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不斷,華為5G再遭美國抵制,前景難道真的一片黑暗?手機在海外市場的份額不斷下跌,華為的未來究竟會怎樣發展?不少用戶表示,華為新推出的P50價格有些過分,在自己大力宣傳5G的時候,推出一個售價這麼高的4G手機,任正非到底在想什麼?華為還值不值得我們國人支持?今天就聽我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截止到現在,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已經兩年有餘了,而就在近日又傳出了一則消息,羅馬尼亞總統簽署了一份法案,跟隨美國大哥腳步一起禁止華為的5G通訊網路建設,雖然在疫情的衝擊之下,老美的各方面實力有所下降,但我們不得不承認,他們的手段還真的是層出不窮,不斷對其他國家進行威逼利誘,聯合眾小弟抵制華為,這是否讓華為的5G國際市場處處受阻呢?
從相關機構的移動通信設備市場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出,在美國瘋狂地打壓之下,中國通訊廠商依然在全球5G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2021年第一季度,華為在全球移動基礎設施建設中,所佔的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一,愛立信和諾基亞緊跟其後,和華為一樣是國企的中興排在了第四名的位置,這就讓人有點意想不到了,中興的市場份額竟然有如此大的提升,隱隱有著趕超諾基亞的勢頭,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華為和中興聯手搶佔了,全球一半的市場份額。
其次,在5G新空口設備發貨量排行榜上,華為依然是穩居第一,但這次後面不再是愛立信,而是中興。可能有些朋友不太了解,新空口設備到底是什麼東西,簡單來說指的就是,手機和基建之間的新型通信鏈路,在5G通訊網路建設時,新空口設備是最關鍵的一環,而華為和中興霸佔排行榜第一和第二,就意味著我們中國依然在5G領域甩開了其他國家。
在5G核心網路設備營收排行榜上,華為第一、中興第二,這樣看來,全球一半以上營收都被我國收入囊中,結合上述幾個排行榜,大家不難看出,中國廠商在世界5G通訊領域中依然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華為,各個方面都是第一,中興也絲毫不落後,一直在憑藉自己的努力完成趕超,所以,雖然華為手機在海外不斷被禁止銷售,但我們的5G發展形式依然一片大好。
畢竟在美國實行晶元禁令以後,華為也開始轉變思路,進軍其他高科技行業,像是無人駕駛新能源汽車,極狐阿爾法S的問世,就對美國的新能源汽車領域發起了挑戰,各項性能遠超老牌企業特斯拉。
綜上所述,華為在5G領域處處都是第一,地位沒有任何國家可以撼動,像是英國、澳大利亞,還有今天提到的羅馬尼亞,不過是想抱緊美國大腿的小丑罷了,他們禁止華為通訊設備的構建,實際上對我們沒有太大的影響,畢竟技術的先進性在這裡擺著,其他國家也不是傻子,用誰的,不用誰的,他們自己也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在未來的5G世界中,華為必然會扮演領軍者的角色。
截止到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已建成的5G通訊基站已經多達81.9萬個,佔到了全世界的7成以上,而我們中國獨立的5G通訊網路,也為以後的萬物互聯打下了基礎。
既然說到了萬物互聯,我們就可以談下一話題了,那就是華為為何會接受高通重新為自己提供4G晶元?並且還推出了搭載它們的P50。
其實華為明確知道,美國允許高通恢復供貨其實就是一個陷阱,因為他們意識到,在對中國實行晶元斷供之後,讓我們的自主研發意識覺醒,各大企業和研究所不斷完成突破,中國芯的崛起指日可待,而這一局面是老美不願意看到的,一旦中國實現了晶元自給自足,那麼美國半導體企業將無法再瓜分中國市場的龐大利潤,因此為了讓華為等企業重新對美國產生依賴性,他們才會讓高通恢復供貨,不過提供的晶元都是4G範圍內的。
任正非心裡對老美的意圖其實一清二楚,不過最後還是選擇委屈自己,使用了高通4G晶元,在5G時代推出了4G手機——華為P50。之所以會這麼做,就是為了讓使用鴻蒙生態系統的用戶增加。
相信不少朋友都知道,華為的目標是成為社會的「賦能者」,實現未來的萬物互聯,而鴻蒙生態系統就是實現萬物互聯的基礎,這樣說的話,可能大家就已經猜到了,使用搭載鴻蒙系統產品的用戶越多,那麼其他的廠商就會願意來鴻蒙系統上開發軟體,提供自己的服務,這樣就能更好的實現萬物互聯,所以就算華為再不願意,也必須做出這一矛盾的舉措,在5G時代推出4G手機。
現在人們在網上瀏覽關於華為的信息時,能夠很明顯地看到,關於華為的評價,兩極分化往往非常嚴重,支持的人力挺,不支持的人從各方面狂踩,對於這些,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我只想說,不管是喜不喜歡華為,我們都不能忽略一點,華為作為一家民族企業,憑藉一己之力和美國對抗,將西方的構建的技術壁壘逐漸打破,這已經足夠值得我們尊敬了,你可以不用華為,不去為它發聲,但也希望你不要去貶低它。
大家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喜歡別忘了點贊、分享加關注,我們下期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