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將直拍正膠打法改為直拍反膠打法的代表性人物,郗恩庭可以說是一代球迷們非常喜愛的運動員了。在中國乒乓球隊陷入低谷期的那段日子裡,郗恩庭不斷地尋求突破,他想要用自己的力量來改變國乒內部低迷的境況,最後他成功了。
郗恩庭曾獲得過第32屆世乒賽男單冠軍,而在退役後他又成為了國乒男隊的主帥。無論是作為運動員還是作為教練,郗恩庭始終都堅持著對乒乓球的一片熱忱。為了中國乒乓球事業的發展,郗恩庭奉獻了自己的人生,而他和乒乓球之間,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郗恩庭是我國乒乓球歷史上第三位獲得男子世界單打冠軍的運動員,他和乒乓球之間的緣分,也從少年時期就開始了。郗恩庭來自河北,出生於1946年的他,在13歲時進入了一所業餘體校練習乒乓球。儘管和一些球員比起來,郗恩庭接觸乒乓球的時間有些晚,但他的天賦異稟和刻苦訓練卻讓他在很短的時間裡成為了體校有名的運動員。
一開始郗恩庭練乒乓球時,家裡人都不贊成,特別是郗恩庭的父親,反對的聲音最大。他想讓兒子「子承父業」當一名醫生,可郗恩庭就認準了乒乓球這條路。後來家人看著如此執著的郗恩庭,也就同意了他的選擇,1950年,郗恩庭加入河北省乒乓球隊。省隊的訓練要比體校更嚴格也更專業,已經拿了少年組單打冠軍的郗恩庭,在剛進入省隊時很不適應。但好在他聰明好學又肯下苦功夫,經常很晚了還待在訓練館裡,並且還記了好幾本密密麻麻的筆記,所以他的進步就非常快。
1965年,郗恩庭如願以償進入國家隊。他深知自己雖然來到了國家隊,但和頂尖球員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他從來都沒有鬆懈過對自己的要求,訓練也比在省隊時更刻苦。一直以來郗恩庭都是直拍打法,他憑藉著極具個人特色的殺手鐧,也就是變化莫測的發球、令人驚嘆的推擋以及旋轉和速度兼具的弧圈球,成為了當時國乒男隊的種子選手。1971年,郗恩庭迎來了他運動生涯中第一次世界級別的比賽。
在第31屆世乒賽中,初出茅廬的郗恩庭表現十分突出,他的心態很穩定,絲毫沒有第一次參加世界大賽的緊張,最後郗恩庭在男子單打中獲得一枚銅牌,同時他也幫助國乒男隊拿下了團體金牌。獲得兩枚獎牌的郗恩庭讓很多人對他刮目相看,但郗恩庭本人卻十分虛心,他總結了比賽過程中的失誤和不足,也明白了自己為什麼會輸。
隨後在教練的指導下,郗恩庭改變了長久以來堅持的打法,將直拍正膠打法換為了直拍反膠打法。面對幾乎是從頭再來的改變,郗恩庭內心實際上並沒有十足的把握,但他性格中的倔強和不認輸,始終在支撐著他。就這樣郗恩庭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中,終於熟練掌握了反膠弧圈球的打法,而他也迎來了第32屆世乒賽。
這一次郗恩庭信心滿滿,他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拿男子單打冠軍。一路過五關斬六將的郗恩庭在決賽中仍保持著高昂的狀態,他用一枚男單金牌,向全世界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也證明了中國乒乓球隊的強大。郗恩庭帶著金牌回到了祖國,迎接他的是無數球迷的鮮花和稱讚。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也捍衛了國乒的榮光。
1976年,已經退役的郗恩庭轉型成為國乒教練。他用自己多年的經歷和經驗,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輕隊員,其中陳龍燦、陳靜以及韋晴光三人還獲得過奧運會的金牌。1990年,郗恩庭擔任國乒男隊總教練,繼續在這個領域發光發熱。後來郗恩庭曾到過好幾個國家執教,包括法國、日本、墨西哥還有南斯拉夫等等。其中在日本執教時,日本還極力邀請郗恩庭加入日本國籍為其效力,但郗恩庭毫不猶豫地就拒絕了,他說他是中國人,他只效力於自己的國家。
在國外待了多年的郗恩庭最後回到了國內,並且還擔任了2008年奧運會的火炬手,只是年齡越來越大的他,也在飽受疾病的困擾,2019年,73歲的郗恩庭因胸腔主動脈破裂而不幸逝世,無數球迷為之痛心。一代國乒功勛人物就這樣永遠地離開了,但人們永遠都不會忘記,他為中國乒乓球事業的發展做出的貢獻,他永不服輸的體育精神也會一直激勵年輕一代的運動員,指引他們攀向更高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