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不是應當開啟集訓模式來提升國腳們的默契性,給主帥帶來足夠的訓練空間,這是很多球迷們在聊球時老是會談及的話題。不過,大家互動只不過是民間層面的互動,還遠遠上升不到專業層面,只能代表了些許的民意屬性。近日,專業媒體足球報對國足集訓模式給出了反對態度則是業界對集訓相對分明的反對了,很有可能會給實際從業者在制定政策時,帶來新考慮。
足球報明確提出大規模的長久集訓,對國腳們帶來的問題遠比效果多,特別是心態上問題,這對他們接下來發揮極其負面。足球報指出的,在各國的確是有比賽前集訓的模式,然而,大部分的國家隊會安排一個禮拜左右的時間,這是個慣例,不會有太久的集訓模式。如果太久,不僅達不到好的效果反倒是會對他們造成很大的負面制約。
這的確是引發了外界對此的激烈討論大部分的球迷,對足球報給出了支持的表態,他們認為國腳們本就在比賽很難自然發揮出水準,坊間壓力極大;如果集訓久了,花了很多財力物力人力,再打不出來好效果則更加讓人受傷了,因此,這對他們心態保持不是個好事。
另外一個層面,足球報指出,其實集訓模式對國腳們的技戰術實力提升幫助不大,根本作用,是要提升本土賽事級別水準,來助力他們在相對比較高的水準競技模式中提升,由此,來到國家賽事也不會對敵人有任何的懼怕了。
這其實算是講到了「根」上,世預賽好比是考試,日常學生們能夠在好學習指導下自主答題、思考,到了模擬考、大考,成績不會差;如果在每日的學習中都是弔兒郎當,哪怕是大考前再怎麼突擊效果也是一般的。
此外,集訓模式不僅難對本土賽事製造好幫助,反倒會極大制約本土賽事的開設。比如世預賽開打集訓模式,會被迫讓本土賽事讓路一個月之久,這在各國足球界可是極其難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