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國外媒體的一項消息,震驚不少國人,那就是我國國內操作系統再次實現重大突破,連美國科技巨頭英特爾都主動申請加入,那麼到底是什麼操作系統這麼厲害?我們究竟是哪裡吸引到美國科技巨頭的眼球了?相信很多人只知道鴻蒙系統,但是其實還有一款國產操作系統,已經和英特爾展開深度合作,他們共同推動統信UOS與Intel處理器的軟硬體生態,並且還成立了聯合實驗室,可以說這是國產操作系統不小的重大突破,因為這意味著國產操作系統有望走向海外市場,同時也意味著國產操作系統也能適配最為廣泛普及的X86處理器。
確實如此,國產操作系統的發展備受國人關注,以前國外操作系統壟斷了我們近三十年,是鴻蒙系統的誕生才讓我們打破這個尷尬現狀,如今不僅有中興新支點以及麒麟系統橫空出世,其實還有一款操作系統就是統信UOS,這款操作系統不僅可以適配智能手機和穿戴設備,更是能夠安裝在PC電腦上面,我們都知道,電腦硬體是由諸多配件組成,而操作系統能否正常運行,其兼容性就很重要,目前國產操作系統為了廣泛的支持諸多行業產品,也在積極適配當下眾多晶元架構,特別是ARM、RISC-V國外頂級架構,可以說一旦適配完成,那麼國產操作系統將會迎來春天。
然而現在大多數電腦都是使用X86架構,手機則大多數採用的是ARM架構,RISC-V晶元架構作為可以取代前面兩種架構的新架構,其發展趨勢也不可小瞧,可以說只要國產操作系統適配所有架構,那麼未來我們使用的很多產品,都將會看到國產操作系統的身影,到時有可能會出現國產操作系統百家齊放的場面,同時這也有利於我們豐富國產操作系統生態環境,未來可以說國外操作系統想要在中國佔有一席之地,那麼也絕非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眾所周知,在電腦領域,WIN+intel的配套方案已經被完全普及,在手機領域安卓+高通的組合也是很多手機廠商的選擇,然而隨著國產操作系統的兼容性不斷完善,未來這一情況勢必會這改寫。
只是讓人感到無比意外的是,作為已經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的英特爾,其win+intel的組合深入人心,他們怎麼會與國產操作系統合作,來讓自己處於被動的局面呢?其實也許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那是因為英特爾吸取了歷史教訓,我們都知道,諾基亞為什麼會被淘汰,其實就是當初有人建議他們使用安卓系統,結果他們卻覺得自己的塞班智能操作系統才是未來,可是事情的發展遠遠不是諾基亞能夠想像的,結果他們輸得很慘,英特爾就是這樣,他們害怕會被時代淘汰,所以不管有什麼新鮮的產品或技術問世,他們都會與之合作做深度的嘗試,哪怕是未來舊市場被新市場取代,至少他們還能佔有一席之地。
確實如此,比如全球使用晶元架構的晶元,那就是X86和ARM,可是英特爾偏偏還要加入到RISC-V晶元架構的生態中來,從此也不難看出,英特爾很擔心自己被市場淘汰,所以與其被對手打敗,還不如加入到對手的陣營中去。
也正是因為如此,說明了英特爾也非常認可我們國產操作系統的發展,這也意味著我國國產操作系統不僅會在未來取代他們,更是有可能在佔領全國市場後,拿出更多精力去應對全球市場,可以說隨著英特爾的主動加入和支持,國產操作系統正在快速發展,連騰訊和酷派這樣的巨頭都參與進來,未來國產操作系統勢必是一塊大蛋糕,也就是說國產取代WINDOWS系統也許即將變成現實,微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勢必會被進一步擠壓,我們最終勢必會用上我們自己的國產操作系統。至少我們現在已經看到了一定希望,相信連英特爾也看到了,所以才會主動加入。對此,您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