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全球晶元規則修改,導致麒麟晶元成了絕唱,為此,華為加大了晶元領域的研發投入,不僅成立哈勃公司投資半導體行業,還研發多種新的晶元技術。其中,量子晶元就是華為研究的方向之一,如今也有了不小的成績。
11月2日,華為就因公布「超導量子晶元專利」,登上科技熱搜榜第五位。這項專利能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它有什麼厲害之處呢?
華為超導量子晶元專利公布
11月1日,華為公布了重要專利,涉及「超導量子晶元」。根據專利摘要顯示,該超導量子晶元包含兩部分:耦合器和控制器。
耦合器用於耦合第一和第二超導比特電路,耦合器的頻率響應曲線包括至少一個相位反轉點,相位反轉點包括頻率響應曲線的諧振點或極點。
控制器用於調整耦合器的頻率響應曲線,使一、二兩比特電路的比特頻率之間包含奇數個相位反轉點,同時,進一步調整相位反轉點的頻率,使第一、二超導比特電路的交叉共振效應的等效相互作用為零。
其實簡單點來說,就是這個專利技術,可以降低量子比特之間的串擾,使串擾誤差顯著低於量子糾錯所要求的閾值。
該項技術專利有何厲害之處?
首先,從技術角度來看,能夠降低量子比特之間串擾,就是一項極大的進步。
要知道,量子計算過程中多比特之間串擾,會產生信號線之間的耦合、信號線之間的互感和互容引起線上的雜訊。如果串擾嚴重,會影響量子晶元設計的性能,而克服串擾的影響,是實現量子糾錯和大規模容錯量子計算的一個關鍵要求。
所以說,該專利技術的研究意義十分重大,為未來量子晶元的研發做好基礎鋪墊。
其次,從專利角度來看,華為公布量子晶元領域的專利,搶佔了先機。
目前,世界各國都在進一步的布局,讓量子科技再次爆發,形成了量子二次革命趨勢。據世界經濟論壇統計,2021年度,全球量子計算研究總投入高達250億美元。
可見,量子技術已成為發展科技實力重要的切入點,而「量子晶元」技術,是攻克量子領域關鍵技術、掌握關鍵應用的一個很好的研究方向。如果,在「量子晶元」方面取得更多的技術成果,獲取更多的專利,肯定更有利。
華為就在「量子晶元」領域,已做了多年的布局。據了解,華為在2017年就開始投入研發,並已取得了不少專利技術,比如,今年6月份,華為也公布了專利技術:「一種量子晶元和量子計算機」。
如今再次公布超導量子晶元專利,說明華為一直在攻克相關技術,並逐一申請了技術專利。專利越多,在核心領域裡的話語權就越大,比如,華為和中國信通院、國科量子以及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等,一起編製了國內首個量子隨機數相關行業標準。
最後,從晶元方面來看,有利於華為「彎道超車」。
自從全球晶元規則修改後,華為的麒麟晶元就無法生產,其手機也出現了無芯可用。為了解決這些麻煩,華為不得不投入到半導體領域裡,尋求突破方法。
然而,老的硅基晶元設計與製造環境,相關核心技術、專利,大多數掌握在西方手裡。想要繞過這些技術,實現「彎道超車」,最好的方式就是走不同的路,不能跟在別人的老路後面跑。
因此,華為在晶元疊加技術、碳基晶元、光子晶元以及量子晶元等方面,都會有所研究。如今,華為多次公布新專利,在量子晶元方面,有利於華為搶佔領先優勢。
總結
也許,大家對量子技術感知還不夠深,但是,這已是各國各地爭相研究的前沿技術。而量子晶元技術就是其中一個關鍵研究方向,所以,華為超導量子晶元專利是具有一定的重要意義的,研究價值也廣泛。
當然,華為作為一個科研實力十分強的科企,申請的專利技術,自然有厲害之處。不知,你是否覺得該專利技術厲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