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聽到「智慧城市」時,腦海里會浮現什麼樣的畫面?是自動駕駛汽車;布滿天空的飛行器;穿梭於大樓的高架軌道;還是在虛擬空間里社交互動?
奇點臨近,未來已來。智慧技術不僅改變著社會生活,也深刻影響著城市空間。雖然疫情對生活帶來一些影響,但技術快速推動社會發展的勢頭依然讓人感受強烈。「元宇宙」概念的興起,讓智慧城市再次霸佔「熱搜榜單」。
蕾奧規劃結合近幾年國內外的研究與實踐,從理念、理想、業務、模式、組織及元宇宙六個方面,可以總結出中國智慧城市發展趨勢。
趨勢一:理念發展:從數字孿生走向三元融合
「數字孿生城市」距離現實生活有一些遙遠,但也在慢慢走進我們的視野中。相比於「數字孿生城市」,近年來,智慧城市的「物理空間」、「社會空間」、「數字空間」三元融合發展逐漸成為新的趨勢。
例如:
- 浙江未來社區九大場景包含了「生態化」、「人本化」和「數字化」三個基礎;
- 新加坡未來社區的建設則強調「空間」、「技術」和「行為」三大要素缺一不可的經驗。
趨勢二:理想延續:理想城市的精神理念與空間模式依然具有生命力
現階段,智慧城市概念方案層出不窮,設計更加天馬行空。新設計在創新探索的同時,內涵上依然延續著城市規劃師千百年來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所構建的空間理想和經典範式,例如:
- 雄安新區持續在探索智慧技術與中國傳統城市營造「天人合一」理念的融合;
- 南美洲薩爾瓦多比特幣之城的設計靈感承襲自100年前「田園城市」模型的布局理念;
- 沙特The Line新城顛覆式設計方案外表下,是高科技版的「線性城市」、「步行城市」與「智慧化TOD」模式的融合創新。
趨勢三:業務分層:智慧城市在區域、城市、重點地區和社區單元不同層面的業務更加專業化
智慧城市建設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正在形成不同層次、越來越專業化的業務板塊。
區域層面,「智慧長三角」、「數字灣區」等理念的提出,開始加快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和新興產業的協同。
城市層面,建設「城市大腦」,用創新技術打造智慧能力,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業務受到關注。
社區層面,通過新技術應用提升治理水平,滿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成為重點。
趨勢四:模式轉變:從智慧城市的新建模式走向智慧更新與整治
「大拆大建」時代已落幕,城市進入存量發展階段,智慧技術也正在加速城市的「新陳代謝」。為了滿足更多元的生活需求,老舊小區、社區治理也變得「無微不至」。但也存在投入過高、難以滿足居民現實需求等問題,智慧城市建設仍需在城市更新領域探索出可持續的運營模式。
趨勢五:聯盟興起:智慧城市建設中正在形成跨領域的主體合作聯盟
智慧城市進入精細化、落地化和項目實體化的新階段,更強調不同行業、產業等要素間與居民的有機聯通和功能實現。
智慧城市應用場景不斷地豐富、深化, 互聯網大廠、設計單位、硬體廠商和運營主體形成跨界的合作聯盟正在成為趨勢。
趨勢六:元宇宙的衝擊:大勢所趨?投資風口?商業騙局?還是智慧城市轉型?
彷彿一夜之間,萬物皆可「元宇宙」。不管是跨越未來的明確道路,還是曇花一現的炒作,這一概念對社會發展已經產生了全方位的影響。
元宇宙的理念與相關技術已經開始與智慧城市建設相融合,逐步改變城市的空間形態與生活方式。是未來生活方式的主要載體?還是每個人都會參與的數字新世界?目前,元宇宙帶來的具體影響還尚待討論,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本期總結了智慧城市建設發展趨勢,下期蕾奧規劃帶你走進那些「半路夭折」的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