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買賣,定價錢好像一直沒有要給統一的標準,這可能就是市場經濟最吸引人的地方。
想像一個場景:我和馬雲都在非洲沙漠里,都快渴死了,一瓶水就能救命。但世界上僅有的兩瓶可以交易的水,我最高的出價能力是2000塊錢一瓶,馬雲的出價可以到500億一瓶。但是把水運進沙漠的成本是4000元。
如果你是賣水的,你會怎麼定這個價呢?
今天跟大家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同時在沙漠里的我和馬雲要渴死了,從你這裡買兩瓶水,你會怎麼定價?
下面是一眾網友回答,看完真是笑不活了,真是太多人才了。
同樣是九年義務制教育為何你如此優秀??
絕對不坐地起價,就2元,但是要按照規定活動來,簡直太牛皮了,這簡直是把我老馬要來個全流程洗禮啊。
這位同學平衡拿捏的那是相當到位,有才。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這中間商賺差價還是要防一手的,但是馬哥會不會直接就1000萬拿下兩瓶水。
一個字,絕!
其實在經典經濟學中,價格歧視是一種常見的策略,想辦法賣給富人貴一點,賣給普通人便宜點(比如電影票的學生票,肯德基的優惠券)。但在本題,一個馬雲一個普通人,購買力差距巨大,這時很多企業會直接放棄普通人群體的客戶,直接集中精力攻堅馬雲。
如果我是那個賣水的人,我可能會採取這樣的策略:把其中一瓶水的價格定在馬雲願意支付的500億上,因為對他來說,生命的價值遠遠超過這個價格。而另一瓶水,我可能會以一個相對合理但仍然高於成本的價格,比如5000元,賣給另一位消費者。這樣,我既最大化了從馬雲那裡獲得的利潤,也沒有完全放棄另一位消費者的市場。
那麼,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