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經開區」轉型,為何瞄準這個賽道? | 智庫

2025年04月13日09:40:19 體育 2710

每經記者:黃宗彥    每經編輯:楊歡

「最強經開區」轉型,為何瞄準這個賽道? | 智庫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蘇州工業園區新聞中心

「蘇州工業園區的未來,是一個由esg引領的高質量發展的未來。」2024年發布的全國首部區域esg白皮書——《蘇州工業園區可持續發展(環境、社會、治理)白皮書》中,關於未來藍圖的描繪,即是上面這段話。

彼時,正值蘇州工業園區開發建設30周年,園區一口氣落地了《esg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及12項配套政策,意味著這個連續八年位列綜合發展水平第一的國家級經開區正式開啟esg系統化實踐之旅。

所謂「esg」分別指向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起初關注集中在投資領域和企業範疇,而後以人為中心的「城市esg」概念應運而生,從宜居環境、社會和諧和城市治理等角度,助力城市探索適合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經有至少6座城市(上海、北京、蘇州、邯鄲、廈門、深圳)先後發布esg相關行動計劃,但以經開區為主體「吃螃蟹」的,蘇州工業園區是第一個。

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什麼要大力踐行esg?esg能為蘇州工業園區帶來什麼?這一年以來都有哪些進展?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正在為中國的更多城市及其經開區,提供轉型的參照。

esg重構 催生經濟新增長點

作為全國最早一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蘇州工業園區從1994年5月誕生之日起,就埋下esg的種子。比如,園區以「產城融合」為核心定位,實行「先規劃、後建設」,摒棄了單一發展工業的模式,契合了可持續發展理念。

蘇州工業園區的成長軌跡驗證了發展模式的成功。商務部年初公布的信息顯示,蘇州工業園區連續9年位列中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第一;2024年進出口總額第一;實際使用外資排名第四……

不過,和許多其他經開區一樣,蘇州工業園區在多年高速發展後,也面臨轉型的課題。

從蘇州工業園區近5年gdp情況來看,儘管園區gdp總值逐年增長,但增速卻像「過山車」:自2021年增速達到最高點10%後,2022年下降到僅有2.3%;近三年又呈現出企穩向上的趨勢。

「最強經開區」轉型,為何瞄準這個賽道? | 智庫 - 天天要聞

與此同時,全球經貿規則正在經歷深度重構。比如,面對歐盟碳關稅、美國「對等關稅」重塑的貿易壁壘,蘇州工業園區這類外向型經濟技術開發區,面臨不小的挑戰。

在園區經濟發展委員會副調研員陳霞看來,園區轉型的課題,不只是gdp規模及增速,更重要的是尋找新增長點,提升園區高質量發展水平。

esg產業發展和esg應用實踐,成為蘇州工業園區的選擇。「esg理念體現了區域面向未來發展的底氣和競爭力」,中央財經大學可持續準則研究中心主任、財政部首屆可持續披露準則諮詢專家劉軼芳告訴我們。

「通過發展esg產業,園區能夠優化產業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產業的附加值和競爭力。同時,良好的環境、社會和治理表現能夠吸引更多的投資和人才,為區域的長期發展奠定基礎。」劉軼芳說。

不僅要做,還要做得快。

2024年6月,蘇州esg創新產業中心正式開園。現場展示了「園區引入的esg七大領域」,包括研究機構、環境服務、評級機構、綠色金融、數字方案、認證培訓、諮詢機構等。

截至目前,已有64個項目已進駐該創新中心,簽約率高達90%。這種密集的esg產業集群,得益於園區「專業化招商+定製化載體」機制,讓技術落地周期大幅縮短。

陳霞展示了一組數據:esg公共服務平台上線半年,已完成超200家企業自診斷,挖掘出20餘個標杆案例。

這種系統性支撐正在重構產業邏輯,轉向「生態價值」競爭:esg產業創新中心內,企業不僅能找到碳核算服務商,還能對接綠色金融產品、參與行業沙龍、獲取國際標準動態。

蘇州工業園區官網數據顯示,2024年,園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02.4億元,而園區esg產業相關企業超過400家,營收達到600多億元。

esg生態系統的重構,催生新的增長點,顯示了強勢的生命力。

esg選擇 打消企業「成本焦慮」

不同於園區的主動選擇,在不少企業看來,「esg仍是成本項」。

「企業esg轉型的確存在動力不足的痛點。」陳霞說:「對蘇州工業園區來說,如何說服、促進、推動入駐企業接受、擁抱、實踐esg,是轉型的重點之一。」

她介紹,園區為此上線了全國首個esg公共服務平台。該平台一期設計的37個定性診斷模塊,可以幫助識別出環境管理、供應鏈合規等共性短板。

基於平台診斷,企業可以通過內部研討優化,尋找改善方案。比如,某電子製造企業通過平台發現空壓機餘熱回收潛力,改造後能源效率顯著提升;另一化工企業則暴露出廢棄物分類精細度不足的問題,隨即啟動產線優化。

據悉,平台二期引入sasb(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行業標準,進一步提升了診斷的精準性。

