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價格即將公布,雷氏營銷能否顛覆車圈?

2024年03月27日17:55:10 科技 1482

小米SU7價格即將公布,雷氏營銷能否顛覆車圈? - 天天要聞

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都是一個營銷高手,尤其是公司市值在千億元以上的。

馬雲馬化騰鍾睒睒等人全都是營銷高手,沒有營銷,根本就不可能讓公司做這麼大。只不過很多高手的營銷在於無形之中,我們普通人很難接觸到。

雷軍相對來說則比較外顯,我們可以看到小米的一些營銷行為,這種做法沒有對錯,重要的是結果是否達到了預期,只要結果達到了預期,那麼雷軍就營銷成功了。

3月28日,小米的第一款汽車SU7將會正式公布價格。不出意外的話,明天小米的價格會再一次登上熱搜。不管你是否喜歡小米,小米總有方法把自己展現在你的面前。

小米SU7價格即將公布,雷氏營銷能否顛覆車圈? - 天天要聞

對於雷軍來說,明天就像是小米參加的一場高考,這場考試決定了小米的命運。如果小米考得好,那麼可能前途無限,再造一個小米也不成問題。如果小米考砸了,不僅會影響到造車的積極性,可能連手機業務也會受到影響。

如何定價成為了困住小米的一個核心難題?儘管雷軍同樣之前的技術發布會已經透露了小米汽車的成本不低,但是網友不會看你的成本是多少,他們只在乎你最終的售價是多少。如果價格高於預期,那麼你就會被排除掉。如果遠超用戶預期,那麼公司就可能賠本賺吆喝了。

小米SU7價格如何定,網友們給出了自己的觀點,9.9萬是雷神,14.9萬是雷總,19.9萬是雷子,24.9萬是避雷,29.9萬則變成了含雷字的罵人話。

雖然說,網友給的價格存在段子的成份,不過也看出了網友對於小米價格的預期。如果說小米汽車賣19.9萬,對於網友來說沒有任何吸引力,因為這個價位的汽車隨便買,選擇性太多了。如果是14.9萬則會高於用戶預期,畢竟小米汽車的配置不低,同行可能都賣20萬左右,小米賣這個價格,確實會有驚喜。如果只賣9.9萬元,那麼小米的性價比優勢就會再一次凸顯,不會有人去挑小米的任何毛病。

有網友調侃,如果小米SU7賣9.9萬,就算有一天真的自燃了,我都會誇它的燃燒火焰更好看。

小米SU7價格即將公布,雷氏營銷能否顛覆車圈? - 天天要聞

針對網友對於9.9萬和14.9萬的起鬨,雷軍本人也親自回應過,雷軍表示,如果我們將100度電、寧德時代、三元鋰電三個詞聯繫在一起,僅僅成本就要10多萬,這還只是電池包的成本。同行同等配置的汽車都要賣到40萬以上,因此,9.9萬、14.9萬就不要再說了,不可能的。

雷軍的回應其實是沒有問題的,他這麼做就是在降低大家對於小米汽車過低價格的預期。先降低用戶預期之後,再給予用戶原來的預期,用戶就會感覺超預期了。而超預期就是做生意的本質。

可能有人不太了解上一段的意思,我們舉個例子,假設我們是雷軍,當有人提出14.9萬的售價時,它可能會跟我們本身想要賣的價格非常接近。我們肯定不能說你真會猜,而是先否定這個價格,抬高人們對於這輛車的預期,最好可以提高到29.8萬元的高度。結果在小米公布價格的時候,真的只有14.9萬元,那麼這一下就會讓很多人感覺小米汽車太有性價比了。就算不缺車也想要買一輛玩玩,畢竟這價格確實無敵。

如果說明天小米汽車的價格超過了20萬元,那麼我對於小米汽車的銷量是存在一些擔憂的。因為很多人購買小米SU7可能並不是因為品牌本身,而是因為小米SU7酷似保時捷Taycan。

當然,我相信雷軍總是能給人帶來驚喜,因為小米作為汽車領域的新人,能夠在汽車發售之前製造這麼多的話題,足以見到雷軍的營銷功底。

如果明天小米汽車的價格高於20萬,我相信雷軍一定會給用戶更多附加的服務或者是承諾。不過我個人認為小米SU7的起售價會在16-20萬元之間,這個價格可能是小米汽車的成本線,也是小米汽車打開市場的生命線。

目前已經有很多網友曝光了小米汽車的量產,工業園區停滿了小米新車。如果銷量撲街,這麼多新車怎麼處理呢?

因此,我認為雷軍會再次用小米手機出道時候的套路來搶奪新能源車市場,畢竟這才是直擊人性的東西,也是小米的拿手好戲。

當然,雷軍也多次嘗試衝擊高端,只是剛上來就想要走高端路線,用戶有什麼購買理由呢?就因為你長得像保時捷

小米SU7價格即將公布,雷氏營銷能否顛覆車圈? - 天天要聞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用資本思維與新商業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在新商業的世界裡,沒有被淘汰的行業,只有被顛覆出局的企業,現在所有的商業競爭都會聚焦在「模式創新與資本運作」上。

一家公司或者一位老闆,如果創新能力與資本思維短缺,註定會提前敗下陣來。

請記住:沒有創新力,哪有想像力;沒有想像力,何來競爭力;要想破局突圍,必須顛覆原有商業模式,重構新的商業模式!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布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布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捷豹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