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毛利率創近 4 年新低

2024年01月25日19:10:52 科技 8471

特斯拉毛利率創近 4 年新低 - 天天要聞

想重啟高增長,特斯拉需要等待下一次浪潮。

文丨趙宇

編輯丨龔方毅

2021 年 7 月,馬斯克說 「今後我很可能不會參加特斯拉季度業績電話會,除非有非常重要的事項需要我來發布」 ,當時特斯拉交出一份多項數據創新高的財報。但之後他仍多次參會 —— 也包括這周特斯拉 2023 年四季度及全年業績會。

去年特斯拉一共交付了 180.86 萬輛新車,超過馬斯克在 2023 年 1 月立下的年度交付目標下限。但特斯拉這次並未像往年一樣公布 2024 年度的銷量增長目標,並且,馬斯克還說 「將來會有一段時間,我們的增長速度可能不會像以前那麼高」 。

特斯拉毛利率創近 4 年新低 - 天天要聞

特斯拉毛利率創近 4 年新低 - 天天要聞

特斯拉售價 2.5 萬美元左右、被市場寄予厚望的新車型預計在 2025 年下半年或 2025 年底才能在得州工廠量產,這也意味著,在未來一年半甚至兩年內,特斯拉還是得靠發布近 8 年的 model 3 和發布近 5 年的 model y 來維持 200 萬輛左右的銷量基盤。

《晚點 auto》獲悉,2023 年 11 月,特斯拉上海工廠給到電池供應商的 2024 年採購訂單,是在 2023 年訂單的基礎上總體增長約 20%。在馬斯克的發言後,特斯拉盤後股價下跌約 6%。

2023 年四季度,特斯拉在生產製造方面取得的最大進展,是得州工廠量產了 cybertruck,當前的年化產能超過 12.5 萬輛。

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多位中國工程製造人才的半道加入。2022 年 12 月,特斯拉大中華區原總裁朱曉彤曾帶領中國工程製造團隊前往得州工廠協助爬產。公開信息顯示,2023 年 1 月,特斯拉上海工廠原製造總監朱人傑已調任得州工廠製造總監,此舉的目的之一就是加速 cybertruck 的量產。

不過,由於冷軋不鏽鋼車身的彎折工藝等問題,每月生產 1 萬輛左右的 cybertruck 仍未達到特斯拉預期。有知情人士告訴《晚點 auto》,cybertruck 目前還在得州工廠繼續提升產能。

在盈利能力方面,特斯拉本季的營收、毛利率、凈利率表現均低於市場普遍預期,其整體毛利率和汽車銷售毛利率均已從 2022 年一季度的高點下滑超過 10 個百分點。此外,特斯拉年利潤自 2017 年以來首次下滑,其中四季度的利潤同比降幅高達 40%。

特斯拉毛利率創近 4 年新低 - 天天要聞

現如今,特斯拉兩款主銷車型 model 3、model y 正在受到眾多競品車型的圍攻。尤其是在競爭最激烈的中國市場,以價換量成為特斯拉維持銷量的總體策略,汽車銷售毛利率下滑也是其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除了接連不斷的降價,制約特斯拉利潤率的另一關鍵因素是利率環境。目前,美聯儲利率保持在 5.25%-5.50% 的高位。馬斯克稱,「如果美聯儲能夠下調利率,特斯拉的利潤表現將變得很好。」

雖然特斯拉 model y 已經是 2023 年全球單車型銷量冠軍,但如果特斯拉想讓更多人開上它的車,就還得繼續製造更便宜的車。因此,特斯拉重新提振銷量和利潤的關鍵,是那款售價在 2.5 萬美元左右的緊湊級新車型。

「我們公司目前正處於兩個重大增長浪潮之間。」 馬斯克解釋稱,特斯拉下一次重大增長浪潮,可能由下一代車型平台推動。他此前曾表示,特斯拉下一代車型的年銷量有望達到 500 萬輛以上,這將直接推動特斯拉的年產銷規模進入全球車企前五。

在 2023 年二季度的業績會上,馬斯克曾將電動車降本的難度比作 「拿勺子挖隧道」:一輛價值 4 萬美元的汽車,有超過 1 萬個零部件,削減成本就是讓每個價值 4 美元的零部件再便宜幾美分。

特斯拉新任 cfo vaibhav taneja 在本次業績會上表示,2023 年四季度,公司的工作重點依然是降低車輛成本。財報顯示,特斯拉當前每輛新車的銷售成本已經下降至約 36100 美元,管理層稱其很接近這一代車型平台軟硬體降本的極限。特斯拉正在想,如何通過提高供應鏈流程效率進一步降本。

在過去,特斯拉總是能夠憑藉技術、產品和商業模式創新引領全行業的學習或者模仿。但 2024 年可能是汽車同行們沒辦法再直接模仿特斯拉的一年。

一方面,特斯拉自身的技術迭代速度變慢。2023 年下半年,一位國內智能駕駛產業的資深從業者曾對《晚點 auto》表示,或許是受到靈魂人物 andrew kapathy 離職的影響,特斯拉在自動駕駛方面的技術創新變得沒有以前那麼快了。

2023 年,特斯拉沒有像 2021 年和 2022 年一樣舉辦 ai day 活動。業績會上,馬斯克的最新說法是,「要稍微保持一點神秘感」,是否繼續舉辦 ai day 活動,需要管理層與研發團隊做進一步討論。

另一方面,特斯拉此前提出的多項創新技術方案已經擴散至全行業,不再是新鮮事。比如智能駕駛軟體演算法、一體化壓鑄、車型平台化研發、直營銷售網路,以及關鍵零部件的自研和垂直整合,都已經被同行看到了。

在特斯拉 2023 年投資者日活動上,馬斯克曾表示,如果世界要在 2050 年實現 100% 可持續能源轉型,必要條件之一是:從 2030 年開始,全球每年生產約 8500 萬輛電動車。這意味著,從 2023 年到 2030 年的 8 年時間中,全球電動車產量有著 11 倍左右的增長空間。特斯拉則計劃在 2030 年實現年銷 2000 萬輛新車。

在本次業績會上,馬斯克表示,人形機器人 optimus 有潛力實現遠超特斯拉其他產品的價值總和,特斯拉是人工智慧推理領域效率最高的公司。

在全球範圍內,特斯拉是技術與工程創新最激進的電動車廠商,沒有之一。這家公司推出過的每一款量產車型都實現了較大幅度的技術改進。但與此同時,特斯拉也會不可避免地遭遇技術創新的階段性停滯。

電動化的紅利已經所剩不多、智能化的紅利還未完全開啟——這是特斯拉正在面對的局面。就像馬斯克在業績會上所提到的,其他車企依然不相信 fsd (full self-driving,完全自動駕駛)是真的,因此特斯拉還沒有開始向他們授權使用 fsd,雙方之間僅有 「一些試探性的對話」。

李梓楠對本文亦有貢獻。

題圖來源:特斯拉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布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布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捷豹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