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4日,一則消息引爆nba:34歲的保羅·喬治正在與醫生商討腹股溝及膝蓋手術的可能。
這位曾以飄逸跳投和致命防守叱吒聯盟的巨星,在加盟費城76人僅半年後,已淪為球迷口中的「毒藥合同代言人」。
他的場均得分從快船時期的24.3分驟降至16.2分,投籃命中率跌破四成,三分命中率更如斷崖般跌至16%。
而76人,這支曾被視為東部爭冠熱門的球隊,如今卻在五連敗的泥潭中掙扎,排名東部第11,季後賽希望岌岌可危。
這場價值2.12億美元的豪賭,為何演變成雙輸的困局?
2024年夏天,當76人管理層宣布以4年2.12億美元簽下保羅·喬治時,費城沸騰了。
彼時,喬治剛剛結束快船生涯的最後一場比賽,儘管快船未能奪冠,但他以場均24+6+5交出的成績單,仍被視作「頂級二當家」的證明。
76人總經理的願景清晰:喬治+恩比德+馬克西的「新三巨頭」,將填補哈登離隊後的火力空缺,劍指總冠軍。
然而,隱患早已埋下。喬治34歲的年齡、2014年腿部骨折的傷病陰影,以及快船時期頻繁的負荷管理爭議,都讓這筆簽約充滿風險。
但76人管理層選擇相信「巨星效應」,甚至為此放棄了性價比更高的托拜亞斯·哈里斯。
一位分析師尖銳指出:「他們用一份養老合同賭一個老將的餘暉,卻忘了傷病和歲月從不留情。」
賽季首月,喬治的表現便讓所有人瞠目。4場比賽中,他場均僅得14.3分,命中率38%,三分命中率16%。
甚至在對陣黃蜂的加時賽中被教練按在板凳席上。球迷的期待迅速轉化為憤怒:「他拿的是頂薪,卻打得像角色球員!」
在恩比德和馬克西主導球權時,喬治淪為「第三選擇」,場均出手僅10.3次,遠低於快船時期的18次。
他在無球跑動中顯得迷茫,持球單打時的效率更是慘不忍睹,曾經的「攻防一體」光環不再。
面對年輕球員的衝擊,他的橫移速度明顯下滑,協防意識也大不如前。espn評論員帕金斯直言:「他彷彿失去了對籃球的熱愛。」
腹股溝、膝蓋、手指……喬治的傷病清單不斷延長。2月全明星賽前,他甚至連續5場注射止疼葯上場。
球迷嘲諷:「他的播客更新頻率比運動戰進球還高。」
喬治的低迷並非孤例。76人管理層在休賽期的其他引援——卡萊布·馬丁和埃里克·戈登——同樣表現慘淡。
兩人合計命中率不足36%。但喬治的頂薪合同如同一塊巨石,壓垮了球隊的薪資空間和化學反應。
喬治公開抱怨主教練納斯讓他客串五號位,稱「完全不適應該角色」。
而納斯則堅持認為這是為恩比德減壓的必要調整。雙方的分歧被媒體放大,更衣室氛圍降至冰點。
76人盲目追求「即戰力」,卻忽視了陣容適配性。喬治需要球權,但恩比德和馬克西同樣依賴持球進攻。
球隊防守體系鬆散,而喬治的體能已無法支撐他填補漏洞。
更諷刺的是,被76人放棄的托拜亞斯·哈里斯,本賽季以2537萬美元的年薪打出13.3分的效率,性價比遠超喬治。
喬治的合同將持續到2028年,屆時他將年滿38歲。而76人已為此付出慘重代價。
未來四年,喬治的年薪將佔據工資帽的35%,球隊無法補強側翼或引進優質藍領。
聯盟也無人願意接手這份溢價合同。一位匿名經理坦言:「除非搭上首輪簽,否則喬治就是負資產。」
馬克西在喬治到來後數據下滑,恩比德因負荷管理頻繁缺陣。球隊的未來核心在混亂中迷失方向。
反觀快船,失去喬治後,鮑威爾、曼恩等球員得到更多機會,球隊攻防更加流暢,甚至被視為西部黑馬。這筆交易的對比,成為76人管理層最刺眼的諷刺。
保羅·喬治與76人的交易,也成nba當下「巨星速成主義」失敗的經典案例。
當球隊將籌碼押注在過氣球星身上,忽視年齡、傷病與團隊適配性時,結局往往是一場豪賭的潰敗。
喬治的掙扎,不僅是個人狀態的滑坡,更是職業體育急功近利文化的縮影。
對喬治而言,他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生涯:是繼續在播客和商業活動中消耗精力,還是像勒布朗·詹姆斯一樣,以近乎偏執的自律延續巔峰?
對76人而言,重建之路註定漫長。或許唯有徹底擺爛、積累選秀權,才能從這份「毒藥合同」的陰影中掙脫。
正如一位球迷的嘆息:「我們以為簽下的是爭冠拼圖,沒想到卻是埋葬未來的棺材釘。」
這場2.12億美元的悲劇,給所有球隊上了一課:在nba,最貴的合同,有時是最廉價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