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是張稀哲的生日,國安隊和中國國家隊都向這位技術最好的本土球員送上了生日的祝福。
|中國國家隊也向張稀哲送上了祝福
提起張稀哲,很多球迷記憶里肯定會顯現出的是2010年同河南建業的那場比賽,19歲的張稀哲首次代表國安首發就獨中兩元,這也就預示著,這個瘦弱的少年,必然將成為國安歷史上的一個傳奇。
誰也沒有想到時間過得這麼快,一晃11年過去了。張稀哲已經不再瘦弱,他已經30歲了。
|張稀哲首秀梅開二度
馬季奇和羅斯與張稀哲一起慶祝
可以說,張稀哲是當今中國足壇技術最好的中場球員,縱觀中國足球的歷史,張稀哲不敢說前無古人,但絕對是後無來者了。
僅從職業化以來來看,在技術型中場這個位置上,職業化初期的「南彭北曹」號稱經典,隨後崔殷澤激活了高仲勛,成為了中國隊的發動機。在此之後,技術型中場也就是邵佳一和陶偉兩位國安前輩還有些特點,其他球員不值得一提。
現在的國家隊隊長蒿俊閔是張稀哲之前倒數第二個技術型中場,不過,蒿俊閔是邊前衛出身,他的人球結合是中國本土球員中的翹楚,只是後來隨著年齡增大開始往中場中路移動,承擔起了組織進攻的責任。
|張稀哲與蒿俊閔
之所以說蒿俊閔是倒數第二個,是因為還有一個倒數第一,就是張稀哲的隊友朴成。朴成的腳下技術強於張稀哲和蒿俊閔,甚至強於他的前輩高仲勛,但朴成的傳球視野不夠開闊,最關鍵的是,朴成曾經一度蹉跎,身體傷病讓他無法達到名帥布拉澤維奇預言的高度。
張稀哲比朴成小2歲,比蒿俊閔小4歲,在他之後,中國足壇就再也沒有技術型的中場了。
這其實也符合世界足壇的發展趨勢,在現代足球里,前腰的位置屬性幾乎消失殆盡,技術組織型的中場也同樣要具備防守和接應的能力。
事實上,現在的張稀哲球風也發揮了很大的改變,他從過去的AM,變成了如今的CM,雖然還是在中場中路活動,但位置相對靠後,傳球的發起點也相對靠後。
已經30歲的張稀哲,爆發力和靈活性確實比少年時代有所下降,但身體對抗能力有所提升,防守的位置感和對比賽的閱讀判斷更加準確。所以,現在的張稀哲,不再是剛出道時的進攻型中場,也不再是巔峰期的左前衛或者左前腰,而是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組織型的中前衛。
|隨著年齡的增長,張稀哲踢球的風格也發生了變化
帕切科時代,在433的體系下,張稀哲踢得很彆扭,在三中場的位置上,他不如朴成的作用大,主要體現在跑動接應的意識和防守的作用。那時候的張稀哲,更喜歡憑藉聰明的跑位和靈巧的技術完成門前的最後一傳或者最後一擊。
而現在的張稀哲,最適應的可能就是三中場。熱內西奧讓他和費爾南多、李可搭檔中場,在亞冠賽場踢出了非同一般的效果。
而這樣的蛻變,恰恰與克羅埃西亞巨星莫德里奇相似。這也是一個從前腰像組織者轉型的典型例子。
在比利奇擔任克羅埃西亞國家隊主教練的時候,莫德里奇是比利奇最信任的球員,他曾經說過,莫德里奇在國家隊的地位是毫無疑問的。莫德里奇在青年隊的時候就被當時執教克羅埃西亞青年隊的比利奇提前2歲招入麾下。
|比利奇和莫德里奇從克羅埃西亞U21到成年國家隊
起初,莫德里奇也是前腰球員,但隨著時間的推演,他變成了一個中場全能的組織者。
比利奇第一次帶領克羅埃西亞國家隊出征歐錦賽的時候,莫德里奇還屬於前腰球員的屬性更多些,等四年後他們再次出現在歐錦賽賽場的時候,莫德里奇已經變成了中前衛,他的身旁也有了後來的搭檔拉基蒂奇。
|Luka Modric & Ivan Rakitic
比利奇會把張稀哲當做國安的莫德里奇嗎?如果是,那麼誰是國安的拉基蒂奇呢?國安的中場外援和歸化橫行,張稀哲的位置始終無法確定,這應該是比利奇面臨的最大功課。
莫德里奇改踢組織型中場後,在30歲以後終於成就一番霸業,張稀哲如今也30歲了,他能夠在比利奇手下,像莫德里奇一樣嗎?希望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