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氣機」背後:「遙遙領先」 華為亮劍

2023年09月07日18:58:04 科技 1425

毫無徵兆,沒有預告,來不及辦發布會。

8月29日中午,《致華為用戶的一封信》帶著一台突然發布的新手機,接連掀起了高掛的熱度……

連日來,全國各地華為門店再現排隊盛況,人們爭相搶購華為最新發布的Mate 60 Pro,這台被網友們稱為「爭氣機」的手機瞬間成為人氣爆款。

Mate 60 Pro的突然亮相掀起了層層熱浪。

1500個日日夜夜過去,華為用這台「爭氣機」再次證明了中國科技創新的硬實力。這一次亮相,也將成為載入史冊的精彩一筆。

咬牙堅持的華為,在「遙遙領先」的新起點上再出發。

「爭氣機」背後:「遙遙領先」 華為亮劍 - 天天要聞

8月29日中午,《致華為用戶的一封信》突然發布

不按常理出牌!

背後是品牌力

這一次,未發先售的Mate 60 Pro,見證了華為的又一次「Dream It Possible」。

不按常理出牌,必須有先聲奪人的底氣。

底氣在哪?除了妥妥的科技實力之外,品牌力更是支撐這一波出其不意營銷熱潮的重要力量。

據觀察,從8月29日華為「先鋒計劃」上線以來,僅一周時間,華為手機熱度不斷,多次登上熱搜榜,更已成功破圈,締造消費熱現象。

手機發布前沒有做廣告,沒辦發布會,突然將產品上架後首批迅速售罄,並引發媒體和用戶的密切關注,這正是品牌力的體現。

「爭氣機」背後:「遙遙領先」 華為亮劍 - 天天要聞

華為Mate 60 Pro上線以來熱度持續高掛

華為的品牌力,是這波熱度得以持續被關注的重要原因。前不久發布的華為上半年財報,更可窺見企業逆勢上升的趨勢。

今年上半年,華為的營收3082.90億元,比上年同期的2986.80億元增長3.2%,值得關注的是,華為今年上半年凈利潤465.23億元,比去年同期的146.29億元上漲218%。

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華為終端收入實現增長,而從近期專業調研機構最新發布的數據來看,2023年第二季度華為手機的市場份額創下了三年來新高,並在2023年第二季度達到了13%,同比增長了76.1%。

由此可見,隨著各項供應恢復穩定,華為產品發布的節奏也逐漸回歸正常,Mate 60 Pro只是一個新開始。

這幾天,更多的人開始恍然大悟,原來前不久在華為開發者大會2023上余承東說的「輕舟已過萬重山」或許還有雙關意。

華為,已站在新的出發點上。

「爭氣機」背後:「遙遙領先」 華為亮劍 - 天天要聞

余承東在2023華為開發者大會上

萬億級研發!

技術實力有目共睹

時間回到1990年,第一款真正由華為自己製造出來的用戶交換機產品BH03面世,從此華為堅定地走上了自主研發的道路。

作為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華為一直注重技術創新和研發,數據顯示,十年來研發投入近萬億元,今年上半年華為研發費用就已達到826.04億元,同比增長4.4%。

華為輪值董事長孟晚舟在2023年上半年財報中表示,華為抓住數字化、智能化和低碳化的發展趨勢,在根技術上壓強投入,聚焦為客戶和夥伴創造價值。

科技即實力,掌握關鍵技術越多,就能為抵禦風雨添加更多的砝碼。

前不久,華為發布了盤古大模型3.0,目前已在礦山、醫療、氣象、政務、金融、製造、鐵路、電力等10多個行業應用落地,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目前,鯤鵬、昇騰開發者已經超過380萬,合作夥伴超過5700家,解決方案認證超過16000個。鴻蒙生態的設備數量已超過7億……

