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規範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深入治理App、小程序、快應用等應用程序亂象,中央網信辦12月12日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宣布,開展「清朗·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領域亂象整治」專項行動(以下簡稱「專項行動」),主要任務包括打擊「山寨App」;從嚴整治虛假排名;打擊以賺錢為誘餌誘導用戶下載等,涉及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的搜索查找、下載安裝、運行使用環節。3月網信辦披露2022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十大重點任務時表示,此次專項行動結合修訂《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在清理各類違法和不良信息的同時,注重源頭治理,督促指導應用程序嚴管快處各類賬號,督促指導分發平台嚴管快處各類應用程序等。
「點開轉盤是特等獎,500元直接提現,點提現就不行了,這種騙人的軟體還有沒有人管,而且不需要同意就能自動下載的軟體」,「廣告虛假,誘導我充值下載。下載後聯繫不上客服,無法退款」……12月12日,北京商報記者在黑貓投訴平台輸入關鍵詞「誘導下載」,共出現超1.8萬個結果。
上述問題正是專項行動的主要任務之一。在下載安裝環節,專項行動將集中整治強制、捆綁下載安裝;堅決懲處應用程序「掛羊頭賣狗肉」規避監管;嚴厲打擊以賺錢為誘餌誘導用戶下載。
以強制、捆綁下載安裝為例,專項行動重點治理應用程序關閉、退出等按鈕失靈,未經用戶同意自動下載安裝的行為。嚴厲打擊通過默認勾選標記,誤導用戶點擊下載安裝捆綁軟體的行為。在打擊以賺錢為誘餌誘導用戶下載方面,重點治理應用程序分發平台惡意推廣賺錢類應用程序,套路用戶,利用流量變現獲利。堅決打擊各類應用程序以賺錢為幌子欺騙用戶下載使用,設置多種提現障礙。
在搜索查找環節,專項行動提到,重點打擊「山寨App」、從嚴整治虛假排名、全面凈化頁面呈現、嚴格規範備案要求。在打擊「山寨App」方面,也涉及下載,「嚴厲打擊各類假冒App以相似標誌、圖片、文字以假亂真,欺騙用戶訪問下載、違規收集個人信息、傳播不良有害信息。從嚴查處各類小程序違法收取用戶預付款,欺詐消費者、卷錢跑路」等均在專項行動範圍內。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是互聯網企業與用戶直接溝通的渠道,也是提供服務、展示信息的關鍵載體,從用戶到應程序再到企業,有多個環節,監管部門全鏈條管理很重要。」比達諮詢分析師李錦清表示。
專項行動的任務清單的最後一個環節就聚焦用戶在運行使用,包括集中治理彈窗問題,全面整治各類應用程序彈窗多且難屏蔽的問題。重點整治彈窗頁面設置虛假關閉、跳轉按鈕,利用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誘導用戶點擊或自行跳轉至其他鏈接。從嚴整治頻繁彈窗、強制分享等侵害用戶合法權益的行為。
在嚴格規範功能設置方面,專項行動將從嚴查處應用程序惡意隱藏相關功能的行為,如設置透明圖標、不顯示下載或運行記錄等。從嚴整治應用程序設置卸載障礙、強制自動續費等嚴重侵害用戶權益的行為。針對嚴厲打擊誘導充值,專項行動堅決打擊部分應用程序惡意借虛假免費試用、特惠活動或異性聊天等誘導用戶付費。從嚴懲處應用程序誘導未成年人充值消費。
北京商報記者 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