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 科技助力郵政「三農」惠民服務顯成效

2022年07月08日09:17:21 科技 1960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市分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郵政重慶分公司)積極落實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示範工程(以下簡稱「示範工程」)建設要求,聯合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重慶分行(以下簡稱郵儲銀行重慶分行)召開工作會議,成立領導小組、建立工作機制,明確建設目標和主要工作措施。在鄉村振興、「三農」數字化轉型的工作框架下,發揮點多面廣的服務優勢、四流合一的資源稟賦和多年來服務農村的經驗沉澱,探索運用大數據、「互聯網+」、圖像識別、智能終端等設備技術,創新完善具有郵政企業特色的服務鄉村振興數字普惠金融模式和產品,不斷提升「三農」數字化服務水平,為鄉村振興積極貢獻力量。

觀點 | 科技助力郵政「三農」惠民服務顯成效 - 天天要聞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 重慶市分公司副總經理 張永

堅持四個示範工程打造原則,強化科技賦能推動業務創新

1.科技引領。加快科技對「三農」郵政、金融業務賦能,積極應用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區塊鏈等技術手段,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強力支撐、引領業務創新。

2.協同推進。充分發揮郵政遍布城鄉的渠道和網路優勢,強化「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協同,統籌各板塊的力量,形成郵政全面助力鄉村振興的協同服務體系。

3.數字驅動。強化平台賦能,廣泛連接、融合內外部場景,不斷提升數據獲取提取能力、集成整合能力、價值挖掘能力,構建開放共享的數字普惠金融生態。

4.開放合作。深化與政府、企業等外部平台的合作,積極融合農業農村生產生活場景,通過構建眾多「三農」服務「小場景」,打造「三農」服務「大生態」。

科技賦能渠道建設,提供線上線下惠民便民綜合服務

1.「數字+科技」的線上惠民便民綜合服務。為解決涉農主體農產品缺少銷售渠道,縣鄉村物流體系建設不完善等問題,中國郵政重慶分公司利用郵樂網、郵樂農產品網、郵樂小店等線上平台,提供集電商銷售、農資農技、寄遞和權益服務為一體的線上綜合服務;同時開通線上直播銷售渠道,將田間地頭鮮活的農產品通過移動終端展現在全國各地網友面前,提升銷售效率。郵政線上服務擴大了「三農」領域「線上銷售+線上寄遞」的效率和範圍。截至2022年4月底,為10萬餘家農業經營主體提供銷線上售渠道服務,開展線上直播活動120場,培育發展壯大涉農龍頭企業5000家,助力農產品銷售溢價20%。

2.「網點+站點」的線下惠民便民綜合服務。為補齊農村寄遞物流基礎設施短板,推動農村地區流通體系建設,暢通農村經濟循環、做好農產品出村進城,中國郵政重慶分公司將郵政自有資源(網點)和社會資源(站點)相結合,建設了「網點+站點」的線下三級物流體系。同時,中國郵政重慶分公司擬建立三級物流體系管理平台,通過綜合網、互聯網、移動端等技術對網點客戶數據、站點客戶數據、地理資源數據、農產品數據進行採集,將農村大數據與農業產業鏈融合,涵蓋農產品生產、運輸、流通、銷售等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環節,實現線下物流可視化,提升物流運輸效率。中國郵政重慶分公司以「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支撐為基礎,圍繞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及產業鏈上下游經營主體,聚焦花椒、水稻、蔬菜、家禽等典型農業產業鏈,實現農產品出村進城交易額4.8億元,幫助配送農產品出村進城包裹量超過1.3億件,幫助合作社節約送貨及郵寄等費用1.8億元,服務鄉民達1000萬人次以上,「三農」服務觸角延伸至重慶農村每個角落。

科技賦能場景建設,構建便民平台體系加快服務下沉

1.構建政務便民服務平台。中國郵政重慶分公司創新實施「政務+郵政」新模式,在全國首次推行郵政網點代辦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通過「數據多跑腿、郵政幫跑腿、群眾少跑腿」強化民生服務,不斷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利用大數據、「互聯網+」、圖像識別、智能終端等科技手段有效地連接政府、企業和群眾。中國郵政重慶分公司利用網點布放的智能終端,利用圖像識別等技術將市民需求通過互聯網上傳至政務便民服務平台,平台將收集的數據進行核查、審核等相關處理後,傳遞給政府相關處理系統,政府系統根據從政務便民服務平台上傳的數據信息提供對應服務。截至2022年4月底,479個郵政網點可提供政務服務事項,最多代辦政務服務達到113項;504個郵政網點為市民提供包括繳納交通罰沒款、申領6年免檢標誌、更換機動車行駛證和駕駛證及遺失補證四大項17小項交管服;1680個郵政網點提供代開增值稅普通發票、代徵稅款等服務,代開發票637.93萬張,代徵稅額805.37億元,為500萬以上的市民提供相關服務。