「爭氣機」背後:「遙遙領先」 華為亮劍 - 天天要聞

鴻蒙生態的設備數量已超過7億 鴻蒙生態的設備數量已超過7億

從鴻蒙系統,到畢昇編譯器、高斯資料庫,再到盤古大模型,這幾年,華為默默地將底層技術根基夯實,以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加大研發投入,以只爭朝夕的拼勁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在堅持自主研發的道路上,華為不僅為自身不斷添加著砝碼,更為眾多希望創造一個公平競爭、自由發展的商業時代的企業們做出了表率。

「爭氣機」背後:「遙遙領先」 華為亮劍 - 天天要聞

7月18日,山東能源、華為公司聯合發布全球首個能源行業商用AI大模型-盤古礦山大模型

萬億級研發和累累碩果的背後,還有華為對人才的珍視。

《任總在高端技術人才使用工作組對標會上的講話》由華為總裁辦向華為全體員工群發學習,講話中,任正非表示「我們要建立一個自己的高端人才儲備庫,只要是優秀人才都可以進來,包括非邊界內專業的人才願意到邊界內來工作,我們就願意要」。

任正非認為,對優秀人才的激勵,最主要是讓他們能找到自己熱愛的工作崗位,因此要重視這些人才在工作崗位的發揮,同時也在貢獻上去評價他:「要創造人才成長的土壤和寬容的環境,讓大家暢所欲言,『炸開』思想,讓優秀人才湧現,英雄輩出。」

科技創新的發展路上必然滿是荊棘。只有不拘一格降人才,才是企業經營之道,更是行業發展之幸。

「遙遙領先」!

振奮的聲音再度傳來

「不建議大家買Mate 60 Pro,今天朋友實體店體驗了一下,跟我說總感覺有雜音,把手機放耳朵邊,隱隱約約就會聽到四個字-—『遙遙領先』。」

近日,網友們為Mate 60 Pro「製造」的段子中,「遙遙領先」的梗又火了。當年華為終端業務CEO余承東曾在華為Mate40系列發布會上多次使用「遙遙領先」,也讓這個詞成為網路熱詞。

網路上的「遙遙領先」的熱搜梗以及相關的熱度,都體現了華為浴火重生所帶來的振奮感。這當中,更燃點起人們對中國科技自主創新、開創新賽道的希望。在「遙遙領先」的聲音背後,華為所帶來的激勵和振奮作用還在繼續。有評論認為華為Mate 60 Pro的最重要意義在於它開啟了新賽道,開闢了嶄新天地,「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新畫卷已然展開。

振奮人心的背後,是科技人的不懈堅持與情懷。

這幾天,一封2019年5月17日凌晨發出的公開信再度被熱傳:「今天,是歷史的選擇,所有我們曾經打造的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正』!」

這是當年華為海思總裁致員工的一封信,當時人們在為華為的前瞻性點贊,如今人們被華為的成果鼓舞。

從無到有,在艱難中一次次尋求突破,也反映了中國科技發展的艱辛歷程。在這當中,不變的是面對困難的勇氣與迎難而上的決心。

「風高浪急之時,考驗我們的決心;山水迢迢之境,充滿無限的挑戰。」前不久,孟晚舟在2023MWC上海發表主題演講時如此說道。

「爭氣機」背後:「遙遙領先」 華為亮劍 - 天天要聞

孟晚舟在2023MWC上海發表主題演講

回顧過去,華為也曾面臨許多抉擇,在選擇關頭,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經立誓「要竭盡全力,在公平競爭中自下而上地發展,絕不後退低頭……一切都是為了國家與民族的振興」。

在華為的發展史上,不服輸的精氣神一直都在。

正如孟晚舟在主題演講中所說,「在征服星辰大海的道路上,註定要經歷頂峰與低谷的交替、白晝與黑夜的輪迴,一切不可知和不確定,只會使我們變得更加強大」。

莫問前程幾許,只顧風雨兼程。

為中國科技自主創新,許多人正在仰望星空,負重前行。星光不負趕路人,華為會給這些仰望星空的人帶來更多激勵。

(推廣)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博主:未來三年將出現新的手機頭部品牌 競爭遠未結束 - 天天要聞

