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漢盛帆職業籃球俱樂部發布公告,正式啟動傑出女籃歸化球員招募計劃!據了解,在中國女籃職業俱樂部中,目前尚無其他俱樂部推出類似計劃。

歸化球員是一個複雜而又敏感的話題,搞不好會落得「吃力不討好」的結果。那麼,盛帆俱樂部為何選擇了這樣一條充滿風險的道路呢?盛帆俱樂部相關負責人接受了長江日報記者採訪,並對相關問題進行了解讀。盛帆俱樂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做出這個決定經過了多方面的考慮。

一、面向全球公開招募
對於招募對象,盛帆俱樂部的公告上主要列出了三個主要條件:1.主打1號位(控球後衛)、2號位(得分後衛)、3號位(小前鋒)的18—26歲的國際球員,具備出色的籃球天賦和潛力,籃球水平足以入選中國女籃國家隊。2.熱愛中國,對中國文化、對長期在中國生活感興趣。3.符合國際籃聯FIBA對於歸化球員的定義,即在年滿17歲之後,沒有代表一個國家參加過任何FIBA組織的主要國際賽事。
二、國內國際籃球趨勢使然
國際和國內籃球發展到今天,歸化球員在中國已具備充分的可操作空間和成功路徑。
放眼國際國內籃壇,這幾年歸化球員早已不是新鮮事。在亞洲範圍,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國家紛紛通過歸化球員提升球隊實力,在國際賽事成績提升。在世界範圍內,眾多籃球強國也都有歸化球員的身影。有數據顯示,巴黎奧運會上,包括男女籃共有13隊使用了歸化名額。因此,中國籃球若想在國際賽場上重回巔峰,歸化球員似乎成了一條無法迴避並可進行探索的路徑。
2023年7月,NBA球員李凱爾獲得中國國籍,成為中國籃壇首位歸化的球員。隨後李凱爾代表中國男籃出戰了多場國際賽事。而在今年初,中國籃協發出通知,鼓勵CBA各俱樂部積極推進歸化工作,優先選定16歲以下年輕球員且無需華裔血統限制,這同時也給WCBA各俱樂部打開了思路。
三、「為國養士」 讓國家隊有更多選擇
此次啟動歸化計劃最重要的一點是:作為中國職業籃球的一分子,盛帆俱樂部自成立之日起,就秉承甘願奉獻、為國爭光的初心。不但多次為中國女籃事業捐錢捐物,去年更是在聯賽關鍵節點,毅然響應國家徵召,將重金引進的主教練李建新「輸送」到國家U16女籃。此次啟動歸化計劃,也是志在「為國養士」,希望為中國女籃帶來助力。巴黎奧運會上,遭遇滑鐵盧的中國女籃暴露出在後衛線上的短板。國內後衛在速度、力量和技巧上與歐美後衛都存在明顯差距。也正因為如此,盛帆俱樂部此次歸化計劃將主要目標鎖定在1、2、3號位上,正是有的放矢,意在為中國女籃國家隊未來在人才選拔上提供更多樣性的選擇。
四、中國籃協表示支持
據透露,就歸化問題盛帆俱樂部已與中國籃協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溝通,並且得到了支持。接下來將進入實操層面,面向全球展開海選。俱樂部表示,歸化球員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性工作,可能會面臨種種困難和挑戰,需要較長時間周期,更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但盛帆俱樂部決心以「摸著石頭過河」勇氣,做中國女子籃壇「吃螃蟹第一人」。同時,盛帆俱樂部將繼續在職業籃球、青少年球員選拔培養方面繼續發力,通過科學的訓練體系和全面的後勤保障,為更多球員提供最優越的環境,助力她們不斷突破自我,實現職業夢想。
(長江日報記者張琳 通訊員徐俊)
【編輯:陳明】