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增強:完善的感知能否帶來健全的人性

2022年10月31日08:22:08 科技 1455

10月21日,「人類增強與人本主義的未來」學術研討會暨新書發布會在上海社會科學院召開。「人類增強」是由一個現代科技改造人類自身而引發的科技倫理和科技哲學問題,它涉及人工智慧腦機介面、神經調控、基因編輯、合成生物等尖端科技對人性基礎的挑戰,是近年來學術關切的熱點。為了釐清科技發展與科技倫理、人性哲學的基本理論問題,上海社會科學院科技哲學創新團隊出版了《增強、人類與後人類未來——關於人類增強的哲學探索》一書,將最新的研究成果凝聚其中,以期對人類文明發展的「未來之問」提供思考的線索和哲學的回答。

技術不能迴避的人文之問

在新書發布環節中,《增強、人類與後人類未來——關於人類增強的哲學探索》一書的作者計海慶研究員作了題為「人類增強與哲學問題」的主題發言,他指出,「人類增強」現象正受到越來越多的哲學關注。在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資助中,就有來自上海和湖南的兩個學術團隊分別獲得了「人類增強」哲學的重大項目立項,這是該問題具有重要哲學意義的一個證明。他認為,人類增強的哲學意義集中體現在科技發展與人本主義之間的關係上,並且在科技倫理、哲學本體論、生物學哲學和歷史唯物論四個方面提出了重要的哲學問題。在科技倫理中,人類增強提出的問題是:前沿科技的發展如何挑戰了人本主義的基本價值觀,例如腦機介面技術是否侵害了個人自主,基因編輯是否破壞了人與人與生俱來的平等地位等棘手的應用倫理問題。在哲學本體論中,人類增強提出的問題是:如何認識自然主義的和人本主義的人類觀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其中關鍵是如何繼承人本主義中的人類中心論遺產。在生物學哲學上,人類增強提出的問題是:現代生物科技對人身體的改造乃至設計和重塑,是否可以具有物種進化層面的意義,技術的力量是否足以作為獲得性遺傳的影響因子而被承認。在歷史唯物論上,人類增強提出的問題是:人類增強對人類身體的改變,是否會影響我們重新理解歷史唯物論中的生產力、生產關係等關鍵概念,對此的回答應結合現代技術哲學思想來重新思考人與技術全新的結合可能和模式。

在與談環節中,復旦大學生命醫學倫理中心教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當代新興增強技術前沿的人文主義哲學研究」 課題組首席專家楊慶峰認為,從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對人類增強進行解讀,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理論新視角;此外,對人類增強的考察也不應忽略不同的文化背景對增強概念的界定是有差異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醫療實踐和醫學倫理中對身體干預手段性質的不同理解。湖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當代新興增強技術前沿的人文主義哲學研究」 課題組首席專家易顯飛提出,探討人類增強應區分傳統的增強和基於現代科技的增強,前者是間接的、漸進的,並大多是精神性的方式,而後者則是直接的、速成的和改造人類身體的。通過對比這些干預手段在性質和程度上的差別,將引出許多值得探討的理論問題。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閆宏秀教授提出,在人類增強倫理研究中,傳統的人本主義立場往往從批判的視角進行單方面的駁斥和否定,但越來越多的人類史研究成果顯示,人類一直以來的生存都是和各種技術共同「進化」的,這一點對合理評估人類增強技術將是一個重要的啟示。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徐志宏副教授提出,人本主義思想對人的存在有一個基本假設,即人是有限性的存在,但某些激進的人類增強技術卻希望改變這一點,例如心靈上傳的方案,這其中就有了理論上的錯位和逆反。如果人的年齡對人的存在並不構成實質上的約束,那麼未來的人本主義將把自己轉變為後人類主義嗎?這其中會有極大的觀念轉型。

人類增強:智慧與人性的位置

人類增強問題的哲學意義,也在各類前沿技術應用的哲學反思中顯露端倪。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閆坤如教授做了題為「可解釋人工智慧的哲學反思」 的報告。她提出:闡釋人工智慧技術、揭示人工智慧的運行邏輯至關重要。人工智慧技術的風險性、不透明性是人工智慧系統的內在屬性。但是通過立足於內在主義與外在主義相結合的技術倫理方法,以及規範性和描述性相結合的應用倫理學手段,可以塑造出人工智慧的因果關係,以此來構建可解釋的人工智慧模型。這是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慧的有益路徑,也是避免由於人工智慧誤用而導致人類增強技術偏離人本主義的有效保障。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潘霽教授做了題為「融通共生:從媒介運作出發反思演算法倫理」的報告。他提出,人工智慧演算法的設計需要超越傳統人本主義的理論框架。在人的尺度外,將媒介系統的運行引入演算法倫理的考量。這將為演算法倫理問題提供媒介學的洞見。「融通共生」原則的提出,充分考慮了作為人類溝通系統而存在的媒介,並以調和人與技術關係作為倫理秩序的基礎。「融通共生」原則要求超越人本主義的迷思,在智能算力資源的分配中,在虛擬身份的互構中,在元宇宙空間的多層次規劃中,將人與媒介的融通發展作為價值目標來實現。