博主:未來三年將出現新的手機頭部品牌 競爭遠未結束

【CNMO科技消息】據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轉發的數據,小米智能手機業務在中國市場繼續保持強勁勢頭。在2024年第一季度成功登頂後,第二季度小米以1141.76萬激活量再次蟬聯中國市場第一的位置。隨後,有博主引用相關數據表示,未來三年將出現新的中國手機頭部品牌。小米手機 據博主分享的數據,在AI手機時代來臨之前,智能手機...
破局內卷,上汽大眾半年答卷詮釋合資2.0轉型路徑 - 天天要聞

破局內卷,上汽大眾半年答卷詮釋合資2.0轉型路徑

中國車市的2025年上半年,空氣中瀰漫著價格戰的硝煙與「反內卷」的呼聲。當工信部、行業協會接連發聲,呼籲行業回歸價值競爭的本質,市場的分化也日益清晰。與新勢力陣營正在加速洗牌不同,今年以來,主流合資車企的銷量普遍增長,呈現出強勁的回暖態勢。在這其中,一汽豐田、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廣汽豐田等頭...
前華為車BU王軍挂帥加盟,吉利智駕要改寫行業格局? - 天天要聞

前華為車BU王軍挂帥加盟,吉利智駕要改寫行業格局?

溫馨提示: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汽車行業關注」,或者添加微信公眾號:autoWechat,每日收穫最新最快最熱門的精彩汽車資訊。如果您有好的原創文章或者獨家爆料,請發郵箱[email protected]日前,重慶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最新人事任命,前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部(車BU)創始人王軍正式加盟,出任吉利智駕生態-千...
華為化身「價格屠夫」,16GB+512GB突降3500元,鴻蒙OS+衛星通信 - 天天要聞

華為化身「價格屠夫」,16GB+512GB突降3500元,鴻蒙OS+衛星通信

對於那些想要拍出精美照片的小夥伴,絕對是不能吝嗇的,而就一款優質的影像旗艦絕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了,就在如今手機市場之中,那些拍照較好的旗艦機型,在價格層面也均是不便宜的,而對於想要低價格入手影像旗艦的小夥伴,就選對時機還是很有必
6817台新能源車,從深圳首航! - 天天要聞

6817台新能源車,從深圳首航!

7月8日,全球第二大汽車運輸船——比亞迪「深圳號」滾裝船,經寧波舟山港和深圳小漠國際物流港(以下簡稱「小漠港」)「南北接力」裝船,搭載著6817台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駛向歐洲。首次通過地跑形式集港實現「出廠即出港」在本次出口的新能源汽車中,1105台首次通過地跑形式集港,從深汕基地工廠抵達小漠港裝船僅需5分鐘,...
賓利中國發文打假:有人冒充總部發布低價銷售方案 - 天天要聞

賓利中國發文打假:有人冒充總部發布低價銷售方案

7月8日,一家名為賓利品彙(廈門)的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近期,公司發現市場上有部分機構或個人假冒「賓利總部」名義,擅自對外發布低價銷售方案,且未向總部報備。此類行為嚴重擾亂市場秩序,損害賓利品牌的聲譽,並侵害消費者及合法授權方的權益。該公司強調,其是英國賓利家族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在中國大陸地區...
10.05千克算11千克?你寄快遞遭遇過「重量刺客」嗎? - 天天要聞

10.05千克算11千克?你寄快遞遭遇過「重量刺客」嗎?

近日有消費者反映包裹實際稱重為10.05千克計費重量卻按11千克算(圖源:江蘇消保委)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表示將快件重量向上取整計算運費的操作,不僅給消費者帶來多付費的感受,更侵害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廣大消費者要注意「重量刺客」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