劉軼芳認為,蘇州工業園區在企業層面積極推動國資、民企及外資企業相互協作、優勢互補,積極踐行esg理念,形成一批優秀案例。這些實踐不僅推動了esg理念在園區的落地生根,還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模式。

「最強經開區」轉型,為何瞄準這個賽道? | 智庫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蘇州工業園區新聞中心

技術落地的瓶頸通過產業生態重構得以突破。同時,園區也將esg領域人才納入年度緊缺目錄。

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當前esg領域面臨顯著的人才配置矛盾。具備esg戰略規劃、碳核算、綠色金融等複合能力的從業者數量有限,且多集中於諮詢機構與跨國企業。esg人才供給不足進一步加劇結構性短缺。

「園區支持企業招引專業人才,並優先推薦享受人才政策支持。此外,園區還通過建設esg產業創新中心,吸引了一批國內外知名esg研究機構和認證評級機構、高校實踐基地入駐,為企業發展提供智力保障。」陳霞說。

esg標準 定義「國際話語權」

國際esg規則的快速迭代,正成為全球產業鏈競爭的新焦點。

蘇州工業園區之所以能常年穩坐「綜合發展水平第一」的位置,與其高佔比的外向型經濟密不可分。數據顯示,2024年,園區實現進出口總額6914.3億元,實際使用外資19.9億美元。

未來企業可能會面對下一步歐盟碳關稅(cbam)等機制帶來的合規挑戰。這也是發展中國家的企業長期承擔「合規高成本、規則零話語」的縮影。

不久前,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在一次公開活動中指出,碳足跡管理體系對外需突破綠色貿易壁壘,對內要支撐綠色轉型,但當前我國在碳資產發展上仍存認知差距。

參與esg國際標準制定,是突破綠色貿易壁壘的有效路徑。

陳霞介紹,蘇州工業園區的破局行動始於國內標準的先行探索。比如,園區率先發布全國首個開發區esg發展白皮書,系統梳理產業轉型路徑;並同步編製《經濟開發區環境、社會、治理(esg)評價通則》,首次建立涵蓋綠色供應鏈、能源管理、社區共治等維度的本土評價體系,為後續國際標準制定奠定基礎。

「最強經開區」轉型,為何瞄準這個賽道? | 智庫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攝圖網501389533

這一系列動作標誌著,園區從「被動接軌」轉向「主動定義」規則的戰略升維。

據透露,下一步園區將對接國際標準,開展《可持續工業園區——iso 37101本地實施指南》pas編製。

從被動執行iso標準到主導編製國際指南,蘇州工業園區的實踐表明,中國產業正試圖加快從規則「旁聽席」邁向「議事桌」,落子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話語權的重構。

實際上,在國際標準中融入「中國語言」已是大勢所趨。

此前,財政部會同相關部門支持並全面參與了國際可持續披露準則的制定,為ifrs s1和ifrs s2的出台貢獻了中國智慧。

在劉軼芳看來,蘇州工業園區推出一系列政策以及標準制定,體現了園區在esg領域的前瞻性和引領性。

這種前瞻性和引領性,劍指「esg國際話語權」,其意義已不止於一個企業、一個園區,甚至一個城市。


每日經濟新聞

體育分類資訊推薦

《三國殺》人物介紹,新的配陣王,胡遵這強度物超所值 - 天天要聞

《三國殺》人物介紹,新的配陣王,胡遵這強度物超所值

胡遵這人在歷史上屬於是配角,淮南三叛出征將軍中都有他的身影,諸葛丞相北伐時期司馬懿負責守御西北,因此出生胡氏的胡遵成為司馬懿的鐵杆是情理之中,胡遵本人是羊祜那種升遷路子,即自身有鎮軍的本事同時與司馬家有親,可惜獨自領兵被諸葛恪擊敗。立繪方面看樣子是鄧艾那個風格
王者:敵方打野是鎧咋辦?放棄猴子,別用娜可露露,他能輕鬆應對 - 天天要聞

王者:敵方打野是鎧咋辦?放棄猴子,別用娜可露露,他能輕鬆應對

在王者榮耀中打野一直都是隊伍中的核心輸出位,一名會玩打野的玩家確實能把隊伍的節奏帶起來,而且打野類英雄能給玩家帶來快感,畢竟大部分打野都不缺傷害,鎧本賽季被策劃極強之後,強度和登場率直線提升,畢竟現在的鎧二技能空放野可以獲得位移效果,使得該英雄不管是支援還是團
沒抓住機會啊!火箭雙向合同新援在進攻端的表現令人非常失望? - 天天要聞

沒抓住機會啊!火箭雙向合同新援在進攻端的表現令人非常失望?

在此前的一場NBA常規賽中,主場作戰的洛杉磯湖人以140比109輕取了大量輪換球員輪休的休斯頓火箭。本場比賽後,拿下了兩連勝的湖人的戰績提升到了50勝31負,繼續排名西部第3位;而遭遇了兩連敗的火箭的戰績則是下滑到了52勝29負,繼續排名西部第2位,這兩支球隊都已經鎖定了自己的排名。本場比賽中,火箭的雙向合同鋒線新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