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為什麼撤銷戰略部?

2022年07月13日16:44:26 科技 1527

最近,任正非在與專家委員會秘書處座談會上宣布撤銷戰略部,引起業內一片驚詫。談及原因,任正非表示,華為戰略不能由少數人來決定,而應該是由幾千、幾萬名專家的對撞,來研究未來的方向和走向未來的路徑。因此要撤銷戰略部。

華為此舉帶來不小的衝擊,戰略部的人如喪家之犬,人心惶惶,老闆們也迷茫了:難道戰略不重要了?以後戰略還怎麼搞?更多的人是猜測,也許原因不像表面說得這麼簡單,甚至還有陰謀論的調調。本文整理了各方消息,嘗試做一個系統解答,以下enjoy。


01

背景:華為戰略體系及戰略部


1、華為戰略體系

撤銷戰略部前,華為戰略體系架構如下:

  • 戰略與發展委員會(SDC):隸屬於常務董事會,由公司高層構成,徐直軍常年擔任委員會主任,只做重大戰略決策,不參與日常事務;
  • 戰略研究院:成立於2019年,統籌華為公司創新2.0的落地。側重於5年以上的前沿技術的研究,擔負起華為在未來5-10年技術領域的清晰路標,承擔起確保華為不迷失方向,不錯失機會的重任。通過每年X億美金投入大學,支持學術界開展基礎科學、基礎技術等的創新研究。同時,開創顛覆主航道的技術和商業模式,確保華為主航道的可持續競爭力。董事徐文偉擔任首任院長,現已卸任。
  • 公司戰略部:職能類似大部分公司的戰略部,側重行業業務機會研究和執行管理。部門負責人為公司副總裁級,低於戰略研究院。此次任正非撤銷的就是此部門。
  • 兩大業務管理委員會戰略與MKT:ICT 戰略與Marketing部和 消費者戰略與Marketing部,分別管理2B和2C業務群的戰略,支撐兩大業務商業成功。
  • BG/BU/業務單元/產品線的戰略與業務發展部:屬產品或業務級,為支撐業務單元或產品與解決方案的成功,開展戰略研究與管理工作。
  • 地區部/代表處的戰略與Marketing部:基層組織,基於當地細分市場的洞察,主要做細分市場的精準快速決策。

在上述體系中,戰略與發展委員會(SDC)是核心權力機構,戰略研究院和公司戰略部對其形成支撐,一個負責技術方向,一個負責行業業務方向,二者的分工有點像預研和開發,戰略研究院看得更遠更前沿,公司戰略部比較近,而且更側重商業機會。相比之下,戰略研究院配置更高,很多頂級專家都在戰略研究院,而戰略部主要是MBA們,他們的主要工作不是提出戰略洞見,而是做組織、管理工作,例如戰略情報收集分析、戰略會議組織、畫PPT和執行過程的監控等,換句話說,戰略不是戰略部的人制訂的,他們只是助產士,甚至只是秘書。

而戰略研究院的專家們,則真正可以提出戰略洞見,成為戰略的策源地。但戰略研究院並不是頂級專家的唯一聚集地,科學家委員會、科學家諮詢委員會公司諮詢委員會也聚集了內外形形色色的專家。這些委員會一般都有秘書處,它們負責把技術專家的意見原汁原味地匯總和彙報給SDC決策,形成最終的戰略。總的來說,類似於原本核心權力機構有兩個智囊團,現在要撤銷一個業務口的,擴大另一個技術口的工作範圍,並且還成立了幾個秘書處,作為新的智囊團,來管理更為前沿、開放的戰略前沿工作。如果按照先進性來排名,秘書處第一,戰略研究院第二,戰略部末尾。撤銷公司戰略部,不是整個戰略都不要了,只是撤掉一個參謀機構而已。

華為為什麼撤銷戰略部? - 天天要聞


2、華為戰略部的前世今生

華為戰略部門也經歷了一番演變。早期的華為沒有戰略部,戰略全在任正非的腦子裡,他指哪,下面就打哪,不需要思考。任正非的戰略也只是一個大方向,諸如「未來通信市場三分天下,華為必有其一」之類的願景。

97年,華為與IBM啟動IPD項目後,在研發部下面成立了一個「戰略規劃辦」負責戰略,這個「戰略」不是公司戰略,而是產品戰略,它只研究產品方向。由於方法和能力缺失,戰略規劃辦一度被內部人叫做「戰略鬼話辦」。再之後,IBM和美世指出公司缺少Marketing職能,於是將它和戰略合在一起,成立戰略與Marketing部門,並導入了優秀方法論,但仍然運作不理想,發揮不出應有的功能。時任歐洲區總裁余承東曾經攻擊該部門屁用沒有,任正非說:好,那你來當戰略與Marketing總裁,把它變得有用。余承東硬著頭皮幹了兩年,發現手機大有可為,於是向任正非請命,後來果然創造了神終端的神話。

