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超越自身極限的挑戰自我要不得,由某大企業副主席去世說起

2022年10月09日05:09:09 科技 1292

今天早上看一個新聞,華為某BG總裁,因突發疾病去世。

#242 超越自身極限的挑戰自我要不得,由某大企業副主席去世說起 - 天天要聞

根據公開資料,丁耘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監事、運營商BG總裁。丁耘先生出生於1969年,畢業於東南大學,碩士。1996年加入華為,歷任公司產品線總裁、全球解決方案銷售部總裁、全球Marketing總裁、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運營商BG總裁等。現任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監事會副主席。

去世時年僅53歲,算是英年早逝了。

從有些新聞上看,丁耘先生是在參加完馬拉松之後,因為心臟原因。再也沒有醒來。


1

馬拉松屬於高強度運動,近些年,在中產階級中頗為盛行,儼然已經變成一種社交方式。這項運動彰顯著耐力、自律等等美好品德。

但是這些年,再參加完馬拉松,以及其他的一些超越普通認知的高強度運動之後,發生猝死、傷害的事件還是時有耳聞的。


2016年12月,在廈門舉行的一場國際半程馬拉松賽中,一名參賽者在比賽中途倒地,另一名在抵達終點後倒地,二人經搶救無效,猝死。一場馬拉松比賽釀成兩人死亡的悲劇。

#242 超越自身極限的挑戰自我要不得,由某大企業副主席去世說起 - 天天要聞


2019年10月,在2019龍口國際馬拉松的半程賽道上,跑者張某某在20.5公里處出現身體不適,口吐白沫,緊急施救無效,最終離世。

#242 超越自身極限的挑戰自我要不得,由某大企業副主席去世說起 - 天天要聞


同一個月,在2019荊州國際馬拉松賽上,據現場參賽者透露,半馬跑者張某某在距離終點處100米的位置倒地,儘管醫護人員在一分鐘內進行了急救,但依然未能挽回他的生命。


馬拉松是一項長時間、長距離的劇烈運動,路程基本為數十公里。人在長時間劇烈運動的情況下,心臟耗氧量會增加,心肌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勞損。

當然身體健康的人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一些人可出現動脈硬化或心血管狹窄,這種情況有可能會加重心肌耗氧量。在長跑的過程中,心臟負荷過大,即心肌耗氧量過大,出現心血管痙攣,這種情況下會出現猝死,即心臟突然停跳。

尤其臨近終點的時候,由於參賽者體能接近極限,在終點處,選手容易亢奮,周圍人的鼓勵和叫喊也可能讓其運動超過自身的身體極限,一旦再加速衝刺,心跳加速越快,血氧若跟不上,就會引起心肺功能衰竭,出現心臟驟停的現象。


2

似乎就是近些年,馬拉鬆開始流行起來的。

前些年,各種媒體都在鼓吹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跑步」哲學。他說跑步是一項「孤獨者」的運動。

村上春樹在書里寫了他的跑步動機:

「打算作為小說家度過今後漫長的人生,就必須找到一個既能維持體力,又可將體重保持得恰到好處的方法。」

村上春樹還寫道:

「當受到某人無緣無故(至少我看來是如此)的非難時,抑或覺得能得到某人的接受卻未必如此時,我總是比平日跑得更遠一些。並且,跑的距離長於平日,便是強化了自己的肉體,哪怕是一點點。感到懊惱的話,就用那份懊惱來磨鍊自己好了。」

村上春樹對這種孤獨還是保留了一絲希望:

「不錯,人人都是孤獨的。但不能因為孤獨而切斷同眾人的聯繫,徹底把自己孤立起來,而應該深深挖洞。只要一個勁兒往下深挖,就會在某處同別人連在一起。」


馬拉松實際上背後有著各方利益。

1.馬拉松賽事門檻並不高。有路就行。所以只要一封路,場地就有了。

2.馬拉松運動背後,有著多元的收入。收入包括:轉播權、報名費、贊助費以及紀念品收入等。

3.經濟效應搭配城市形象。體育賽事的開展,可以帶動旅遊、餐飲、住宿、交通、零售等等行業的發展,對於融合體育和旅遊、推廣城市,賽事也都有著很好的宣傳作用。

這些後面的利益,再加上媒體的造勢,運動的推廣顯得自然而然。

實際上,很多人也對於這項運動賦予很多意義。

  1. 有人會提到,耐力、力量和身心等等正向的改變。有人慢慢開始跑,一步一步增加跑量,從2公里到5公里10公里,半程馬拉松和全馬,自己會對變化有所驚訝。而這種變化不僅僅是簡單的跑步距離的變化,還有自己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的變化,以及自己交際圈等等的諸多變化。
  2. 既然跑步是一項「孤獨」的運動,很多人也在跑步的過程中,獨自思考的時間中,更進一步了解自己。
  3. 更進一步,很多人覺得跑步過程會給枯燥繁忙的生活帶來一些不一樣的色彩,會給自己帶來新的朋友。有人講馬拉松精神是超越自我,很多人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做到這一點,還收穫很多感動。

大體而言,馬拉松運動就是一項充滿「正能量」的運動,那些自律的人、敢於挑戰自我和極限的人會一次次跑完終點。

他們值得大眾的讚賞和掌聲。

3

不過我還是要說一下,從事有些高強度運動,還是要量力而行。

1.了解自己的身體。近年來一些跑完馬拉松之後猝死的事件,去世的人中甚至有特種兵出身的人。很多人對自己的身體不夠了解,另外,年紀其實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不能把對自己身體過去的認知套用到現在。

