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存漏洞?「刷臉」支付真的安全嗎?

2025年01月21日15:10:32 科技 4340

微信支付存漏洞?「刷臉」支付真的安全嗎? - 天天要聞

據正在新聞消息,1月12日晚6點48分,貴州網友張蘭(化名)微信收到「到店刷臉支付開通成功」和「微信支付成功」的通知。隨後張蘭發現,她被陌生人在安徽亳州微信刷臉成功支付106.64元。收款方為「金色華聯亳州萬達廣場店」,支付方式為刷臉支付。

微信支付存漏洞?「刷臉」支付真的安全嗎? - 天天要聞

圖源:光明網

收款商家表示確有此事,「那個人結賬時不僅刷臉成功,還輸入對了手機後四位。」

張蘭看商家監控後發現,刷臉人與自己長相併不相似;同時張蘭表示,手機號是在學校辦理,沒有更換過,也沒有開啟過微信到店刷臉支付功能。

張蘭向微信支付提交被盜申賠,也在亳州當地報警。1月14日,20點53分微信支付官方將被刷錢款退還用戶。

對此,騰訊回應中國城市報表示:「用戶付款流程通過手機號、人臉識別雙重核驗,具體情況正在溝通核實,為避免用戶損失,已先行全額補償。微信刷臉技術會根據用戶風險評級,加強支付時身份認證,保障用戶資金安全。也提示大家保護好個人信息,如遇到類似情況,請隨時聯繫微信支付客服團隊,我們會全力協助解決。」

「刷臉」支付,可能泄露個人信息

在書頁大小的屏幕上選好商品,看向屏幕上方的攝像頭,綁定支付寶賬號,取用商品後櫃門關閉,機器則自動結算……全程不到十秒。

微信支付存漏洞?「刷臉」支付真的安全嗎? - 天天要聞

圖源:上觀新聞

近年來,人臉識別技術的普及程度日益提高,其應用領域也在持續擴大。儘管它為消費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個人信息採集和使用問題也引發各界關注。去年7月,曾有媒體報道,地鐵、校園等公共場所的部分自動售貨機存在過度採集個人信息、誘導使用「刷臉」支付的情況。

不少人擔心,屬於敏感個人信息的人臉信息等,一旦泄露,會帶來身份盜用、信任危機等問題。

上海為個人信息上好「安全鎖」

針對消費領域「刷臉」應用較為集中的情況,去年,上海開展了「亮劍浦江•2024」消費領域個人信息權益保護專項執法行動,明確提出公共場所「不刷臉為原則、刷臉為例外」的目標,對體育、零售、文旅、培訓、物業和重要場館等高頻率應用場景開展集中整治,著力規範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場景,推動企業主動履行人臉信息保護義務,進一步提升全社會個人信息保護意識。

上海市委網信辦網路執法監督處副處長吳宏鳴表示,上海要求公共場所人臉識別設備做到最小範圍「用」、最小範圍「存」。

「全面排摸人臉識別應用場景,推出有關行業人臉識別技術應用的『正面清單』,強化企業合規指導;同時,依法依規嚴厲懲戒侵害消費者和用戶人臉信息權益的違法行為,規範人臉識別技術運用管理,推動企業主動履行人臉信息保護義務。」吳宏鳴介紹。

日常「刷臉」應謹慎

「消費者在日常消費過程中應謹慎『賞臉』,做到『非必要不使用、非必要不提供、非必要不許可刷臉』,切實維護好自身個人信息權益。」《法治日報》專家庫成員、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苟博程律師表示。

2023年8月,國家網信辦發布的《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安全管理規定(試行)(徵求意見稿)》中也提到,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必須遵循「最少使用」和「最小存儲」的原則。

苟博程律師認為,當下許多自動售貨機和自助收銀台存在過度索取個人信息的情況。這種行為明顯超出了提供產品或服務所必要的範圍,且未充分告知用戶信息處理的具體目的和方式,涉嫌違反個人信息保護法的相關規定。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商品或服務。採取誘導、以及優惠的方式吸引用戶選擇刷臉支付,實際上限制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還可能對消費者個人信息的安全造成潛在威脅。

