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付瞰
8月28日下午,有網友發現,QQ音樂平台上的新歌、專輯等需要在線購買的產品已經被「限制購買」。
極目新聞記者登錄QQ音樂後證實,自己賬號「已購」欄下曾經購買過的專輯和單曲,點擊「繼續購買」鍵時會跳出「你已經購買過該專輯」彈窗並無法繼續操作。而在一天前,記者嘗試「繼續購買」時平台的提示還是:「你已經擁有了此專輯,確定購買嗎?」
從可以無限次購買一張專輯,到一個賬號僅可購買一張,QQ音樂的這項變化跟新浪微博下架超話明星排行榜一樣,都是國家開展「飯圈」亂象治理大背景下行業做出的反省。
這種改變一度讓不少普通路人詫異:一首歌而已,至於「限制購買」嗎?他們可能想像不到,當平台的誘導消費和不理智的粉絲相遇在一起時,會產生怎樣荒誕的結果。
「少喝一杯奶茶」,給哥哥買歌
5張起步、上不封頂促成天文數字銷量
2021年4月13日,經由偶像選秀節目《偶像練習生》「C位」出道的歌手蔡徐坤發行專輯《迷》。來自QQ音樂「巔峰暢銷榜」的記錄顯示,《迷》上線後以1小時56分25秒的速度刷新了QQ音樂平台「殿堂史詩唱片」銷量等級認證記錄。「殿堂史詩」是什麼級別?極目新聞記者查詢後發現,唱片銷售額需達到5000萬!
不到兩小時,銷售額5000萬。上線三天後,售價26元人民幣一張的《迷》就賣了250萬張。截至8月29日,《迷》在QQ音樂賣出323.8萬張,銷售總額約為8419萬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極目新聞記者還發現,這張4月發行的專輯共有11首作品,但直到現在,《迷》只放出了5首歌,剩下不知什麼時候才可以面世的6首歌里,有5首甚至連名字都沒取。


一張還有一半歌曲尚未發行的專輯賣出了323.8萬張,意味著有323萬人在聽或者等著蔡徐坤的歌?當然不是。在豆瓣,《迷》的打分人數僅為6416人,差別如此巨大的數字背後,只是「粉絲沖銷量」的縮影。
大多數人並不了解,音樂作品的商業售賣早已成為粉絲集資、應援、打投、攀比的代表性領域。在接受極目新聞記者採訪時,不少追星女孩都表示,在偶像發行單曲、新專輯前,「少喝一杯奶茶,少吃一頓火鍋」成為粉絲群中流傳最廣的口號,「一張單曲3塊錢,少喝一杯奶茶可以給哥哥買5首歌,少吃一頓火鍋可以給哥哥買30首。」
「散粉」買歌5首起步,在微博擁有許多粉絲、掌握一定話語權的「大粉」們就得買更多,「一般是幾百首起步」,而那些在公開場合拍攝明星再將圖片整理成PB(飯圈術語:寫真集,picture book的簡稱)售賣的「站姐」們則需繼續「加碼」,「可能是按哥哥們的生日數字乘10,總之越多越好。」一位受訪的追星女孩透露,每到此時,有些粉絲還會自動組成巡邏小隊,看哪些大粉和站姐買得不夠,有沒有「返(購買鏈接)圖」。此時,明星後援會往往還會向粉絲集資合力購買專輯或單曲,這個級別購買的數量,幾乎都是十萬張起步。
賣得多,就是哥哥的「排面」——包括QQ音樂在內的音樂軟體每周、每月、每年都會給出銷量榜單,還有「史詩唱片」「白金史詩唱片」「殿堂史詩唱片」這樣的認證等著粉絲去「闖」。買多和買少,平台給予的待遇還不同。《迷》的專輯活動中,購買兩張以上專輯可以享受「銘牌福利」,購買3張以上可以解鎖特別掛件,此前,單人購買量前十的粉絲還會出現在頁面上,供人「膜拜」。
「數字公會」玩法掀起的攀比也是刺激專輯銷量的好手段,這種「公會」在同一明星的同一張專輯下,允許粉絲形成不同的小組,而「公會」榜單也按銷量排名,「兩個公會之間不』對付』的話也會不斷攀比銷量,畢竟誰都不願意被誰壓制。」極目新聞記者發現,目前,除每個賬號只能購買一張專輯外,QQ音樂已將銷量榜單和公會功能關閉。
視頻網站的打投花樣也不少
400年的尊貴VIP會員你見過嗎?
重複消費不僅僅存在於音樂平台。採訪中,追星女孩莎莎就告訴極目新聞記者,視頻網站誘導粉絲、網友消費的手段更是層出不窮。
今年2月,《山河令》(目前已因張哲瀚事件下架)在優酷視頻開播,最初的播出計劃是周一到周五每晚更新一集。開播4天後,該劇有了話題,優酷視頻便順勢推出「追更吧!山人」活動——粉絲可在特別開闢的活動頁面投出「琉璃甲」,滿6000萬琉璃甲,《山河令》周六就可更新;滿一億琉璃甲,《山河令》周日便可更新。


道具「琉璃甲」怎麼來?規則也很清晰:每看10分鐘正片得10塊,買一張優酷視頻季卡得130塊,買半年卡得260塊,買1張年卡得520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想要完成1億塊琉璃甲的目標,光靠看劇根本不可能,不少粉絲和網友變開始購買優酷會員。到活動真正通關時,有網友發現,排在活動最前排的網友貢獻了10萬多琉璃甲——光這一個人,就買了200年優酷會員!
而當時買了十年、幾十年優酷會員的粉絲更是不少。8月20日,《山河令》被優酷下架,有網友就在微博表示,「心疼那些沖琉璃甲充了幾十年會員的韭菜。」

其實,十年、幾十年、200年都不算多。在粉絲屆,1998年出生的愛豆李希侃,其後援會曾經創造了一個「奇蹟」,去年,為了幫參加優酷選秀節目《少年之名》的李希侃成功出道,「李希侃粉絲後援會」賬號將優酷視頻會員續費到了2429年——整整409年之後!當時,有網友特別不能理解,「400年後優酷還存在?這個賬號,李希侃粉絲後援會是準備留給子子孫孫好幾代人享用嗎?」

如果說,人氣榜單的打投,浪費的是粉絲甚至是未成年人的時間,那音樂等銷量榜單的背後,浪費的則是粉絲甚至未成年人的金錢。
8月27日,中央網信辦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飯圈」亂象治理的通知》第七條提到,不得誘導粉絲消費,其中特別提到,對明星藝人專輯或其他作品、產品等,在銷售環節不得顯示粉絲個人購買量、貢獻值等數據,不得對粉絲個人購買產品的數量或金額進行排行,不得設置任務解鎖、定製福利、限時PK等刺激粉絲消費的營銷活動。
而28日QQ音樂「限制購買」的做法,顯然是對這個通知的回應。極目新聞注意到,通知中除了「專輯」,也特彆強調了「其他作品」和「產品」,因此,這一條規定同樣適用於影視作品甚至是明星代言的商品。目前,網友們也普遍關註:其他平台會改變曾經大量誘導式消費的做法嗎?遺憾的是,除了QQ音樂,極目新聞發現,另一家音樂平台巨頭網易雲音樂,目前依然可以同個賬號購買多張專輯。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