2.構建農村便民服務平台。中國郵政重慶分公司運用互聯網、綜合網、圖像識別、eID等技術打造覆蓋面廣的綜合便民服務平台,吸引社會快遞公司、通訊運營商、水電燃公司、通卡公司等外部企業資源入駐,開展「1+2+N普惠金融服務到村」,向村民提供郵件代收代投、公交卡充值及便民繳費、工業品銷售等綜合便民服務的同時還提供集社保辦理、匯款取款於一體的普惠金融服務。實現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社保代扣找發、養老保險待遇領取資格認證、靈活就業人員公積金繳納、預約挂號等「一攬子」便民服務,助推公共服務資源下沉,促進普惠金融與公共服務互相賦能。截至2022年4月底,累計交易量達1417萬筆,交易金額超12億元,累計為228萬人提供社保卡服務。

科技賦能產品建設,打造便捷高效的「金融+理財」產品

1.提供供應鏈金融產品。中國郵政重慶分公司利用「自營+代理」的獨特優勢,圍繞農業產業鏈上下遊客戶、個體農戶需求,持續推動移動支付在便民場景的廣泛覆蓋,加大偏遠農村金融服務支撐力度,為廣大涉農客戶提供豐富的個人及對公金融服務。對接引入外部農業農村大數據,基於客戶信息數據進行系統自動評分評級,利用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實現農業產業龍頭企業與上下游中小企業間「多級信用可信傳遞」,將系統提取的信用評級高的客戶推薦給郵儲銀行重慶分行,為農業鏈條農業經營主體提供便利的供應鏈金融服務產品。截至2022年4月底,中國郵政重慶分公司推薦的客戶獲得郵儲銀行重慶分行發放的普惠型金融貸款超過200億元。

2.提供惠農理財產品。郵儲銀行重慶分行圍繞「普惠性、精準性、安全性」三個原則,做好「三農」客戶分層分級,根據客戶特點推出針對農村的特色「郵銀財富惠農」理財產品。中國郵政重慶分公司通過理財產品覆蓋廣大縣域農村客戶,全方位滿足鄉村客戶的多樣化理財需求。截至2022年4月底,中國郵政重慶分公司銷售惠農理財產品20餘期,銷售額近2000萬元。

科技賦能數據建設,夯實鄉村振興大數據支撐

中國郵政重慶分公司與農村政務、農村公共繳費、農村「三資」、農村產權交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直報系統等平台對接,引入可信任、可溯源的數據資源。以信用村建設為抓手,通過外部接入、線下採集、內部挖掘等多渠道,整合數據資源,建立覆蓋大部分行政村和農戶的數據集成平台,開展行政村和農戶的多維度數據畫像,為主動授信、業務營銷提供數據支持。在農產品豐收之前,提供產品預售服務,極大地為農村經營主體解決了「銷售難和寄遞難」的問題。截至2022年4月底,已建立3.8萬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3萬家家庭農場和31萬農戶的基本信息和產業結構信息資料庫,精準分析180餘項客戶信息和潛在需求,精準提供差異化服務。

科技賦能風控建設,提升「三農」金融數字化風控水平

中國郵政重慶分公司堅持統一的數據標準,強化客戶數據錄入管理。豐富種植、土地、補貼、農機、納稅等三方數據,全力彌補風險數據不足的現狀,減少對人工採集的依賴,強化數據自動化採集和定期開展存量數據治理。同時中國郵政重慶分公司建立模型問題反饋機制,實時對線上融資產品風險模型進行迭代升級。堅持先試點後推廣的原則,做好評估驗證。細化風控規則,逐步研髮針對不同涉農客群的風控模型。強化對業務流程和風控流程的數字化監控,並優化平台預警功能,提高反欺詐、反洗錢等模型的精準度,加強客戶風險事件的識別與分析。

中國郵政重慶分公司將繼續在便利農民生產生活、帶動農業現代化轉型升級、提升農村金融服務質效等方面釋放強大效能,為推進鄉村振興增添新動力。


(欄目編輯:楊昆樺)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微信右上角的加號,原來這麼好用,隱藏著4個實用功能 - 天天要聞

微信右上角的加號,原來這麼好用,隱藏著4個實用功能

微信右上角的加號原來這麼好用,還隱藏著四個實用功能,真的是太好用了。在使用微信聊天的時候會發現在聊天頁面右上角有一個加號,平常都知道打開之後可以掃一掃付款,也可以掃一掃添加好友。除了這幾個用途之外,其實右上角的加號還隱藏著四個非常實用的小功
最後的幻覺:小米為何仍不肯離開印度? - 天天要聞

最後的幻覺:小米為何仍不肯離開印度?

撰文 泰坦在全球化與地緣政治交織的棋盤上,小米正在印度進行一場越來越艱難的「持久戰」。面對印度政府的高壓政策、巨額罰款和持續的技術圍堵,小米的處境已形同「戰略圍困」。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儘管盈利被嚴重壓縮、市場份額下滑、前景黯淡,小米依然沒
央視曝光:大眾點評給刷好評開綠燈 - 天天要聞

央視曝光:大眾點評給刷好評開綠燈

記者接到消費者反映,他們在網路平台上吐槽某商品不好用的差評帖,莫名其妙就消失了。並且發現在好多直播電商平台的差評區里,充斥的竟然都是各種好評和誇誇帖。究竟是誰,在互聯網各大平台上操控輿情,興風作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