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助理研究員阮凱做了題為「情緒識別技術的問題、風險和規治」的報告。他認為,情緒識別技術是人工智慧領域的一項新技術,通過提升機器對人類情緒識別能力來增強機器的智能水平,進而可能帶來人機交互關係的革命。但是,AI情緒識別技術也存在倫理風險。低效易錯的情緒識別將給人帶來心理上的傷害,惡化人機關係;高效準確的情緒識別,則可能會侵犯個人隱私;而不加約束的越界使用情緒識別,更會導致行為操縱等不可控風險。因此需要在合理規劃技術適用範圍的前提下,審慎發展AI情緒識別。

增強與服務:感知的拓寬與認知的完善

除了人工智慧技術外,人類增強的實現也依賴其他前沿技術的應用,相應的哲學考察也不可或缺。上海交通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賴長生做了題為「認知延展技術的三重困境」的報告。他首先提出了一個問題,人類的記憶真的可以通過認知延展技術得到增強嗎?我們使用搜索引擎、學習軟體、感知相機等外部技術手段達成的記憶,究竟是在回憶往事,還是在重新學習往事?他認為,記憶本身並不像傳統人本主義認為的那樣是一個純粹的心理活動,而更是一個通過技術實踐不斷重新學習的過程。

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博士後索引的報告題目是「身體現象學視域下虛擬現實體驗的生成及增強效應」。他認為,虛擬現實體驗不僅能在行為層面增強人的認知能力、交互能力,以及構建生活世界的實踐能力,還能在知覺層面擴展人對自身存在的知覺維度,加強人與他人的共情連接,豐富對象世界的呈現方式。這些身體體驗的增強,使人的存在方式發生了信息化的轉變,象徵了技術塑造下人類生存方式的未來轉型。

上海精神衛生中心張青老師的報告題目是「基於腦機介面的精神疾病干預治療及倫理共識」。他認為,作為增強人類認知的腦機介面技術,在精神疾病治療方面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其作用方式是通過對大腦實施無創的磁刺激、光刺激或是有創的電極植入,來抑制和消除精神疾病的病灶。雖然在可行性上已有了初步的證明,但是相應的技術進步還需要輔之以倫理方面的共識。一方面,倫理共識可以提升公眾對這一療法的認同程度,另一方面,它也會切實保護患者的基本權利,更重要的是倫理共識也將為科技進步提供人本主義的理論框架,讓科技更好服務人類。

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所成素梅副所長為本次新書發布會做了總結。她指出,當哲學研究涉及現代科技時,應避免缺少客觀依據的臆測,人文學者要對科技前沿做準確和細緻的把握,這樣才能客觀地評價科技發展及其意義。人類增強技術提出的是人的精神是否可以被技術化的問題,這其中蘊含了許多悖論,因為人類增強技術的根本特徵就是自反性,即指向人類自身。智能文明時代是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更是一個需要反思人性的時代。怎麼理解人性,怎麼理解人本身,這是從人類增強這個話題引出的重要哲學問題,是一個技術時代必須回答的大問題和難問題,值得進一步探索。本次會議也是上海社會科學院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重大科研成果系列發布活動之一。

人類增強:完善的感知能否帶來健全的人性 - 天天要聞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徐佳敏

來源:作者:王多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Nothing 首款頭戴式耳機 Headphone (1) 發布,復古透明設計 - 天天要聞

Nothing 首款頭戴式耳機 Headphone (1) 發布,復古透明設計

IT之家 7 月 2 日消息,Nothing 首款頭戴式耳機 —— Nothing Headphone (1) 今日正式發布。這款耳機延續了該品牌復古、透明的設計風格,摒棄了觸控設計,採用了更復古的物理滾輪和按鍵控制。Nothing Headphone (1) 採用 CNC 鋁製外殼,內部記憶泡沫耳墊可以貼合耳朵。硬體方面,Nothing 與音響品牌 KEF
小米YU7支持車外呼叫小愛開前備箱:三個條件都滿足才能用 - 天天要聞