不過,隨著公司規模越來越大,業務越來越多元,marketing職能越來越力不從心,於是就下放到各BG與地區部,戰略與Marketing部門縮編成公司戰略部,並在2019年分化出戰略研究院,形成目前的格局。


02

動因:華為戰略管理的變局


戰略部走到今天,不是突然被撤銷,一方面有自身不給力、老掉鏈子的因素,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在華為戰略管理的大變局中,逐漸邊緣化,不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1、戰略部老掉鏈子

華為過去幾年過得極為不順利,國際環境突然變得空前惡劣,直接影響到了國內。晚舟被困,晶元被封,國際市場空前被集中性打壓,企業遇到了外部條件變化導致的業績突變。這種突變完全是不可預見的嗎?不完全,至少從特朗普競選開始就已經是大概率事件,戰略部作為前瞻性部門,確實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其導致的嚴重後果足以成為撤銷這個部門的理由。網上有人叫屈了,說戰略部只是一個參謀機構,不應該承擔全部責任,拿戰略部開刀,就像曹操借管糧官王垕的項上人頭一樣。但是,戰略部不是這幾年才這樣,回顧以往的每次風口,華為都是後發,戰略都是後人一步,好在研發太猛,組織能力太強,以至於能後發先至,後來居上。但痛定思痛,戰略部的責任還是很大的。一次也許是偶然,次次這樣,就說明戰略部還真是有問題,也許是能力,也許是機構設置。

不僅如此,戰略部還爆出了花邊新聞,部門總裁被爆出軌生子,不僅拒養孩子,還聯合原配狀告第三者。敢情是總裁太閑了,戰略部工作量太小了吧?因此被裁,倒也不冤。

華為為什麼撤銷戰略部? - 天天要聞


2、戰略管理變局:深入無盡的前沿

在華為已經屹立世界之巔,挺進無人區的新歷史背景下,戰略的主要任務已經不是眼前的苟且,而是詩和遠方。華為的技術引領越來越強烈,以往總是強調以客戶為中心,近年來以技術為中心的論調越來越多了。任正非曾提及華為公司的戰略標準:在距離我們目標二十億光年的地方,投一顆「芝麻」;距離目標兩萬公里的地方,投一個「蘋果」;距離目標幾千公里的地方,投一個「西瓜」;距離目標五公里的地方,我們投「范弗里特彈藥量」,撲上去、撕開這個口子,縱向發展,橫向擴張,產品就領先世界了。挺進無人區的華為,必須提高戰略能見度,僅僅能看到五公里是不行的,必須能看到兩萬公里,甚至二十億光年的地方。

華為為什麼撤銷戰略部? - 天天要聞

科學就是無盡的前沿,只有科學家們才能看得那麼遠,MBA們是不可能的,等到他們看清楚了,黃花菜都涼了,敵人都摸到眼鼻子底下了。因此,戰略洞察的主角,自然就變成了科學家們。任正非強調,必須增強和科學家們的交流,通過網路平台上的全體科學家和專家的交流對撞,秘書處負責引導,歸納,再點火,再歸納。成千上萬人的智慧,給公司未來做戰略輸入。科學家委員會允許「胡說八道」,喇叭口必須大,專家委員會可以「胡說四道」,喇叭口稍微窄一些。層層歸納、驗證之後的洞察,就成為戰略的輸入,前瞻性大大提高。

這些輸入信息誰來處理呢?當然是秘書處,不可能是戰略部。秘書處作為一個開放的、半官方半協會性質委員會的辦事機構,成天與專家們泡在一起,就像運營一個微信群,自然是最先獲得科學家們的想法,而且它們不只是簡單一個秘書,還要對這些想法進行引導、歸納、再點火,激勵思想碰撞,引導真理越辯越明。這個過程不僅僅是技術,也包含行業業務方向的論證,從技術兼容業務很容易,而從業務兼容技術就很難。這些,戰略部的MBA們能做到嗎?即使讓他們進入秘書處,也難以勝任,因為秘書處基本上得是技術專家,才可能和科學家們對話。所以戰略部就逐漸邊緣化了,第一你無法接觸第一手的信息,你也無法加工處理,第二,你的工作被別人順手兼容了,第三,你不具備戰略決策的許可權和能力,所以,最終撤銷,順理成章。

也許有人會說,前半段沒了,後半段戰略的執行管理,不還是得有人做嗎?沒錯,是得有人做,但這是事務性工作,戰略研究院順手就可以兼容了,用不著成立一個部門。而且,當前華為權力下放,計劃、預算、資源等都下放給地區部、BG了,留在總部統籌的也沒啥了。


