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哈登被送至籃網的交易塵埃落定之後,或許大多數人第一時間的想法並不是「聯盟又誕生了一支超級球隊」或者「總冠軍被籃網預定了」,而是「為什麼要交易勒維爾和阿倫?」以及「哈登和歐文應該如何共存?」,換個角度說,就是肯定語氣變成了疑問語氣,坐擁這樣一套看似豪華卻並不合理的陣容,作為菜鳥主教練的納什確實有的忙了。
雙核時代的異類,三巨頭還有生存的空間嗎?
曾幾何時,一支NBA球隊想要成為冠軍競爭者,三巨頭就是固定標配,從波士頓三巨頭開始,再到熱火三巨頭,直至最近的「海嘯三兄弟」,由於三名功能各異的超級球星牢牢支撐起了球隊的基礎體系,在保證下限的同時,也能極大程度地拔高球隊的季後賽上限。
不過隨著三巨頭模式越來越普遍,加上球星的薪資給球隊增加了太多的負擔,雙核帶隊的模式逐漸成為了時代的主流,諸如詹姆斯和濃眉哥坐鎮的湖人、小卡和喬治帶領的快船以及「雙探花」領銜的凱爾特人都是典型的例子,而杜蘭特和歐文的組合也屬於潮流中的一員,不過如今哈登的加入打破了原先的平靜,讓籃網一躍變身為雙核時代的超級異類。
那麼三巨頭模式在如今倡導健康建隊的大環境下,還有多少生存空間呢?一方面球星的堆積勢必導致球權總量不夠分配,尤其是大家都能持球的前提下,誰才是第一支配者將成為避無可避的問題,另一方面,組建三巨頭會擠壓輪換陣容的發揮餘地,勒維爾本賽季場均18.5分4.3籃板6.0助攻,阿倫則是場均11.2分10.4籃板,這一內一外的年輕球員一走,即便換來了三屆得分王哈登,也掩蓋不住輪轉陣容質量大幅度降低的事實。
所以綜合來看,即便蔡老闆財大氣粗,願意一擲千金去豪賭一把,也無法將籃網打造成類似「宇宙勇」一樣的無解強隊,三巨頭這種過氣的模式,確實還不如兩名實力頂級的球星並肩而立來得更加實在,至少球星之間的個人關係能夠得到更加有效便利的協調。
在兩大MVP面前,「庫里化」成了歐文唯一的路?
由於失去了阿倫和勒維爾,籃網想要保持球隊戰術體系的層次分明,必須將三巨頭進行功能的分割和重組,杜蘭特和哈登都是MVP獲得者,同時也都獲得了多個得分王的頭銜,從個人能力來看,歐文顯然處於下風,後者想要以外線第一核心的角色存在於球隊體系中幾乎是沒有可能的,按照宇宙勇的歷史經驗來看,「庫里化」是他唯一能走的路。
眾所周知,當初勇士隊之所以能夠實現球星之間的完美共存,就是因為科爾做到了將他們的功能均衡分布到球場每一個角落,湯普森投籃、格林組織、杜蘭特終結,庫里則像萬金油一般哪裡不足補哪裡,歐文是有無球能力的球星,他的投籃和控球技術都不會比庫里更差,在有哈登控球組織的情況下,他只要不主動去爭奪球權,那麼籃網完全可以正常運轉下去。
當然,現在的歐文還在為自己的「宏大理想」而奮鬥,如果他未來繼續缺陣的話,那麼僅僅依靠哈登和杜蘭特的雙人組合,籃網確實更像是一支健康合理的強隊,如果歐文想通了要回歸賽場,相信籃網管理層也會保險起見,默默將其放入交易貨架,換句話說,他們本賽季最終的成功與否,恐怕都必須得看歐文在過程中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