小米YU7支持車外呼叫小愛開前備箱:三個條件都滿足才能用

快科技7月2日消息,小米YU7上首發了車外小愛同學的功能,在車外有8個麥克風和1個揚聲器。無論在哪個角度,都可以很容易使用語音控車,比如在車外直接讓小愛同學打開前備箱。這也讓很多網友和准車主疑惑,會不會存在安全問題?對此,小米汽車在最新一期問答中表示,出於安全的考量,在車外通過小愛同學打開小米YU7的前備箱,...
小米汽車闢謠YU7交付插隊費:都是假的 - 天天要聞

小米汽車闢謠YU7交付插隊費:都是假的

快科技7月2日消息,小米汽車日前發布第166集答網友問。對於「網上有人自稱小米汽車交付專員,宣稱可以提前交付車輛,是真的嗎?」小米汽車表示:如有收到類似簡訊,請大家切勿相信,更不要涉及金錢交易,以避免經濟損失。涉及類似「提前交付」、「提前交付需轉賬給個人」或「支付插隊費」等信息,請大家一定要仔細甄別。涉...
甜品上市!七彩虹iGameRTX 5050 Ultra顯卡:溫控性能兩開花 - 天天要聞

甜品上市!七彩虹iGameRTX 5050 Ultra顯卡:溫控性能兩開花

據悉,一線顯卡品牌七彩虹的又一甜品級裝備iGameGeForce RTX 5050 Ultra系列顯卡現已正式上架各大電商平台和線下授權零售商!該系列RTX5050顯卡搭載8GBGDDR6高速顯存,2560個CUDACores,配合革命性DLSS4多幀生成技術,3A遊戲全特效暢玩無壓力,內容創作如虎添翼!更配備強勁的散熱系統,性能與溫控雙優表現,讓每一分預算
光追入門但超流暢!映眾RTX5050 8GB曜夜發布 - 天天要聞

光追入門但超流暢!映眾RTX5050 8GB曜夜發布

映眾GeForceRTX 5050 8GB曜夜顯卡現已和大家見面。基於NVIDIABlackwell架構打造,以緊湊雙槽設計、高效散熱及AI加速能力,為新一代RTX50系入門級市場注入新活力。作為GeForceRTX 50系列的入門主力,映眾RTX5050 8GB曜夜憑藉NVIDIABlackwell架構的革新設計,在AI與圖形處理效率上有著不俗的性能表現。
從SEO到CRO:搜索優化的時代變革 - 天天要聞

從SEO到CRO:搜索優化的時代變革

在數字營銷領域,搜索引擎優化(SEO)曾經是獲取流量的黃金法則。我們習慣於在搜索引擎輸入關鍵詞,然後結果頁面中尋找答案。但隨著ChatGPT、DeepSeek等生成式AI的崛起,這個延續了二十多年的搜索模式正在被徹底改寫。當AI能夠直接生成完整答案時,傳統的SEO策略突然變得力不從心——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重新認識AI時代的...
全球可持續交通創新聯盟可持續航空燃料專委會成立 - 天天要聞

全球可持續交通創新聯盟可持續航空燃料專委會成立

7月1日,全球可持續交通創新聯盟的第一個國際性專委會—可持續航空燃料專委會成立。該專委會的成立旨在整合產業鏈力量,構建「技術創新-產業協同-價值共享」三位一體的生態體系,為中國乃至全球能源綠色轉型和航空業低碳未來發展提供「中國方案」。啟動儀式上,中國能建聯合行業頭部企業共同發布《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產...
張勇出局,蔣凡上位:阿里權力大地震 - 天天要聞

張勇出局,蔣凡上位:阿里權力大地震

英雄難過美人關。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曾因「明州事件」一度沉寂,事隔七年之後才真正重回公眾視野。當年的天貓總裁蔣凡,亦因一場「桃色風波」消失在鎂光燈下,直至近期才鋒芒再現。
2025第25周銷量最高的30款機型曝光 前三隻有一款國產 - 天天要聞

2025第25周銷量最高的30款機型曝光 前三隻有一款國產

【CNMO科技消息】近日,有數碼博主曝光了2025年第25周(6月16日到6月22日)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上銷量最高的30款機型: 第一名,iPhone 16 Pro 第二名,iPhone 16 Pro Max 第三名,OPPO Reno 14 第四名,iPhone 16 第五名,REDMI K80 第六名,小米15 第七名,華為nova 14 第八名,榮耀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