03

啟示:戰略管理因需而變


也許有的老闆第一反應是跟進,但我勸你還是先冷靜。你和華為的情況不一樣,不能盲目跟風。華為在無人區,你在哪裡?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戰略管理必須和戰略本身相匹配,華為的戰略決定了戰略部要撤,你的戰略決定了戰略部可能還是要保留,甚至還需要加強。很多企業戰略管理的基礎還沒打牢,戰略的流程還沒建好,就別想著學人家無盡的前沿了。

但是不管怎樣,華為還是啟示我們,戰略管理要持續升級,才能發揮出戰略應有的價值。戰略的前端要打開,形成更大更開放的喇叭口;戰略洞察的觸角要更加前移,五公里不夠,就再前移幾千公里;戰略的技術含量要增加,不僅僅是MBA課堂那一套;戰略要不拘一格,不論商業還是技術,不論內部還是外部,都應該卷進來,不僅僅是少數人的自娛自樂。

以上。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為何廠商明知小屏手機呼聲高,還在死磕大屏? - 天天要聞

為何廠商明知小屏手機呼聲高,還在死磕大屏?

目前手機屏幕尺寸,基本去到了6.7寸往上,一部分玩家歡呼,這樣的尺寸帶來了強勁的配置:大電池,快充,超強的散熱。然而,有多少人歡呼就有多少人哀傷,因為大屏手機無一例外的犧牲了作為一款手機最基本的屬性:便攜性,手感和重量。這也是為何小米14明
丰台啟動首屆「村AI+」邀請賽!獎品挺誘人 - 天天要聞

丰台啟動首屆「村AI+」邀請賽!獎品挺誘人

作為「丰台·學子回家」系列活動之一,6月29日,丰台區首屆「村AI+」邀請賽啟動。記者從丰台區獲悉,為了促進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丰台區為優勝團隊準備了百萬級別投資機會和300平方米租金減免等獎勵。
微軟明年 4 月 18 日棄用 WSUS 驅動同步功能 - 天天要聞

微軟明年 4 月 18 日棄用 WSUS 驅動同步功能

IT之家 6 月 29 日消息,微軟公司昨日(6 月 28 日)通過其技術社區發布新聞稿,宣布將於 2025 年 4 月 18 日棄用 WSUS 驅動程序同步功能。WSUS 全稱是 Windows Server Update Services,是微軟公司開發的一個計算機程序,幫助管理員管理微軟產品更新和熱修復補丁,並分發到企業環境中的計算機中。微軟在宣布棄用
打破窗口束縛,多業務一次辦好,上海政務服務中心變身「蘋果店」 - 天天要聞

打破窗口束縛,多業務一次辦好,上海政務服務中心變身「蘋果店」

界面新聞記者 | 楊舒鴻吉界面新聞編輯 | 彭朋自新《公司法》修訂通過以後,公司實繳最新政策最大的變化是註冊資金實繳政策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必須完成實繳。企業工作人員徐小龍(化名)此前並未關注到這一變化,直至經人提醒方才發現這將對公司經營帶來的影響。如何辦理減資?如何變更某一具體事項?去哪裡辦理?懷揣著滿腦袋...
勝利在前方!繼續答題贏大獎 - 天天要聞

勝利在前方!繼續答題贏大獎

世界互聯網大會成立兩周年線上答題活動火熱進行中!廣大網友可通過參與答題抽取價值數千元的口袋雲台相機贏取WIC限定款鍵盤滑鼠套裝還有視頻平台月卡隨機送……豐厚獎品等你來!
Ace3 Pro:在供應鏈漲價浪潮中的價格與性能之爭 - 天天要聞

Ace3 Pro:在供應鏈漲價浪潮中的價格與性能之爭

近日,一加Ace3 Pro發布,作為市場上的新星,其定價和性能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關注。在供應鏈漲價的大背景下,Ace3 Pro的價格定位引發了一系列的討論。本文將探討Ace3 Pro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的定位,以及其對競品的影響。
極氪變成空間大師?全新SUV不學特斯拉,30萬內最大後排? - 天天要聞

極氪變成空間大師?全新SUV不學特斯拉,30萬內最大後排?

先造難度更大的轎車,再造相對輕鬆的SUV。小米造車的選擇,得到了不少讚譽。不過在傳統車企中,這種操作並不算少見。比如極氪汽車,就很難拒絕在極氪007熱銷之後,再推一款定位B級的SUV車型。從近日披露的極氪品牌3年內新車計劃來看,這款SUV最早在今年年底就會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