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O新聞】2月9日,華為官方發布了一支「華為平板與筆記本是怎樣煉成的?」視頻,向消費者展示了華為平板PC誕生前要經歷的「大考」。在華為武漢研究所的實驗室里,這些產品要進行全流程上千項檢測,包括全頻段天線信號、砂礫適應性、鹽霧侵蝕測試等,確保它們擁有過硬的品質、性能達到設計預期,才會進行量產,讓消費者能夠在工作生活中擁有可靠、易用、高效的強大工具。

與此同時,華為也在武漢召開了平板PC創新技術媒體溝通會,華為終端BG平板與PC產品線總裁王銀鋒分享了華為在智慧辦公產業發展中的「破」與「立」,並與清華大學教授王勁濤、文化和旅遊部藝術發展中心青年藝術家蓮羊、金山辦公移動基礎產研總經理金亮等受邀嘉賓共同探討了未來智慧辦公技術發展趨勢。

目前,華為穩居中國平板第一陣營,筆記本銷量同樣也實現了逆勢增長,2022年Q1至Q3市場份額增長120%。從15年前推出數碼相框,到後來不斷升級自身技術,通過超級終端、極致全面屏、移動應用引擎等技術,以生態創新掀起了平板PC行業的巨大變革,華為已經成為消費者心中最具活力與創新力的品牌。而在如今的混合辦公時代,華為已經開始思考如何通過硬體優化和軟體升級為消費者構建自由、高效的智慧辦公體驗。

會上,華為智慧辦公解決方案高級總監辜志力博士對混合辦公時代驅動場景變革與華為智慧辦公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解讀。華為通過對豐富的智慧辦公產品品類,移動應用引擎、超級終端等創新技術,鴻蒙分散式組件的平台能力進行垂直整合,並依託分散式軟匯流排、分散式數據管理、分散式任務調度等鴻蒙分散式技術,帶來了全新的交互體驗,打破了生態間的壁壘。華為移動應用引擎、華為PC應用引擎則是通過鴻蒙虛擬化技術,將不同平台的應用打通,讓消費者可以更自由地選擇辦公設備與辦公軟體。
此外,華為終端BG PC架構系統科學家、首席架構師甄海濤博士公布了華為在平板PC領域深耕近10年的成果,即為用戶體驗進行的體系化提升,構築的美學、顯示、連接、交互、性能與音頻六大核心技術標準。以顯示為例,多年來因為光譜的問題即便同一批次的屏幕也不能做到完全將色差消除,不同的設備間色差更加明顯。針對此,華為首創了多屏同色技術方案,通過最新的CIE2015標準結合自研的3D lut演算法與自研了色彩管理軟體,成為Windows陣營首家攻克了跨屏顯色一致難題的廠家。

在生態論壇的現場,王勁濤從多終端智能協同無線通信系統的專業領域與大家分享在設備協同場景下,用戶的痛點與解決方案,並對居家的智慧辦公、多終端協同的計算與應用場景進行深入的講解。蓮羊向大家展示了她使用華為MatePad Pro跨應用取色功能完成的第一幅岩彩風數字繪畫作品,將山海經神獸賦予中國傳統色。金亮則展示了WPS與華為深度合作帶來的多設備分布能力、PC應用引擎等智慧辦公功能,同時也肯定了華為設備協同與生態融合的智慧辦公發展戰略。
面向混合辦公的全新辦公生態,華為已經完成設備協同、生態融合相關布局,為智慧辦公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面對未來的諸多不確定性,華為也將始終堅持創造力和效率的提升,為消費者帶來無縫流轉、無界溝通的辦公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