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陳端教授認為,人臉識別技術作為一種生物識別手段,因其便捷性和高效性,近年來被廣泛應用於各類場景中。然而,隨著技術的普及,也帶來了許多安全和隱私問題,個人信息泄露事件屢禁不止,利用ai換臉技術進行的犯罪活動也不斷發生。企業在推廣人臉識別技術時,往往出於商業利益和便捷性的考慮,但如果忽視了技術背後的安全隱患和個人隱私問題,那麼就有可能為犯罪分子提供便利條件。因此,非必要情況下不要進行人臉識別。而必要情況下進行人臉識別時,企業有責任確保技術應用的安全性和合法性,加強對數據的保護和管理。

業內人士提醒,個人應管好人臉信息採集識別的「入口」。對任何收集生物信息的場景均應高度警惕,不隨意提供包含個人面部、指紋或掌紋等信息照片;身份鑒定需上傳手持身份證照片和視頻的,應確認真實用途;訪問認證盡量選擇人臉識別與賬號或密碼保護搭配的方式,提高認證許可權和複雜程度;非必要場景拒絕強制人臉識別。

■綜合自正在新聞、上觀新聞、法制網、央廣網

■編輯:鞏靜、越玥、張阿嬙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65億美元晶元收購案,遭美國二次調查 - 天天要聞

65億美元晶元收購案,遭美國二次調查

本文由半導體產業縱橫(ID:ICVIEWS)綜合 美國FTC對軟銀收購Ampere展開深度調查。 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就軟銀擬收購 Arm 伺服器處理器廠商Ampe....
DRAM市場,將創新高 - 天天要聞

DRAM市場,將創新高

本文由半導體產業縱橫(ID:ICVIEWS)綜合 傳統通用型DRAM和伺服器高價值DRAM量價齊升雙重驅動,2025年DRAM市場有望創新高。 根據CFM最新報告顯示,2025年....
國產晶圓代工,市場巨變! - 天天要聞

國產晶圓代工,市場巨變!

未來十年,將是晶圓代工業的關鍵轉折期。 這一判斷,在近期一組數據中得到了清晰印證。根據 Yole Group 的最新報告,中國大陸有望在 2030 年超越中國台灣,躍居全球最大半導體晶圓代....
像賣車一樣賣機器人?機器人體驗店迎來爆發潮 - 天天要聞

像賣車一樣賣機器人?機器人體驗店迎來爆發潮

變現是目前人形機器人最大的問題。為了提高銷量,更快形成社會氛圍,拉動人才集中,業內誕生出多個全新思路。其中,集中展示4S店以及比賽,無疑是近期人形機器人行業關注的焦點。本文盤點了近日出現的4S店新模式▍具微科技(機器人4S店)6月30日,杭州迎來全國首傢具身智能機器人4S店的開業。這個由具微科技打造的具身智能...
79元,小米剛上架的這服務,真的太爽啦 - 天天要聞

79元,小米剛上架的這服務,真的太爽啦

雖然今天比較受關注的,是小米1999元/月租金的「小米青年公寓」。但機哥還是想提醒一波。手持小米老機型的機友們,要是電池健康度已經掉了很多、又或是覺得手機續航不太夠用。可別錯過小米今天開啟的「七月服務周」活動。活動時間是7月1日10點-7月
「全球Z世代創未來」:「上海·未來城市」全球創意作品徵集 - 天天要聞

「全球Z世代創未來」:「上海·未來城市」全球創意作品徵集

上海的未來是什麼樣子?讓青年人來說,才算數。無論你來自哪裡,帶著怎樣的故事,都能在這座城市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屬感。只因上海,從來不只是一座城,更是無數夢想的交匯點。用年輕的方式,去看見這座城市的無限可能吧。一則視頻,一張照片,一幅插畫,甚至是一行代碼……你的創意,將成為鏈接世界的橋樑;你的表達,將定義...
行進中國丨重慶汽車產業向「新」而行 - 天天要聞

行進中國丨重慶汽車產業向「新」而行

這座超級工廠內,1600多台智能終端、3000多台機器人協同運作,實現了焊接過程自動化率100%、噴塗自動化率100%、全自動智能伺服壓機線自動化率100%,滿產後下線一台車最快僅需30秒。
微信朋友圈有變動!網友:最討厭的功能終於取消了 - 天天要聞

微信朋友圈有變動!網友:最討厭的功能終於取消了

1日有網友發消息稱微信最新版本可以關閉共同好友點贊提醒了開啟這項功能後,共同好友對你互動過的朋友圈進行點贊或評論時,系統不再推送紅點提醒,但仍可在消息列表中查看,也就是共友互動時就不再通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