦通用大模型等關鍵共性技術,支持企業、高校等創新主體聯合攻關。根據《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廣東計划到2025年實現智能算力規模全國第一、全球領先,核心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此外,廣東還將推動人工智慧與製造、教育、醫療、交通等多個領域的深度融合,助力各行業提升效率與質量。

平台建設,廣東正不斷提升現有產學研平台能級,謀劃高能級平台,構建人才和創新成果集聚網路。目前,廣東已布局建設11個省級人工智慧產業園。預計到2030年,廣東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大關,成為全球人工智慧產業的重要增長極。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是ai發展的「種子」。天璣計劃、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輪番上演「搶人大戰」,既要有針對性地引進高端人才和高水平團隊,也要加強人才自主培養,打造人工智慧大軍。

當前,人工智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掀起產業變革,ai時代也正逐步照進現實。圍繞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這兩個關鍵領域集中發力,力求促進產業科技互促雙強,推動產業邁向更高層次,廣東,看你的了!


監製:戎明昌 劉江濤

策劃:王衛國 鄒瑩

統籌:凌慧珊 關健明 孔令旖 張許君

文案:孔令旖

視頻:張許君 原毅 郭文哲

出品:南都大數據研究院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雷軍2025年遭老罪了!卸任董事又遇車禍,小米這回還能挺住不? - 天天要聞

雷軍2025年遭老罪了!卸任董事又遇車禍,小米這回還能挺住不?

2025年5月,小米之家工商信息悄摸兒變了——雷軍的職務從「執行董事」改成「董事」。就這倆字的變動,跟往輿論鍋里扔了顆炸彈似的,炸出一堆問號:雷總這是要放權了?小米是不是出啥大事兒了?咱今兒就掰開揉碎了,聊聊雷軍今年有多難,順便看看小米這船
個人視頻被搬運上熱搜閱讀過億,「潑天的流量」令創作者害怕:不想被身邊人看到 - 天天要聞

個人視頻被搬運上熱搜閱讀過億,「潑天的流量」令創作者害怕:不想被身邊人看到

近日,短視頻創作者「大福在成長」發布自己失業後生活的視頻被搬運至其他平台,不僅上了熱搜,話題量還破億。「潑天的流量」卻並未讓她開心,因為自己本人並未授權,同時個人隱私還被「廣而告之」,她私信要求對方刪除卻未被理睬。近日,創作者向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講述了自己艱難的維權過程。2024年11月份,博主「大福...
蘋果推出 2025 彩虹系列Apple Watch錶帶 - 天天要聞

蘋果推出 2025 彩虹系列Apple Watch錶帶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蘋果今日推出新款 Apple Watch 彩虹版運動型錶帶、錶盤和 iPhone 與 iPad 牆紙。彩虹版運動型錶帶即日起接受訂購,配套的動態錶盤與牆紙近日將隨軟體更新發布。每一條彩虹版運動型錶帶都由手工裝配而成,壓模成型的鮮艷條紋構成形狀大小不一的彩虹條狀圖案,呈現含蓄而又驚艷的多變效果。蘋果稱每一...
華生科技2024年財報亮眼,營收利潤雙增長,但研發項目延期引關注 - 天天要聞

華生科技2024年財報亮眼,營收利潤雙增長,但研發項目延期引關注

5月4日,華生科技發布2024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2億元,同比增長46.94%;歸屬凈利潤4942.30萬元,同比增長77.91%。儘管業績顯著改善,但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延期至2025年6月,引發市場對其執行力的質疑。一、業績大幅回升,但仍未恢復至歷史高點2024年,華生科技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實現大幅增長,分別達到3.52億元和4...
徐匯「北斗七星」如何驅動全球科創新篇章,打造全球AI創新的「超級節點」 - 天天要聞

徐匯「北斗七星」如何驅動全球科創新篇章,打造全球AI創新的「超級節點」

人工智慧作為國家戰略級重點發展領域,正以驚人的加速度推動社會各行業轉型升級。4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徐匯區「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時指出,人工智慧技術加速迭代,正迎來爆髮式發展,上海要總結好以大模型產業生態體系孵化人工智慧產業等成功經驗,加大探索力度,力爭在人工智慧發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
美國即將開徵半導體關稅:稅率最高或達100%? - 天天要聞

美國即將開徵半導體關稅:稅率最高或達100%?

5月5日消息,美國特朗普政府可能最快於本周公布針對半導體加征關稅的細節,市場預估稅率可能高達25%~100%,並且新規則不排除以晶圓製造地作為源產地來加征關稅,這也將對台積電、三星等產能集中在亞洲地區的晶圓製造大廠,以及英偉達、蘋果、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