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中芯國際穩了

2022年09月15日11:37:03 科技 1146

晶元製造業已經進入到3nm製程時代,三星在6月底完成3nm量產後,台積電也會在下半年實現3nm量產。但是和布局高端工藝的做法不同,中芯國際選擇的是28nm成熟製程,加大12英寸晶圓工廠的建設。

在各大巨頭角逐高端晶元的情況下,中芯國際發展28nm製程有怎樣的必要呢?關於28nm,台積電有何布局?

這一次,中芯國際穩了 - 天天要聞

28nm需求擴大,中芯國際選對了

科技巨頭都在追求極致性能的晶元工藝,蘋果,英偉達以及高通等公司,需要使用台積電5nm,4nm這類高端製程生產旗艦級晶元產品。

另外,按照台積電的計劃,台積電將在2023年量產升級版的N3E工藝,客戶對這一工藝抱有很大的興趣。然而高端工藝的發展並不代表成熟工藝過時,反而迎來了更大的造芯熱潮。

這一次,中芯國際穩了 - 天天要聞

很多人對28nm存在刻板印象,認為28nm屬於落後過時,甚至是淘汰的工藝,沒有市場需求,也不具備龐大的市場規模。

其實不然,28nm雖然在高端工藝的發展下顯得黯然許多,但並不意味著28nm就是落後過時的工藝。根據需求的不同,28nm表現出來的價值也是不一樣的。

如果是智能手機行業,28nm的確沒有太大的應用範圍,因為常見的手機SOC晶元都是7nm,5nm製程,甚至未來幾年還會用上3nm製程。

這一次,中芯國際穩了 - 天天要聞

可是現在28nm的需求正在擴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使行業進入到了智能化,數字化時代,對晶元也有了更多的需要,而這類晶元一般使用的都是28nm工藝。另外5G、IOT、AI等新興行業的崛起也促使了28nm有更大的需求。

和高端工藝相比,成熟工藝的應用覆蓋範圍更廣,潛力更大,這些需求條件促使28nm市場規模保持良好的增長。正所謂需求決定市場,中芯國際積極布局28nm的行動屬於順勢而為,在趨勢下,付出和回報定能成正比。

這一次,中芯國際穩了 - 天天要聞

那麼在各大巨頭角逐高端晶元的情況下,中芯國際發展28nm有怎樣的必要呢?需求是一方面,但最重要的是有助於腳踏實地的前行,用取長補短的方式發揮成熟工藝產能優勢。

中芯國際暫時還無法獲得EUV光刻機供貨,但是採購DUV光刻機是沒有問題的。中芯國際曾花費11億美元從ASML手中採購光刻機,其中就涉及DUV設備。用這些設備可以助力中芯國際提供成熟工藝的產能。

這一次,中芯國際穩了 - 天天要聞

有了產能後便能承接更多的訂單,訂單可以帶來營收,再把營收用作研發投入,深耕技術。

所以走適合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選擇。而中芯國際布局28nm之後,這部分的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看來這一次中芯國際穩了。一定可以發揮出積累的成熟工藝產能價值,獲得與付出成正比的回報。

這一次,中芯國際穩了 - 天天要聞

關於28nm,台積電有何布局?

28nm在2015年至2016年迎來行業巔峰時期,彼時市面上的智能手機晶元幾乎都採用28nm工藝。能夠掌握28nm製程的廠商,無一不是行業巨頭。

隨著時間的推移,掌握28nm的廠商越來越多,並且台積電,三星等巨頭有了更多的製程突破,持續引領高端工藝發展,使成熟晶元失去市場熱度。

目前高端晶元在智能手機需求下滑的情況下,產能利用率也在降低。

這一次,中芯國際穩了 - 天天要聞

行業調查顯示,台積電7nm的產能利用率會從100%降低到90%,還會關閉4台EUV光刻機,以節省電力能耗。台積電肯定也關注到了這一現象,估計也會轉移產能重心,把下滑的產能利用率填補到成熟工藝生產線。那麼關於28nm,台積電有何布局呢?

其實台積電手中有不少28nm工廠在建,擴產項目。比如在南京工廠擴產28nm生產線,大幅度提升產能。還有在日本修建一座22nm/28nm工廠,為當地的晶元產業提供支持。

這一次,中芯國際穩了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台積電在總部地區高雄市設立楠梓產業園區晶圓製造項目,該製造項目支持28nm製程,最快在2024年量產。

也就是說,台積電會繼續擴大28nm產能,建設更多的成熟晶元工廠,從而滿足市場需要。只不過這不是一時半會能夠搞定的,台積電把大部分的產能放在了高端製程,想回過頭來發展成熟晶元,未必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這一次,中芯國際穩了 - 天天要聞

而且28nm晶元競爭者眾多,中芯國際積極擴產28nm的舉動,或爭取更大的市場優勢。

總結

台積電作為全球晶元製造巨頭,洞悉行業的能力是非常強的。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承認,忽略了低端晶元的產能,現有的工廠無法滿足低端晶元的需求了。

台積電一定會加大28nm的擴產,但是最終能取得怎樣的效果就不得而知了,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你認為布局28nm有怎樣的必要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布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布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捷豹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