2.賽前做好準備和熱身。以馬拉松為例,賽前補水、碳水化合物以及睡眠等等都非常重要,而在正式開跑之前,必要的熱身也是需要的,以免造成身體傷害。

3.跑步是挑戰自我,不是拚命。

往往很多參與馬拉松的跑者,還有很多是各行各業的精英,最起碼也是平時大家眼中的「自律」的典範,「正能量」的代表。有些人會追求一定要完成,還有人會追求速度等等。

還是那句話,要對自己的身體極限和這項運動可能的風險,有清醒的了解和預判。

如果出現不適,就及時停止,也沒有什麼丟人的。

安全第一、身體第一、生命第一。

4

其實近些年來,有些企業,好像一些知名的科技大企業,在團建或者管理層勵志活動中,經常有這種徒步、競走上十公里或者小型馬拉松。

#242 超越自身極限的挑戰自我要不得,由某大企業副主席去世說起 - 天天要聞


尤其很多一線城市的員工,身處科技企業,已經是996甚至加班時間更久了。

到周末,本來是個放鬆的時間,又被賦予各種「意義」,從事某些高強度的運動,確實讓人身心俱疲。


我還是覺得:及時休息,該認慫認慫,超越自身條件和極限的「自律」或「挑戰自我」要不得。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年中購物「雙促」聯動:5月13日晚8點,京東心動購物季和京東618接踵而來 - 天天要聞

年中購物「雙促」聯動:5月13日晚8點,京東心動購物季和京東618接踵而來

【TechWeb】5月7日消息,京東舉辦「2025年京東618招商啟動大會」,會上宣布年中購物「雙促」節奏:5月13日晚8點至5月28日24點,京東將重磅推出心動購物季活動,消費者可以在京東618啟幕前率先體驗購物驚喜。在這之後,京東618將於5月31日晚8點現貨開賣。今年京東618設置了「開門紅、專場期、高潮期、返場期」四大階段,期間...
華為鴻蒙PC即將登場,摺疊產業鏈再掀波瀾 - 天天要聞

華為鴻蒙PC即將登場,摺疊產業鏈再掀波瀾

在科技領域,華為一直是創新的代名詞。近期,華為又有大動作吸引了全球目光 —— 即將推出鴻蒙PC,這一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科技圈引發廣泛熱議。眾多科技博主如 @數碼閑聊站 和 @超維界 紛紛預測,此次華為鴻蒙PC 產品線將呈現雙驚喜,不僅有傳統設計風格的PC,更令人期待的是一款摺疊PC產品。博主@定焦數碼 也爆料稱...
從圓桌派到2025大會,尹燁的演講始終帶來希望 - 天天要聞

從圓桌派到2025大會,尹燁的演講始終帶來希望

「這知識量和語速對於普通人來講相當於開了腦機介面了」「聽出了雷庫茲韋爾預言的味道」 「科技在發展,也要以人為本,才得始終」 「講的真好,中國需要更多的尹哥」 「最適合年輕人好好自我思考自己該如何把握這個時代的脈搏,跟上這個時代的腳步」 「為什麼偉大不能被計劃,這是因為科學提倡的是無中生有,計劃就是有中生...
「『區塊鏈+調解服務』探索糾紛化解新模式」入選本市區塊鏈創新應用典型案例|法律科技專刊 - 天天要聞

「『區塊鏈+調解服務』探索糾紛化解新模式」入選本市區塊鏈創新應用典型案例|法律科技專刊

4月30日,市委網信辦組織召開上海市區塊鏈發展管理統籌協調機制聯絡員會議,總結交流區塊鏈創新發展工作進展,通報本市區塊鏈創新應用典型案例評選情況並頒發證書。市司法局和徐匯區司法局聯合申報的「『區塊鏈+調解服務』探索糾紛化解新模式」被評為2024年上海市區塊鏈創新應用15個典型案例之一。評選背景為貫徹落實國家區...
聯想的AI野心:用「超級智能體」卡位萬億市場?​ - 天天要聞

聯想的AI野心:用「超級智能體」卡位萬億市場?​

最近兩年,在AIGC(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推動下,各類AI硬體層出不窮,但除了AI PC和AI手機,其他AI硬體幾乎都還未被市場認可。作為全球最大的PC廠商之一,以及旗下還擁有摩托羅拉智能手機業務,聯想顯然也渴望在這輪AI硬體浪潮中,打下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5月7日,聯想集團以「讓AI成為創新生產力」為主題,在Tech World 2...
星海圖雙臂移動平台 R1 Lite 發布,搭載酷睿 i9-12900HK - 天天要聞

星海圖雙臂移動平台 R1 Lite 發布,搭載酷睿 i9-12900HK

IT之家 5 月 7 日消息,星海圖今日發布了全新升級的雙臂移動平台 R1 Lite。R1 Lite 可選上裝 / 側裝雙布局,支持 60cm 臂長 6 DOF A1X 雙臂協同作業,還配有 3 DOF 軀幹、6 DOF 矢量底盤。R1 Lite 搭載了英特爾酷睿 i9-12900HK 處理器、32GB 內存 + 1TB SSD 存儲,IT之家附官方一圖知如
理想汽車回應李想6.39億元年薪:說法不準確 - 天天要聞

理想汽車回應李想6.39億元年薪:說法不準確

紅星資本局5月7日消息,近日,理想汽車(02015.HK/LI.US)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2024年領取6.39億元「天價年薪」衝上熱搜引發熱議。5月7日,理想汽車方面向紅星資本局表示:「『李想年薪6.39億』這一說法並不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