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危受命,卧薪嘗膽,看中國「鐵榔頭」到底有多硬?

郎平中國女排原主教練,也曾經是中國女排的優秀球員。

1960年,郎平出生於一個普通家庭。在父親的影響下,她從小就迷上了排球。1973年,13歲的郎平進入北京工人體育館少年體校排球班,1978年正式入選國家隊,成為中國女排的得力戰將。

20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在國際排球比賽中創造了輝煌的「五連冠」,郎平作為主力隊員參與了其中的四次比賽。在賽場上,她技術突出、作風頑強,被譽為「鐵榔頭」。

1986年,郎平正式退役。此時的中國女排在國際巔峰賽場上的光輝歲月告一段落,而郎平本人也來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生轉折點。

郎平曾說:「我不能躺在冠軍的獎盃里,吃一輩子的老本。我得重新學習本領,重新開始生活,必須把自已看成一無所有。我前面的路是零,一切從頭開始,一步一步地再開闢一條新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她放棄了進機關的機會,作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自費出國留學,攻讀體育管理學碩士。

1995年,郎平在國外的事業和生活逐步穩定,處於低谷期的中國女排給她發來了「救急令」。一句「祖國需要你」,讓即平義無反顧地回國執教。在她的帶領下,中國女排的狀態迅速回升,獲得了1996年奧運會銀牌和1997年亞錦賽冠軍。1999年,由於健康原因,郎平辭去中國女排主教練職務,再次赴國外生活療養。

2013年,郎平再度臨危受命,回國擔任中國女排主教練。沒有豪言壯語,只有卧薪嘗膽,郎平帶領女排的姑娘們開始了艱難刻苦的訓練。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中國女排在時隔12年後再度奪冠,續寫了20世紀80年代的傳奇。

作為排球運動員,郎平在她的運動生涯中獲得了成功,成績輝煌;作為排球教練,郎平在她的教練生涯中也取得了成功,帶領國家女子排球隊多次奪冠。郎平深知,自己擁有的一切榮譽都是排球和賽場帶來的,她認定自己人生的價值和樂趣就在排球運動當中。即使退休了,郎平仍發揮著餘熱,為宣傳女排精神、推動青少年排球運動發展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